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艺小说 > 历史军事 > 水煮清王朝 > 第三百一十章 大放厥词

第三百一十章 大放厥词

推荐阅读: Hp当救世主不再是救世主红楼春小阁老锦衣笑傲行明朝伪君子德意志的荣耀大清第一太子世家女中华大帝国每次都是非人类武极天下穿越清末当土匪吕布的人生模拟器封侯全道门都欠我一个人情千秋读者和主角绝逼是真爱无敌六皇子朝为田舍郎此心无垠

“大大人您没有说……说错?”

阿灵阿的父亲是辅政大臣遏必隆姐姐也曾经被康熙封过皇后所以平时行事也有些随意嚣张不爱把什么人放在眼里。可是费老头这一连串的“杀”字依然还是让他的头皮像是被一千根小针一齐扎下去一样不住炸。

“当然没错!”费老头一副不在意的样子好像对阿灵阿的怀疑十分不解。

“尚书大人我朝乃礼仪之邦素来讲求‘仁义’二字您这么不问青红皂白就一溜杀过去这让天下人如何看待?又让各藩属如何看待?那些吕宋土人毕竟也已经是我朝子民了啊!”理藩院的一个员外郎忍不住反驳道。

“已经是我朝子民?哈哈这位大人你是开玩笑吧?不错现在吕宋已尽入我大清版图可是那里的人依然还只是一些野人罢了。虽然不至于茹毛钦血可是又岂能指望他们去搞懂什么诗书礼易?这些人只知道一样那就是:弱肉强食!所以要想将朝廷在那里的统治稳固下来就只能用铁与血来进行征服其他的只能等以后再说。所以你的想法只能算是对牛弹琴。”费老头笑道。

“听闻于中于大人在四川对那里的藏人、彝人都很不错不仅送粮送盐还令士兵开辟道路使商路畅通帮助那些蛮夷之人互通有无。同时还与四川巡抚严察各地官员使之不得偏袒汉人欺侮藏彝诸族之人。结果三年以来川蜀一片安定真现天府之国之姿。”阿灵阿定了定神儿又微笑着朝费老头问道:“不过现在看来于大人此法好似不怎么合乎尚书大人之意呀!”

“呵呵。”费老头看了一眼阿灵阿“阿大人你怎么看待藏人、彝人还有那些苗族人、俸族人景颇族人、土家族人、壮族人?难道你的认为他们跟那些吕宋土人都是一样的吗?”

“难道有何不同?”阿灵阿不解地反问道。

“阿大人幸好你不是在朝堂上这么说如果你是在朝堂上这么说了费某就只好上奏吾皇。请你离开这理藩院衙门了!”费老头说道。

“费大人您这是什么意思?”阿灵阿语气一冷不满地问道。

“湖广、云贵、四川、广西诸多地方确实有不少他族之人长久居住可是这些民族早在唐代就已经归化元朝之时就已经归属中央管辖。这些人怎么能算得上是土著?不错。这些族人确实不像是中原百姓那么驯服。可是他们却确确实实地是我中华子民是我们自己人!你怎么能将自己人与那些吕宋土人相提并论?……你身为理藩院侍郎。主持理藩院事务应当多方抚化这些少数民族使之心向朝廷维我一统若只是一味打压欺侮岂不是使我疆域日日不宁?”费老头说道。

“尚书大人所言甚是有理!于中于大人在四川抚慰藏、彝、羌人使得地方安宁朝廷安心确为我辈之楷模!只是既然于大人之招可用。为何大人又要南海水师大开杀戒呢?难道那些吕宋土人就不能使之归化?”又一名郎官出言问道。

“当然能使之归化!不过这位大人你要知道归化是用刀剑打出来的!你不打得他怕了杀的他惧了你们怎么会老老实实的听你的?怎么会老老实实的去学习我们的东西?亦或是这位大人你愿意去为朝廷‘泽被天下’亲自去那吕宋为宣化抚慰一番?”费老头反问道。

“这……下官妄言!请尚书大人恕罪!”那名郎官被费老头一吓急忙就退了回去。半句话也不敢再说。而其他人听到费老头有意让人去吕宋出个远门儿也都是立时噤若寒蝉不敢再随便开口。

“阿大人!”费老头突然又朝阿灵阿叫了一声。

“大人有何吩咐?”阿灵阿拱了一下手问道。

“何谓理藩院?理藩院地职责又是什么?”费老头问道。

“大人这是何意?在下身为理藩院侍郎又岂会不知道这些?大人这是想讥刺本官么?”阿灵阿有些上火。他是不愿得罪费老头可以他的身份倒并不是害怕。他知道就算康熙因为费老头要怪罪他也不会把他怎么样的顶多也就是训斥上几句罚上个一年半年的俸禄罢了。

“不敢!费某说法有误阿大人不要误会。其实费某这么问你只是觉得你我之间对某些东西有些理解上的不同所以在处理事务的问题上难免就会有些分歧!今日难得相见正好聊上一聊多多交流一番也利于日后的行事!”费老头正色答道。

“哦?”阿灵阿倒是真没想到费老头会是这个想法他当然知道费老头在对外事务方面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手腕和态度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会受到康熙地重视从而以奉天府尹之职直接兼领理藩院尚书如果能听一听对方的经验说不定也能有些裨益所以他不自觉地朝费老头拱了拱手:“那就请尚书大人指教!”

