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8 章

推荐阅读: 汴京生活日志听见没穿成渣A后我的O怀孕了针锋对决科举文继母养儿日常判官名门天后:重生国民千金我靠宠妃系统当了秦始皇的国师非人类医院小崽崽找上来了老王不想凉[重生]让你代管花店,星际灵植复苏了?私房医生哭大点声婚婚欲宠裙下臣高危职业二师姐台风眼竹马难骑皇贵妃

公子钦一边介绍一边道:“这一片稻子跟其他稻子一样,是在春天二月份种下的,现在六月份,已经长出谷穗,再过二十天左右,便能直接收获。”

“而正常的稻子,需要到九月份才行。”

“按照你说的方法培育良种,谷粒越来越饱满。”

“其实那些稻子只要育肥得当,生长周期也在缩短。”

“我感觉很多粮食长得时间太慢,也有肥料不足的原因。”

公子钦说了一连串的话,最后长舒口气:“感觉南边肯定有更多良种,只是那边的林子太多太深,咱们一时无法探索。”

这是肯定的,他们这块地的物产之丰富,其他地方很难想象。

很多植物都能在茂密的原始森林里找到,或者找到替代品。

可原始森林对现代人来说都不能进入,何况古代。

现在只能一点点摸索了。

能找到五个月就成熟的稻子,已经是意外之喜。

纪凌点头:“现在的打算,是立刻开始种植吗?”

公子钦点头:“是,把之前储存下来的种子,立刻拿出来种植,六月份种,估计十一月份能收获。”

“暂时看看情况,如果失败了,那就说明这个季节不能种。”

种植失败很正常,他们只能一年一年地实验,看看各种植物最适宜的生长时间,经过长时间的摸索,才能形成后人说的规律。

纪凌跟公子钦在新五城又待了短时间,知道几万亩田地全都种好,这才准备离开。

不过虽然还叫新五城,其实现在有比这五座城池最新的存在。

如今还这么叫,一个是习惯了,二说这五座城池是纪国决定南迁之后,头一批建设的城池,其他城池各有命名,只有这里叫新五城。

这里还有公子钦一手建起来的农务司,专门用来培育良种。

一批批优质种子的出现,正在改变整个纪国。

纪国现在小麦一亩地能产近三百斤,稻子能有五六百斤,难吃的类似于黍已经渐渐退出舞台。

最次吃的也是小米跟各种豆类。

但以米面为主粮,似乎渐渐形成体系。

这些产量跟种类,跟后世虽然没法比,但跟同时代其他国家比,至少快近四百年时间。

现在地多人少,吃饭绝对不是问题。

所以并入纪国的很多野人部落,用不了两年时间,直接跟纪国融合。

这就是由俭入奢易?

公子钦再次觉得,他游学几年很值得,就算被扣下也值得。

当然,还要感谢纪伯跟凌弟他们把自己救出来。

新五城的田地发展得最早,也是种植最成熟的区域。

所以看着这里的麦穗,估计能让最会种田的祁国都大吃一惊。

但很少有其他国家的人会往纪国那边走,毕竟所有工厂都在都城跟旧五城附近,所以很少有人知道这里的情况。

纪国自然也不会多说。

别看他们整天炫耀那些发明,可作为真正底气的田地收获,那是一点消息都不透露。

外人只知道他们能吃饱,却不知道已经从吃饱,慢慢往吃好发展。

新五城这边,甚至已经开始有畜牧场的苗头。

毕竟粮食吃多了,人也是要吃肉的。

打猎的效率,肯定不如养殖啊。

纪凌跟公子钦离开新五城时,顺着水渠往官道上走。

一路来来往往的牛车马车络绎不绝,场景看着格外静谧舒心。

纪国很舒心,但其他国家可不是这样。

刚回国都,郑国的消息便送过来。

不仅国君官员们在讨论,就连平民都知道一二。

郑伯跟郑锡不和,几乎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拿庆国九城的时候,两者矛盾好了点,但由于郑伯想把郑锡撤回来,换自己更信任的人过去,双方起了不小的冲突。

大概过程是,郑锡讲:“现在占城不到一年,我要是走了,这些城池容易失守。”

郑伯不信:“都已经拿回来了,赵,梁两家也同意这些城池给我们,有什么失守的。”

潜台词是,你郑锡就是恋权。

说到这,郑锡其实并未生气,他早知道郑伯是什么人,而且他大病初愈,根本懒得计较,正忙着给九城换官员呢。

这地方被庆国牢牢把守几十年,突然打过来,里里外外都要换。

更要安抚住这里的百姓,不要他们逃走。

毕竟跟郑国比起来,还是赵,梁两国更亲近。

郑锡干脆不准人随意迁徙,还一家一户登记名册跟之前的规矩很不一样。

毕竟人走了,那占城干什么,没人就没有种田干活的。

按郑锡的意思是,只要过段时间,本地百姓就会知道跟着郑国的好,到时候再放松制度。

因为目的就是为了留住人。

一切都在他的计划中进行。

可屡次的书信让他不得不回都城一趟,正好回去看看儿子跟妾室。

他老来得子,夫人走得早,家里就一个妾室,还有四岁的儿子。

他从去年开始打仗,到今年一直都没回去。

谁知道郑锡刚走,郑伯派的人立刻上任根本不给他时间。

如果是这样也就算了。

但郑伯派去的官员为了安抚人心,竟然直接废除还在萌芽的户籍制度,还说什么周民在各国之间随意迁徙是常事,郑锡这么做太不合适。

郑锡听闻,一口老血都要吐出来。

他费大功夫弄的制度,为了留住百姓,你们直接给放走!?

