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推荐阅读: 非人类医院我靠血条碾压修真界嫁反派魔道祖师科举文继母养儿日常汴京生活日志营业悖论[娱乐圈]让你代管花店,星际灵植复苏了?我还能苟[星际]我靠宠妃系统当了秦始皇的国师听见没判官超级惊悚直播八卦误我人设崩塌后我c位出道了[古穿今]七零海岛养娃日常小崽崽找上来了东宫有福皇贵妃名门天后:重生国民千金

杨大奶奶自然也瞧见了,她低声对杨继西夫妇道,“你们可别傻乎乎的把东西给他们用,自己用着多好。”

杨大爷爷就坐在她旁边,却没有说半个字,也没有露出什么表情,而是悠哉哉地扇着蒲扇。

“知道,我们不傻。”

杨继西笑道。

杨二奶奶一蒲扇扇飞几只凑过来的蚊子,“夏天就这点烦人。”

“明儿我就去弄点熏虫草回来在家里熏熏,只要白天门关严实了,蚊子也少了。”

杨二爷爷笑道。

“怕是不好找,”杨继康接话道,“还没入夏我就瞧见有孩子去找熏虫草回家了,晒干后用效果更好,山上怕是没了。”

“那就拿东西换去,谁家比较爱弄那玩意儿?”

杨继西问。

“于大家,”康嫂说道,“他家就爱弄那个,我之前洗衣服的时候听于大家的说过,晒了不少呢。”

于是第二天早上,杨继西和杨继康就去了于大家换熏虫草,结果于大不换。

“我要钱。”

于大直接道。

“怎么算的?”

杨继康问。

“一分钱一斤,看你们要多少。”

杨继西打开口袋看了看里面的熏虫草,处理得很干净,而且这草晒干后,要好几斤才有一斤重,这个价钱也不贵。

“我要二十斤。”

杨继西拿出两毛钱递过去,二十斤足够今年用了。

“我也要二十斤。”

杨继康也掏了钱,他们背了背篓过来,所以过了称就背走了。

“康嫂有孕,这能用吗?”

半路上,杨继西忽然想到这个。

“能用,我问过陈叔了,本来之前就想弄点这个,结果一直忙,”杨继康笑道。

“那就好。”

回家后,杨二奶奶把人全部赶出去,然后在每个房间放了一盆燃烧着的熏虫草,再紧闭房门,一个小时后,大家打开门。

只闻见一股淡淡的草香味儿,再看地上却多了些蚊虫的尸体,其中还有蟑螂。

“我就说家里有这玩意儿,你二爷就是不信,”杨二奶奶拿出扫帚把屋子里里外外清扫了一遍,那虫子也被弄到灶门里烧了。

“记得进出都得关门啊。”

她叮嘱着。

“知道了,”孙桂芳已经把房门关上了,至于堂屋,只要每天在堂屋里放上一点熏虫草烧着,蚊子就会少很多。

合计了一下后,杨继西和杨二爷爷去换了两背篓的南瓜回来,接着又是一背篓的黄瓜。

南瓜可以放很久,成了黄南瓜后,用来做南瓜耙耙或者是做成汤都好吃,黄瓜则是被杨二奶奶还有孙桂芳做成了泡菜。

地里暂时没活儿,所以杨继西在家还帮着做了辣椒酱后,才和杨继康等人拿着换洗衣服离开了家。

他们要去老庙那边修水渠。

选人的时候,队长就把报名的人全都叫到晒坝那边开了个短会,直接说明虽然工分高,但是很累,也有些危险。

报名的五十多人,一下就成了十二个人。

因为这次副队长带队,所以就没有选组长。

杨老婆子那边只有杨继南报名,且留下了。

目的地是老庙那边,从他们生产队走过去得花半天的时间。

各自都带了点干粮,杨继西带的是馒头和一小罐辣酱,刚做出来的,里面还加了香油,别提多下馒头了。

“你这小子,馋死我们了。”

赵五闻着那股子辣酱味儿,就着自己干巴巴的菜饼子狠狠咬着。

“不多,就不分给你们了。”

