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艺小说 > 历史军事 > 调教大宋 > 第553章 死也死在这一科

第553章 死也死在这一科

推荐阅读: 本王在此终极科技帝国明朝那些事儿无敌六皇子每次都是非人类Hp当救世主不再是救世主大时代里的小军阀此心无垠乌合之众全道门都欠我一个人情绝世唐门大雄的爱情故事转大清第一太子神雕后传明朝败家子北方之王红楼春晚唐浮生中华大帝国蝉动

科举做为文人唯一的上升通道,可不是像后世那般有个学籍,报个名就可以考的。更新最快

单以解试为例。

因各地考生人数多少不等,差距大者,乃至上百倍。然无论多少,朝廷这些年在解额分配上已经达到了相对的平衡,分配给各州郡的录取指标亦已固定。

但是,即使做得再公正,这诺大的国家也不可能做到一碗水端平,总会有的地方给的多,有的地方给的少。

打个比方:

东南州军解者,二三千人处只解二三十人,是百人取一人,竞争之惨烈可想而知。

可是,西北州军取解,因文教不兴,应举者甚少,个别州郡不过百人,而因各种原因,解额给的却不能少,所解至十余人,是十人取一人。

那么问题就来了,那边是百里挑一,这边是百里挑十,肯定是这边容易中啊!是以,东南之仕假借西北户籍到西北应考的甚矣。

所以,朝廷在调控解额,尽力争取平衡的同时,亦严抓户籍审查,让考生尽量在家乡取解,也就成了必然。

现在,范仲淹交代给唐奕做的事情,就是考试之前户籍审查中的流程。

做为大宋的都城,开封每科取解都是人满为患。除了“官二代”、“权二代”这些是没有办法的,对于普通考生的审查当属前宋最严。

地方州郡要提前半年进行审查,而开封就要更早,尚有一年才到考期,就已经进入了审查程序。

其中规定,应试考生报名要递交状纸,上列姓名、乡贯、三代情况等内容。

开封府衙据此进行审查,其中乡贯的户籍要求很严格。依《贡举条例》,仅有户籍还不行,须实际居住在本贯才合格,名曰“查籍”。

虽有户籍但久离本贯者,则要有命官担保方可,是为“户保”。

而天封比别的地方不同的是,天圣七年定律,考生须有户籍7年以上,并实际居住“即许投状”;户籍不足7年,不住开封者,不在接收之限。

也就是说,不但要有开封户籍,还要在开封实际居住七年以上才行。

当然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为了考试,大宋这帮文人也是拼了,可谓花样百出。

有的京师之中有亲戚,为了考试过继人子,取得户籍。更有甚者,即使认兄为父,也要在开封考试。

还有的,比如王韶、章等人,早在当年随唐奕进京之时,家中就已经为他们铺好了路。在开封置地,落籍于此,等考的时候,也差不多七年了。

所以,“学区房”这个概念可不是后世才有的,早一千多年就开始时兴了。

唐奕要做的就是,把书院这一科要应试的儒生统计出来,再把状纸收归整理。有个别不合要求的,或是找范仲淹等人出据“户保”,或是走个“后门儿”。毕竟观澜的地位在这摆着,不管是谁,也不会在这事儿上不给面子。

这事不难,就是麻烦,要查的精细,省得耽误了考试,却是耽误了人家的一

苍山月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文网址:http://tiaojiaodasong.quwenyi.com/21786102.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quwenyi.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