“指教不敢说大家相互交流一下就是了!“费老头背着手想了一下“大家都知道理藩院的前身就是当初太祖皇帝承后金汗位之后所设立的蒙古衙门职责就是管辖归附的漠南蒙古各部当时是归于礼部管辖!后来世祖皇帝将理藩院升格与六部并列设尚书侍郎以及各司员、郎官。而我理藩院的职责范围也随着我朝疆域的扩大朝廷势力的扩张而逐步增长由单纯的管辖漠南蒙古直到管辖漠北、漠西蒙古、回部、藏人、彝人、羌人以及西南各族百姓!如今更是北到堪察加的鄂温克人南到吕宋土人东到北海道上日本和族人也尽归于我等管辖。除此之外与西方各国地交往。比如英吉利、俄罗斯、法兰西、西班牙、荷兰等诸国也是归于理藩院。如此大地范围各地的情况自然不一样所以要想管理的好就必须辅以不同地手段才行。”

“尚书大人这些事情下官等人都已经知晓了!”有官员躲在人堆里说道。理藩院的官员没有一个汉人。除了尚书和侍郎是满人之外其他的郎官、主事一直到笔贴式反倒大多数都是蒙古人出身虽然久在官场让这些人的豪气大都已经消磨干净胆子小了不少可是这些人依然没有六部的官员那么老实。

“好知道就好!可是你们知道吕宋是什么情况么?日本是什么情况么?西方各国又是什么情况么?”费老头又朝这些人反问道。

“这个……理藩院有各地官员呈上来的公文奏章。依此而断不就是了?实在不行。也还可以谐询六部嘛!”又有官员说道。此话一出倒是获得了不少人的赞同。

“六部?公文?哼!以此而断那大家就等着受千古骂名吧!”费老头不屑地说道。

“尚书大人。您、您瞧不起六部?”有人叫了起来。

“本人从来不敢瞧不起六部不过理藩院的事情却要去问别人你们大家不觉得自己太没主见了吗?如果六部能处理好这些事情那朝廷还花费钱粮养着我们这些人做什么?”费老头反问道。

“那大人您这是何意?”阿灵阿不悦地反问道。

“没什么意思!就是觉得大家地态度不对!大家根本就没有把理藩院的事务看成是什么大事也没有觉得理藩院是一个可以大展拳脚地地方!是一个可以流芳千古的地方!是一个可以大大有利于国家大大有利于朝廷是一个可以建大功、立大业的地方!”费老头连连说道。

“建大功、立大业?”阿灵阿的眉毛忍不住一颤!费老头这话可是说到他的心坎里去了。

“身为理藩院的官员先就要分清楚哪些人是自己人。哪些人是外人!先要记住的一条就是万事利己尽一切的可能为国家、为朝廷取得最大地利益、最长远地利益!先要摒弃的就是仁义道德!因为这些东西是六部管的不关我们地事!”费老头又接着说道。

“就像大人在朝鲜和日本所做的那些事情?”阿灵阿突然问道。

“没错。

费老头得意地拍了拍手“朝鲜对朝廷有敌意那我们就让他不敢有敌意。日本有可能威胁到我国。那我们就让他们无法威胁到我们。我们的目的就是这么直接简明至于手段那就只是次要的了!你们要明白国与国之间从来没有任何仁义可讲!因为国家是由人组成的一个人可以修身养性讲求道德可是你们什么时候见过几十万几百万乃至几千万上万万那么多的人都能够都修身养性的讲究什么仁义道德的?没有!所以你们就只有记住一个字:利!怎么做对自己的国家、对朝廷、对百姓最有利就怎么做!”

“可那些吕宋土人他们不也是我大清子民了吗?”有官员迟疑地问道。

“胡说八道!那些人有户籍吗?那些人知道什么叫中华什么叫大清吗?知道什么叫律法吗?不知道那就不是!既然不是又敢侵犯我大清子民自当杀之以绝后患!杀之以镇慑!你们要知道朝廷就是咱们大清国地脑百姓就是咱们大清国的肌肤皮肉骨骼!那些吕宋土人砍了咱们一刀流血的是百姓是咱们大清国的皮肉身为脑为什么就只眼看着而不有所行动?难道非得等别人砍下咱们更多的皮肉再动手吗?那是蠢材才会做的事情!”费老头叫道。

“可我们去六部问过六部的人并不愿意朝廷派兵过去而且派官员过去宣化抚慰也没什么人愿意去……”

“哼!那是因为六部的人还没有把吕宋当成是咱们大清国的领土!以为去了那里就是远离故土去国离乡!此等思潮岂能长于我理藩院?不错六部地意见是要考虑可是我们去问讯六部目的应该是了解情况。从而根据这些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决策而不是去听六部的指挥!世祖皇帝为什么要将咱们理藩院升格与六部平齐?大家应当好生想一想!”费老头又说道。

“那下官就为尚书大人起草一份让南海水师出兵的奏折然后请皇上批示?”阿灵阿问道。

“不用了我自会找皇上去说!”费老头摇了摇头“阿大人老夫此次只是来逛一逛咱们理藩院日后要管理地地方每日所需要处理的事务。恐怕还要再扩大几倍甚至几十倍到时候的情势也会越来越复杂遇到的对头也将越来越强大。如果对上几个土人都要如此费功夫以后你又该怎么办?”