杨继西笑嘻嘻的样子很欠揍。

休息了一会儿后,众人也开始往山上走,大约一个半小时,他们终于到了老庙生产队。

“因为这边靠山有些危险,所以睡觉的地方已经分配好了,想搭伙就去找老乡商量,不然就跟着吃大锅饭,做饭的也是老庙生产队的一婶子,队上给了伙食费,你们要是觉得不合口味,就跟我说一声,我这里就好减费用。”

副队长高声说完后,老庙生产队的王队长也让人带着他们去老乡家认认门,毕竟要住人家家里,说不定还要搭伙。

杨继西和杨继康还有吴和国分在一家,他们一起走,带路的是王队长的小孙子。

裤子坏了,一大半的屁股都露在外面,杨继西忍不住道,“你裤子怎么不补补?小心有虫咬你屁股。”

这可不是恐吓人。

小孩子不在意地摸了摸屁股道,“我奶眼睛不好,等我爹得空了会给我补。”

“那你娘呢?”

吴和国问。

小孩子头也没回道,“生我的时候不在了。”

人顿时沉默了,等到了那户人家时,杨继西掏出一把糖粒递过去,“给你吃。”

小孩子却只拿了一颗,“谢谢叔。”

说完就跑开了。

杨继西愣了愣,吴和国感慨道,“这孩子教得也太好了。”

他们寄宿的这户人家也姓王,和王队长家沾亲带故,家里人口非常简单,一对老夫妻,还有两个儿子,都没有娶亲。

几间茅草房,身上的衣服也补丁较多,还赤着脚,一看就是清苦人家。

但非常爱干净。

王大娘把他们带进一间屋子,里面有张木板床,“这木板床是新垒的,我用熏虫草熏过屋子,没啥虫,你们看看有啥需要添置的。”

免费住还添置啥啊,这条件不错了,人表示不需要添置啥。

他们也没有提出搭伙的话,先吃一吃大锅饭再说。

下午是熟悉一下水渠位置的环境。

“光是挖隧道,就得半个月不止,”很有经验的吴和国看了看地形位置后说道。

来这修水渠的不只是他们田家岗生产队的人,但也不多,毕竟别的地方也要人。

“那得干到九月多去了,”杨继康也道。

杨继西一个新手,跟着他们身后转悠,听着他们教的技巧,十分认真。

晚上吃的就是大锅饭,就在水渠位置下方一个平坝里吃。

怎么说呢,真真是一点油水都没有,而且几乎吃不出盐味儿,反正杨继西觉得不行,“吃这样的,我干活儿没力气。”

没有油,至少盐得重一些吧,结果盐都没有。

吴和国咽了口气,和杨继康对视一眼,“又是这样....”

杨继西眨了眨眼,没有当下追问,等回到王大娘家时,他才问吴和国那话什么意思。

“为了让我们搭伙,做饭的都会乱来,因为一个人受益,比不得全村人受益。”

“副队长不是说交了伙食费吗?”

“就这个伙食,能交多少?”

杨继康耸肩,他睡中间那张木板床。

也是,杨继西想了想,“那我们就搭伙了?”

“我看王大娘这家人都很爱干净,能搭。”

吴和国就是比较爱干净的人,杨继康也表示赞成。

因为吴和国最为年长,他出面和王大爷他们谈搭伙的事儿。

最后定下来的是,一个月他们一共交块钱,平摊下来一人一块。

这还是一周吃一次肉。

第二天一早,王大娘就做好早饭了,味道和家里差不多,很干净,盐味也有,反正比大锅饭好。

吃了早饭就拿着工具去干活了,杨继南没有搭伙,他就吃大锅饭,和他一样的也有五六个人。

第一天干完下来,大家身上都脏兮兮的,老庙这边有河水,但是不好引进家里和田地里,不然也不会修水渠了。

大伙儿一起去河里洗了澡,这才回家吃饭。

吃了饭说了一会儿话,便倒头就睡。

杨继西这边从早干到晚,孙桂芳这边也快迎来了杨大爷爷的生日。

在杨大爷爷过生的前一天傍晚,杨姑婆带着自己的小孙子来了。

她就住杨二奶奶家,得知孙桂芳夫妇如今搭伙住在这边后,她就十分不喜。

当着孙桂芳的面倒是没有说什么难听的话,可背后却对杨二奶奶道。

“一个月给你们多少钱?”

