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艺小说 > 历史军事 > 水煮清王朝 > 第三百二十五章 临行之“计”

第三百二十五章 临行之“计”

推荐阅读: 重生之抗日风云穿越魔皇武尊北雄绝世唐门大唐春明朝败家子本王在此世家女此心无垠吕布的人生模拟器超级家丁明朝那些事儿千秋红楼春大时代里的小军阀乌合之众辛亥大军阀北国谍影每次都是非人类武极天下

飞扬古知道青海反了可准葛尔距离青海的路途遥远所以他不知道当他得到消息的时候罗布藏丹津已经后悔了。

罗布藏丹津的父亲札什巴图是固始汗一个并不怎么受重视的儿子势力在青海的诸多蒙古部落之中也算不得多强。如果不是清廷为了稳固青海而封其为王恐怕也也就只能从此默默无名的继续过自己的日子。

可是偏偏准葛尔侵入了青海这就为札什巴图提供了这么一个机会也为他罗布藏丹津提供了一个机会。

本来为了感谢清廷诏封自己为青海之主札什巴图派罗布藏丹津率领一部蒙古军队跟随清军远征准葛尔也只是很普通的报恩行为可是就是这一次的远行使罗布藏丹津看到了他的祖父所创下的和硕特汗国昔日的光荣。

也正是这一次的远行激起了他的万丈豪情使得他暗暗下决心恢复祖父固始汗轰轰烈烈的霸业。

在罗布藏丹津看来清国已经不是帮助他父亲恢复王位的恩人而是敌人!

所以他不愿再为清廷卖命而是佯装在战斗中受伤并向飞扬古要求率部返回。然后趁着无人注意偷偷的与其他的一些蒙古部落进行联系希望能得到这些部落的支持。身为和硕特部王位的继承人他的提议也确实得到了不少蒙古部落和喇嘛教重要寺院的暗中支持。也正是这些支持让他进一步的坚定了自己的决心。

不过他本来的打算并不是现在就反的。因为他见识过清军的阵容那确实强大。所以他打算等到清军平定了准葛尔并且撤回了原驻地之后再说。那样的话刚刚进行过长期远征作战的军队必然需要休整就算他动全青海脱离清朝这个宗主国对方也不可能马上就派出大军来对进攻他。那样。他就有足够地时间来整顿一切做好防备。

可是他没有想到他很快就遇到了另外一个绝佳的机会。

清廷的远征大军主力深入到准葛尔境内寻敌做战后勤之路几乎就在他的控制之内。而与此同时进剿西藏的于中所部却翻过喜马拉雅山去了尼泊尔。也就是说在他的身边再没有一个可以让他感到有威胁的力量。而只要他愿意。他就可以切断清廷远征军的后路使其全部饿死在沙漠之中并且他说不定还可以派出大军进攻西藏将西藏也并入自己地统治之下只要够快说不定他还能把于中也堵在喜马拉雅山南麓。

当然这一切都需要隐密的计划。

为了能减少伤亡并且快结束战斗多多争取时间。他本来打算先把飞扬古留守西宁的西安将军额伦特诱到自己的大营抓起来。然后集结兵力进攻西宁控制青海全境。同时封住飞扬古可能退往青海的道路。再进行以下的计划。

可是他却没有想到就在额伦特欣然应邀并且在他所派的使者的带领下向他的大营前进的时候他原先所联络地一个蒙古部落地汗王却因为与清军的一支小部队起了冲突从口风中泄漏了机密使得额伦特提前得知了这些情况。结果诱捕变成了追击。

然而他并没能追得上额伦特。那家伙逃得很快。在他之前就逃入了西宁城。

于是他只得下令召集各部总共十万人众对西宁动了攻击。

同时为了避免父亲札什巴图反对他将札什巴图软禁了。

但是情形并不是太好。响应他的那些部落地所谓十万人众有一半以上都是老人孩子和妇女。也就是说他实际能指挥的兵力并不是很多。而且。这还并不是最可怕的根据他们所拦截到了清军军报来自陕西古北口的一支大军正在向青海进。如果他不能在短时间内攻克西宁后果将是十分可怕的。

可是就在他需要所有人齐心协力的时候有的蒙古部落退缩了。

也正是这一丝胆怯使得蒙古军心开始涣散。再加上西宁的防守十分严密清军还有不少火器在手每每总能起到奇效所以他们的进攻显得有气无力。

于是为了避免成为消耗战保存实力以待陕西来的清朝大军他不得不率众撤退。

然而他却没想到他才撤退没几天一个黎明一支上万人地骑兵突然从天而降。他的部队从睡梦中惊醒却因为战马没有备鞍而无法应战没用多久就全军崩溃所有人开始四散逃命。而他更是耻辱的换上了女人的衣服才得以顺利溜走。可是敌人并不甘心。在得知俘虏中没有他之后清军开始四面搜捕向了他逃路的方向之后那名清军将领带着三千铁骑对他穷追不舍。而在此之前他也从那些得以逃脱的蒙古士兵的嘴中得知了这名清军将领的名字:岳钟麒!