“扩大几十倍?”难道这老头说的是那四倍于大清的大6?阿灵阿忍不住一阵憧景!赞不赞成先不说光是能负责管理那么一大片土地光想想就能让人忍不住流口水啊!不过阿灵阿很快就想到那么大的土地如果想要征服岂不是要几十年?那时候哪还轮得到他继续掌管理藩院?说不定他的骨头都已经朽了!

“这老头。真是会描画。当我是傻子两句话就能蒙住了?”阿灵阿又暗暗想道。对费老头刚刚说地什么只不过是来逛一逛的话他越想越心疑。既然理藩院在日后是那么有作为的地方。谁会眼看着大权落于他人之手?看来这老头此次只是来踩踩盘子的可不能让他给绕进去。阿灵阿又想到在太子之后除了大阿哥之外唯一一个有可能对八阿哥胤禩争夺太子位造成威胁的人就只有十三阿哥胤祥而这咋十三阿哥最坚强的后盾就是以费老头为的“三人团”。这个三人团除了本身的实力之外还能影响到满洲、江苏、安徽、江西、四川、山1东、河南、福建、贵州的地方官员。以及实力强劲的四大水师、陕甘大军甚至还有户部尚书施世纶、兵部侍郎施世膘等人以及与其有交往地蒙古各部所以为了以防万一阿灵阿决定绝不轻信这个老头地话。不过阿灵阿却没有想到费老头并没有蒙他!就在第二年。

一场突然而至的扩张大潮不仅让整个清廷为之措手不及也让他所领导的理藩院险些陷入了瘫痪而这些事情所造成地结果就是他不得不向康熙请辞。

……

“廷玉啊我要走了你以后就是独立上书房万事可要小心啊!”

就是费老头在理藩院“大放厥词”的时候高士奇的府内宣读完罢官赐归的圣旨之后张廷玉也跟高士奇谈起话来。

“高相你为何要走?”张廷玉没有问高士奇为什么要在康熙没有把事情挑明之前就去拜访那位八阿哥因为以高士奇接圣旨时的态度来看已经早就预料到了康熙会将他罢官也就是说高士奇的所作所为都只是为了离开朝堂而已拜访胤禩不过就是一个掩人耳目的手段。所以他便直接问起了高士奇意图归乡的目的。

“呵呵以廷玉之智又岂能想不到我只不过是避祸而已!山雨欲来风满楼!我高士奇这几年虽然修身养性可是终究是前帐多多无法与廷玉你这无债一身轻相提并论若是不早早离开京城这漩涡到时恐怕连身家都难以保全啊!”高士奇叹道。

“那又何必招惹上八阿哥?”张廷玉知道高士奇是说的太子去后诸阿哥夺嫡地事情。自古皇室最无骨肉情一旦争夺起储位来这些阿哥必然会闹个你死我活。而身为上书房大臣朝廷的权力中枢自然也会受到别人的注视。他张廷玉自从进入官场以来便从来没有与任何人有过什么交集又有康熙在上面罩着自然不怕可高士奇不一样以前他虽然处事然却贪污受贿不少而且还跟明珠有过不少瓜葛证据确凿如果到时被人翻出来算起旧帐定然难以过得安稳。所以不如干脆弃官归乡。只是张廷玉还是不明白为什么高士奇不去找其他的阿哥“攀附”却非要找那个势力不小的八阿哥。康熙既然罚了高士奇自然也会连带着打压下胤禩的气势如此一来难道他就不怕胤禩的报复。

“呵呵这位八阿哥虽然表面风光却是与大位无缘!不招惹他我还能招惹谁?况且就算招惹了其他的阿哥百官恐怕也不会信啊!”高士奇笑道。

“高相如此自信?”张廷玉问道。

“呵呵……国者公器也!太子与八阿哥皆是私心太重!相较于太子的骄横阴诡八阿哥虽长袖善舞、八面玲珑却依然难成大器!就算得罪了他以我曾为上书房大臣地资格又有何惧?况且我已不在朝堂无法威胁于他他若报复我难道就不怕皇上不高兴?况且我的家乡是江苏那里是马德的辖区无故招惹马德?方今天下恐怕还没几个人有这个胆量!而且此次我为皇上找到了一个压制诸皇子夺嫡之心的借口皇上虽然表面罢了我却终究还是会给我一些好处的又哪能容得别人来欺侮我这老臣?”高士奇满面春风地笑道。

“如此就祝高相一路顺风了!”张廷玉拱手道。

“好说好说廷玉你也要小心啊!”高士奇也郑重地还了一个礼。!

本文网址:http://shuizhuqingwangchao.quwenyi.com/3320641.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quwenyi.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