杨二奶奶淡声道,“不多不少。”

杨姑婆啧了一声,“你是为了和嫂对着干才答应的吧。”

“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需要看别人脸色行事?”

杨二奶奶一见到她对孙桂芳的态度,心里就堆着火,说话也不客气。

杨姑婆皱起眉头,“我惹你了?”

“你要是觉得我家住着不舒服,就去别家。”

杨二奶奶这话让杨姑婆一下就黑了脸,晚饭也不在这边吃了,拉着小孙子就去了杨大爷爷家。

在杨大奶奶面前把杨二奶奶妈了个遍,杨大奶奶忍着不耐,结果杨姑婆又对康嫂的肚子指指点点。

“怎么也要再生一个大胖小子,你嫁过来这么多年,就生了石头这么一个,也亏你婆婆是个和气的,不然你日子可不好过。”

她还不知道康嫂怀着双胎。

杨大奶奶深深吸了口气,让康嫂回房休息,不要听她哔哔。

杨姑婆见石头的脸色都不好看后,见好就收,毕竟出了这边的门,杨老婆子那边可没地方给她睡。

第二天来给杨大爷爷祝寿的人也不少,孙桂芳和杨二奶奶在灶房帮忙,康嫂的娘家人也过来了,是她娘和大嫂。

杨姑婆则是在外面为难杨老婆子,杨老婆子也不顶嘴,倒是把杨老汉惹急了,顶了杨姑婆几句,结果杨姑婆就说起杨老汉教子无方,不然老两口子也不会出去搭伙。

眼看着就要吵起来,还是杨大爷爷出来呵斥住二人。

康嫂偷偷跟孙桂芳吐槽着,“婶就是厉害,一句话不说,但我就是一副委屈的表情,姑姑说到底还是干不过婶。”

孙桂芳忍着笑,“二娘也说过,爹最好的地方,就是护着娘。”

“是啊,我公公就没学这点好,”康嫂这话说得极低。

孙桂芳赞同地点头,又看了看她的肚子,“你别在这边躬着了,去那边走走吧。”

“不,我就喜欢这,安静还没人过来问我肚子里是儿是女。”

康嫂的话让孙桂芳又是一笑。

这天杨姑婆也没走,继续在康嫂家住了一晚,翌日早上又带着小孙子去杨老婆子那边待了一天。

中午没吃啥荤腥,就直接问杨老汉是不是瞧不上她,这一年来不了几次,来了还不给点硬菜吃。

逼得爱面子的杨老婆子拿钱给杨继东去镇上买了点肉回来,好在那个时间去也只有点瘦肉,不是肥肉,这让杨老婆子心里好受了些。

能吃到肉,已经能蹦蹦跳跳的狗蛋可喜欢杨姑婆了,带着她的小孙子满院子玩儿。

刘香莲等也对杨姑婆非常热情,恨不得她多住几天,这样他们也能有肉吃。

结果杨姑婆还真多住了两天,这两天一直在杨老婆子家吃饭,走的时候还顺走了杨老婆子给自己做的衣服,准备中秋时穿的。

杨老婆子像是送瘟神一样将人送走,看得杨二奶奶憋笑不已。

杨大奶奶也跟杨二奶奶抱怨呢,“我恨不得给她一耳光,真是越来越讨人厌了,说到底还是觉得自家孩子出息了,看不起咱们。”

“她向来就是那样子,要不是我娘家,还有我几个女婿日子过得不错,她也懒得搭理我。”

杨二奶奶轻哼道。

“这下得过年的时候见了,可能也不会来,”杨大奶奶道。

“去年没来,今年可能会来,但我们不着急,那边的才烧心。”