“你们胆子不小啊。难道你们忘了朕之前说过的话了?”

在地图上看西宁到伊犁地距离和西宁到北京的距离差不多不过因为道路的问题从青海到北京比到伊犁要方便的多也快的多。

所以康熙得到青海的消息反而要比远在准葛尔前线的飞扬古还早上几天。

看到一切的事情都在顺着事先的安排在进行康熙也还算安心。

虽然他还不知道最后的战果也没有见过岳钟麒不知道这个能让于中看重的年轻将领的真正本领可是能够缠住善战的敦多使其不得不按照于中事先定下的路线一路败退光是这一条就足以让岳钟麒戴上一流将领的帽子了。如果一切顺利的话那么他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等待岳钟麒最后胜利的消息。然后趁势在青海推行费老头所建议地自治衙门制度不再给那些游牧部落以可乘之机。

再加上前不久他又差不多完全解决了困扰了他好些年的阿哥党争的问题所以他的心情还是相当不错的。

可是偏偏就有人不愿意让他过几天轻松的好日子。

三个上书房大臣和他向来倚重的费老头居然联名上书请求他重新立储。

这在他看来根要就是成心找碴儿是图谋不轨。是不想让他过得安生是不把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

“皇上奴才四人也是为了朝廷的稳定着想。储君一日不立文武百官一日不安呐!”

另外三个人都够鬼这次能够冒头就已经是十分难得了所以向来“憨直”地马齐就成了四个人的“主炮”。虽然这位老兄不敢真就朝康熙开轰说起话也够直接的。

“不安?是不是怕朕哪一天突然崩了来不及去奉迎新主子呀?”

康熙冷哼一声问道。

“奴才(臣)等不敢!”听到康熙这么不留情面四个跺跺脚就能震得朝廷抖三抖的猛人也只有乖乖地叩头谢罪。

“哼。不敢?你们现在不就敢了吗?朕早就说过。立储是朕的家事既然没让你们插手你们就不许开口。难道你们都把朕的话当成是耳旁风了?身为朝廷重臣却如此作为。难道非得让朝廷乱成一团你们才甘心吗?”康熙怒道。

“皇上此言太过诛心奴才愧不敢受。”马齐也不知道是不是倔脾气上来了又朝康熙叩了一个头说道:“皇上奴才等此次违旨请立太子并非为了私利而是为了大清朝的将来。朝中没有储君于国于民都非好事。宋朝之时仁宗晚年无子。只有宗实、宗殷养子二位立储之事一直未定。结果嘉祐元年春仁宗上朝突重病朝中大臣便立即为立储之事勾心斗角放着西夏压兵边境也不管一时之间宋廷内外危机四伏。当是之时宋廷之中有范仲淹、文彦博、韩琦、富弼诸多贤良之臣。却也无计可施。若非后来仁宗病情转轻又受文彦博之请立下储君宋廷又岂止危殆?奴才以为此事诚可为我朝之鉴。

万不可重蹈其覆辙!”

“仁宗不愿立储乃是因为他没有儿子。可朕却有皇子二十余人。他怎么能跟朕比?”马齐说得也算有道理可康熙却自有打算哪里能就这么认下来。

“皇上有众多皇子此诚为皇室之福社稷之福。可是皇上皇子众多却也并不好办。尤以我大清皇室教授子孙甚严诸皇子各有本领。再加上皇上您亦曾使得诸位阿哥入各部学习政务诸皇子也各自有了一番势力。如今太子已废诸王夺嫡之势已成。若是遇到不妥之时朝廷依然会乱成一团啊!”佟国维也说道。

“哼!诸王夺嫡?还有谁能夺嫡?”康熙冷哼道。如果说马齐的话他还能听得下去的话对佟国维他可就没这份好心情了。他可是深知自己的这个舅舅是什么性情。私心之重绝对是面前四人之。

“皇上谪戍诸位阿哥此事固然使得朝廷安宁了许多也避免了兄弟相残之事生可是皇上这几位阿哥也是在朝中威望最重地几位。其余诸位阿哥有才也是要逊于他们。如今他们都离开了朝中没有主心骨还是会再乱下去地!”马齐又说道。

“主心骨?你说朕派出去做事的那几个阿哥才是朝廷主心骨?哼看来你是对朕的处置有所不满啊。那你给朕说说这主心骨应该是胤褆还是胤禩、胤禟、胤礻我亦或是胤祥、胤禵哥俩儿啊?”康熙冷笑道。

“奴才失言请皇上恕罪。”马齐心中一吓急忙叩头请罪他刚才那话如果要论罪可是满门都没得逃。毕竟这大清朝地主心骨怎么着也轮不到那些阿哥们呀。不过虽然知道有罪可他却没打算退却还是在继续向康熙进言“奴才一切都是为了朝廷并非出自私心还请皇上明察。早立太子!”

“皇上!”

