第84章 四面楚歌

推荐阅读: 春枝秋雨好莱坞之王散落星河的记忆替嫁后病弱世子被气得活蹦乱跳天价小娇妻:总裁的33日索情伪装学渣天潢贵胄春日宴非凡人生PUBG世纪网恋法老的宠妃全职艺术家情终高岭之花傅爷夫人又惊艳全球了我的姐姐是大明星七零之辣妈当家不要在垃圾桶里捡男朋友[快穿]末日快乐可爱过敏原

站。

这里甚至可以说是东方文化的主要输出口岸。

这成就了香港极其完备的电影工业,以及蓬勃的娱乐业。

很多人都知道香港电影曾经辉煌过,但是却不知道到底辉煌到什么地步,认知也仅仅停留在那些经典影片上。

说一组数据吧,截止到二十一世纪之初,香港有近三千家电影相关的从业机构,从业人员两万多人。

所以,香港也被称为是东方好莱坞。

香港电影这个称呼,可不仅仅在内地被人顶礼膜拜。在亚洲,乃至世界,都是有相当高的知名度的。

只不过,之前说过,宝岛电影市场的失守,使得香港电影失去了市场和投资,开始逐渐没落。

而这期间,由于内地市场的相对封闭,使得香港电影完全借不上力。

以至于,香港的相关从业人员,比如导演、演员、幕后制作班底都到内地发展,个自为战。

但是人可以走,香港那么多的电影制作机构却是进不去。

以至于,这个相对完整的电影工业体系,除了为内地电影的发展提供养料,没有任何其它的贡献,更不可能被继承下来。

其实在齐磊眼里,香港这帮电影人挺倒霉的。

尤其是那些电影公司、嘉禾、寰亚、英皇、美亚、邵氏兄弟。

哪个不是响当当的名字?哪个又不是在制作、发行各各环节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教训?

可惜,时代如此,集体社死了。

当然,从商业的角度来看,优胜劣汰没什么好说的。可是从行业遗产、行业大局的角度来说,把底子丢光了,有点太可惜。

齐磊之所以说他们倒霉,是因为生不逢时,这个时候陷入低迷,很难救,只能眼睁睁看着它一天不如一天。

可是,如果能多挺十几年你看看。

2001年,内地全年的总票房才8.9个亿,票房冠军是《珍珠港》,一个亿。

第二的《大腕》,4300万。

说句难听点的,还不一定比齐磊拍两季《向往的生活》收广告的数额多。

而同样是2001年,香港本地的全年票房就4.5个亿港币。

两方一比,确实借不上什么力。

可是,要能挺个十几年……

全球第二大票仓,一年四五百个亿的总量,养活一个东方好莱坞玩一样。

不过,齐磊并不是可惜这些电影公司,而是可惜香港电影的工业体系。

其实,这和一个国家的工业体系是同样的道理,想摧毁一套工业体系太容易了。可是想重新再建立起来,那就太难了。

香港电影在齐磊眼中,最可惜的不是没有好作品了,而是没有把传统和工艺留存下来。

至于后世有人诟病香港电影的类型太单一,不是警匪片,就是武侠片,即便活下来,也就那么回事儿。

这一点,完全不是问题!

类型单一,

苍山月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文网址:http://zhongshengzhisishuiliunian.quwenyi.com/32568854.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quwenyi.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