杨二奶奶的下巴往那边点了点,杨大奶奶也笑了。

晚上,孙桂芳躺在床上睡不着,柜子里放着十颗奶糖,还有二十块钱,是杨继西硬是给她留下的。

可她一点都不想吃糖,就想着杨继西这会儿在干什么,吃得好不好,累不累。

为了不让自己东想西想,第二天她就去上工了,玉米已经收了,可以再种些红薯,虽然比之前那一批红薯晚了些,但能种就种,地里不能闲着。

于是她就分配去种红薯了,红薯种已经备好了,背着红薯种,扛着锄头就下了地。

而这边的杨继西也闷头干活儿,挖隧道是最吃力的,有经验的打头阵,没经验的跟在后面学。

晚上偶尔下点雨,白天又是个好天气,一个多月下来,杨继西瘦了,黑了,但是更结实了。

头发也有些长了,胡子还好有吴和国带的刮刀刮一刮,本来他也想带的,但是吴和国提前招呼了一声,杨继西就没带。

“石头都读了好几天的书了,”这天下工时,杨继康说道。

“那肯定的嘛,都九月十号了,”杨继西回着。

“我那家皮小子怕是读不了几年,”吴和国也说起自家的孩子,“他说听不懂,我想着能多识字就成,以后也不至于被人卖了都不知道。”

“我家石头我也是这么想的,”杨继康挠头,“我念书就不行,想着石头岁数大一些再去,能听懂一些,也不知道行不行。”

“还有几天活儿就干完了,我得回去好生看着我媳妇儿。”

吴和国又想起吴大嫂和她肚子里的孩子,简直是归心似箭。

杨继西也烦恼着呢,空间里的鸡蛋堆满了也不敢拿出来,这一个月下来,里面一共有两百多个鸡蛋,因为太满,也更新不了。

好在他出发前去镇上卖了几百个给李成杰,顺带说起自己修水渠的事儿,不然人家还等着货呢。

见他垂头走路不说话,杨继康撞了他一下,“想家了?”

“当然想,”杨继西抬起头,“下次我不修水渠了,我走哪里都带上我媳妇儿。”

“哟,你还是个粘人精啊。”

“啧啧啧。”

二人调笑他,杨继西也不在意,露出一口大白牙。

等他们收工离开的时候,已经是九月二十一号了。

水渠还没有完全好,但剩下的要不到这么多人,由老庙生产队的自己人就能弄好。

一想到要回家,杨继西走路快得很,吴和国和杨继康也是,人都不跟大部队了,自己找了辆柴油机,给了钱挤着上去到了镇上。

“去买点东西?”

杨继康问。

“当然了。”

杨继西他们约好一个小时后在岔路口见。

他先去找陈叔借了一个背篓,接着到僻静地儿,右手一晃,里面多了半背篓鸡蛋。

到了老地方一吹口哨,成才就来了,接着李成杰也来了。

“你牛啊,修水渠也能搞到这么多,”李成杰一数,二百八十六个鸡蛋。

“为了生活嘛。”

杨继西笑道。

李成杰看了他好几眼,“你也黑得太过头了。”

杨继西看了看自己的手臂,“男人黑点才有男人气概。”

“是是是,来,算算钱.......八块五毛八分。”

西瓜早就没有了,而杨继西走的时候,也把两个西瓜“带”回了家,他走之前吃了一个,还有一个让孙桂芳他们自己吃。

这会儿肉联厂还有点肉,杨继西买了两根棒子骨,再来了两斤瘦肉,两斤排骨,又去供销社买了不少菜油盐等,最后到手我八块多,也只剩下块多了。

背篓装得满满的,索性就跟陈叔借到家,下次赶集还给他。

杨继康和吴和国就得提着了。

不过大家脚步都快,在小溪沟和吴和国分开走后,杨继西二人脚步更快了,走到大柳树下时,二人看着不远处的大院子,纷纷露出一个欣喜的笑。

“房子都快建好了。”

杨继康惊讶地看向杨二奶奶家隔壁的新屋墙道。

“是啊,辛苦他们了。”

杨继西心里揣着感激道。

“哎哟继西你们回来了啊!”

杨二奶奶刚在吴家和吴大嫂吹牛回来,这会儿正在院门口背着手看隔壁新砌的院墙呢,就看见他们了。

她欢喜的声音让正在洗头发的孙桂芳也大声问道,“西哥他们回来了?”

“回来了回来了!哎哟,继西变得又黑又瘦!得补补!”

杨继西快步走到杨二奶奶面前,冲院子大声道,“我回来了!”!

本文网址:http://yuxiaonantazhongshengle.quwenyi.com/39290675.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quwenyi.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