四个人进谏。可说话的却一只只是马齐和佟国维另两个一直在保持沉默这让佟国维十分不满所以他趁着康熙不注意抽冷子给了张廷玉一肘子总算打出了两个字。

“有话就说!”康熙冷冷地看着张廷玉这小子是四个人里面最年轻的。也一向最称他的意。可这回却背着他跟其他三个人一起来进言实在是让他失望。只是这小子一向很冷静的怎么这回头上突然冒出这么多汗呢?

“皇上”要不是现在是君前奏对再加上一向的涵养极佳张廷玉绝对会骂娘。他可是文弱书生出身这些年又一向养尊处优身体可是娇贵的很。可佟国维以前却是步军统领武将的底子。刚才这一肘子又是带着火气使出来地。自然份量不轻。而且还是打的他地肋巴条子这种半边内脏都好像是在翻腾的痛苦可真是不好受。不过。现在可不是算帐的时候他也只有忍住疼痛对康熙进言:“皇上马相所言其实也就是一个意思。先前二阿哥做储君一做就是三十多年无事之时便跟随皇上学习政务有事之时便留京监国。为皇上臂助。三十多年来朝廷文武百官都已经习惯了太子的存在。虽然去年太子殿下受奸人蒙蔽而被废可是储君之位虚悬百官终究还是感到不适应!”

“不只是不适应还有一点儿别的原因。这朝中百官要么是想着皇上毕竟已登基近五十载担心若是不能及时选出可以继承之人。

一番盛世景象将难以延续下去;要么是怕储位空悬引起诸阿哥觊觎争斗;要么就是像皇上所说的怕来不及奉迎新主子。这三种都是出自什么心思自也瞒不住人。不过储君一日不立人们终究还是会担心下去所以奴才以为皇上应该有所决断!”张廷玉说完费老头又接了上来。

“决断?这话说地好。”康熙冷笑了一下张廷玉只是不适应费老头又只是要他决断从两人所说的话和说话时的表情他已经大致推断出了四个人地态度。既然四个人不是一条心那他也就不用费劲了!而且这费老头还是挺会做人的虽然来进谏却是让他自己“决断”1看来这老小子还是知道谁当家的。所以他本来的火气降下去不少也不再打算跟四人纠缠“朕自然已经有所决断。也绝不会让你们担心的事情生。所以这立储一事你们就不用多嘴了。

朕念在以往的功绩也不怪你们违背朕的旨意。都退下吧!”

“皇上!”马齐不甘心难得能鼓起勇气来向康熙提起这事儿又是四个人一起来错过了这次机会下一次可就没那么容易了所以他又朝康熙说道:“皇上一句话又岂能让朝中官员安心。此次奴才等前来进谏虽然没有问及百官但此事也确是群臣之意。此事一日不决百官一日不能心安呐。”

“心若正则诸邪辟易!有什么不能心安地?难道朕地话还不能让你们信服吗?”康熙说道。

“皇上……”居然拐着弯儿说我心不正?马齐虽然一时没想到这层意思可是心里依旧是不舒服。

“马相皇上身体康健来日方长莫急!”费老头看到马齐不知道上了哪门子邪火居然还敢犯冲急忙凑过去说道。

“你……”既然一起来的自当站在同一阵线可费老头居然劝起自己来了这让马齐十分不满忍不住转头瞪了一眼费老头。不过这一走神却也让他清醒过来了。康熙可是不能触怒的。

“朕今天乏了!你们都退下吧!”康熙看到马齐不再纠缠心里松了口气。别人都好收拾可这个马齐他还真就有些舍不得责罚。

“八阿哥皇上这回看来在短时间内是不会立储了这可不是我不帮你地忙!只能怪你命不好!……”既然康熙下了令佟国维四人也只有退下。佟国维看着其他三人又在暗中盘算起来。费才头猜的不错他就是这一次的主导者。老八不甘心就这么被配决定最后一搏。在临走之前向他请求帮助希望他能和八爷党的几个高官成员一起鼓动百官请求康熙立储。在胤禩看来现在这个情形只要康熙迫于百官的请求答应立储胤禩依然有把握让朝中多半数的官员选自己。可是佟国维也自有打算。康熙不喜胤禩这事对上书房大臣来说自然算不得秘密。虽然他也觉得胤禩不错可是让他为了一个不为康熙所喜的皇子而动百官这可不是什么划算的买卖。惹恼了康熙可是后果严重。不过因为与胤禩也在暗地里有几番交易也知道那位八阿哥的手段佟国维依然还是决定留个善缘儿也是因为这个他才找上了费老头和其他两个上书房大臣。反正他们四人联手的威势也不比百官出面差太多只要做得别太张扬了影响地范围既小也能向胤禩有个交待。

不过今天的结果很显然是要让胤禩失望了。

“皇上到底是瞩意哪一个呢?”佟国维又想道。!

本文网址:http://shuizhuqingwangchao.quwenyi.com/3320671.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quwenyi.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