是不是有什么毛病?!

还什么周民,满天下谁在乎周?

真在乎周,你把人家土地还回去?!

郑伯还在旁边说风凉话:“这么做确实人人夸赞,就是对不起郑上卿的功劳。”

郑锡到现在算明白了。

郑伯就是爱那破名声。

不对,他是既爱破名声,还喜欢要实际的。

两个都要的结果就是什么也要不到。

看看人家纪国,对目标清晰明了,人家不在乎什么名声,人家只看实际的东西。

要是让郑伯学纪伯自毁名声,天下笑话他贪图享乐几乎两年,换来纪国近两年安稳发展,那是比登天还难。

当初纪伯被老丈人连着写信骂,天下诸侯都不拿他当回事。

人家不是也过来了?

现在不过多了份名册,让了九城百姓在家里好好生活,这就不行?

郑锡看了眼郑伯,直接拂袖而去。

近一年的时间,他打下九城,守住九城。

这位花了不到半个月就给毁了。

留在九城的其他官员也气得要命,明确分为两派,一派支持郑锡,一派支持纪伯。

郑锡罕见没有请示国君就回到九城。

那么多兵士的牺牲,还有将士的努力,以及自己的心血,不能白费。

纪凌听到的,就是郑锡返回九城的消息。

但他在意的不止这一点。

户籍制度!

果然!

之前就听说郑锡有意修律法,户籍制度肯定也在其中。

而且郑锡所颁布的户籍制度,其实跟后世已经有些像。

家家户户,人口牲口,都要登记,还要左邻右舍作保,这样极大地稳定当地治安,还避免人员混杂的风险。

郑锡到底还有多少惊喜啊。

除了这点之外,郑伯跟郑锡的矛盾近乎不可调和。

说实在的,他俩之间的问题很简单。

郑伯未必不知道郑锡的能力,可他作为国君,没有谦逊的本事,只是一味不能让其他人超过自己太多。

而郑锡确实为郑国着想,说句鞠躬尽瘁也不为过,对郑伯的尊敬,也在一次次事情里被消磨。

这次不请示就去九城,更会激化矛盾。

不出意外的话,这将会成为一个转折点。

到底是郑伯变好,还是彻底交恶。

但这件事,让纪伯,纪胜,纪凌,甚至杜上卿都有些高兴。

那什么。

你们郑国不要人才,我们纪国要啊。

杜上卿问道:“要不要派人去接触一下郑锡。”

“其实他约莫明白我们的意思。”

每次纪国跟郑国针锋相对,纪国都对他有优待,而且被坑了也不埋怨,这种隐隐约约的态度,郑锡这种聪明人再清楚不过。

郑锡的不回应,也是表明态度,他姓郑,根本不会在意他国的招揽。

说句不好听的,郑锡想去任何一个诸侯国,都足够当上卿的了。

纪凌摇头:“不用我们多说,郑伯会把人推给我们。”

现在事情的进度是,郑锡自己去了九城,明显要夺权,而郑伯派去的人会如何,郑伯又要怎么样。

那又是另一回事。

现在就看郑伯的反应了。

他要是不糊涂,就该把这件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但问题关键就是。

郑伯,跟郑锡的诉求根本不同。

郑伯想要名声,想要当诸国的盟主,顺便要点领土。

郑锡想要实力,既不被别人吞噬,还要绝对强有力的实力。

所以什么骑兵什么领土,都是他要的,名声在最后面。

这两个问题,才是真正的隐患。

纪凌可不觉得,郑伯会这么快转变态度。

郑国的好戏,马上就要上演了。

接下来几个月里,纪凌一边看查看他家的新稻种,一边看郑国好戏。

直到另一个消息传来。

纪凌马上意识到,时机来了,时机真的来了。

郑伯为了让郑锡会国都认罪,竟然把他儿子跟妾室拘禁在宫室。

郑锡今年五十二,儿子四岁。

这么多年一心忙于公务,身边只留了一个妾室,也就是儿子的生母。

作为郑国上卿,他最在乎的除了郑国之外,只剩这两个人。

他在外面为郑国争土地,增人口。

国君扣了他最重要的人?

还用他们两个逼迫自己认罪?

都不用听郑锡的反应,纪凌就知道时机到了。

郑国不珍惜的人才,纪国连夜点灯开会讨论,现在的灯并不明亮,足足点了十盏灯才好些。

纪国人摸黑开会。

目的只有一个,怎么把郑锡弄到纪国!!

本文网址:http://xiaohuangzi.quwenyi.com/48267892.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quwenyi.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