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艺小说 > 历史军事 > 水煮清王朝 > 第二百七十五章 迎驾

第二百七十五章 迎驾

推荐阅读: 穿越清末当土匪末世之三妻四妾终极科技帝国朝为田舍郎小阁老重生之抗日风云超级家丁大唐春全道门都欠我一个人情大唐纨绔公子蝉动武动江湖吕布的人生模拟器本王在此大雄的爱情故事转千秋穿越魔皇武尊小白杨晚唐浮生每次都是非人类

马德知道自己的处境。“人和”这种东西对他来说只能固定在一个小圈子里面。因为虽然已经过了不少年可是”“来历不明”这四个字依旧是悬在他们一伙人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康熙现在虽然信任他们可是这种信任绝对达不到魏东亭等人的高度甚至于连许多大臣都比不上康熙之所以处处护着他们重用他们无非是他们表现出来的能力不同一般而且还处处“公忠体国”并没有恃权而骄所致这是许多人都比不了的。可是如果他们一伙人真的以为康熙就会这么放任他们那可就是大错特错了。无论是哪一个封建帝王都不会允许有人挑自己的眉头。何况是中央集权皇帝集权最甚的清王朝?

所以马德才并不注意在平时多捞些名声。不是不想而是不能。他不是于成龙那些人。于成龙等人的品行、忠心是经过数十年考验的而且其能力说起来也是有限可以说除了清廉为民的声望刚正不阿的德行于成龙等人也不过尔尔。可马德等人却是不行。论眼光论能力整个清廷没什么人能比得上他们。而且于中武勋卓著手握兵权;费老头身为内务府副总管敢放言不需国库一个大子儿就能承建五大水师这种财力可以说是整个清廷都无人可及何况还有莫睛和罗欣掌握的那些财势以及各种各样的关系这些东西加起来如果他马德再名望卓著那么就算他们没有暗地里捣鬼康熙也绝不会再重用他们。哪怕他们这些人之间相隔的很远也一样。这叫“防微杜渐”。可如果真的如此他们恐怕就只能眼看着这十多年好不容易才一点一点儿垫好的基础消逝得无影无踪。到时候为了防止日后的灾难出现他们又该怎么办?难道造反?别说现在康熙统治下的中国还算太平。老百姓没几个人有那种心思就算有也轮不到他们这几个“满人”来领导。何况他们的军事能力如果真地算起来也只能说是“门外汉”。

真要打起来他们能不能撑上几天还很难说呢。

所以马德只有老老实实做事。慢慢的引导却不能刻意地去收取名望。

当然并不是说他必须一直如此如果能这么着再过上十几二十几年得到康熙的绝对信任他就可以不必再过于在乎这些了。

马德等人有自己的想法康熙也是如此。

未来被称为“千古一帝”的他并没有想到这几个貌似忠心的臣子是打算通过慢慢地推动资本主义来颠覆他的这个大清王朝由于马德等人一直是在他可以包容的范围内进行各种活动并且一贯地表现也确实是为国为民。并没有什么图谋私利的行为。所以他对这几个“臣子”确实是十分看重。甚至于一度有将费老头调到上书房以及将马德和于中两人中间的一个当作上书房大臣来培养的想法。因为这三个人的眼光不仅独到而且长远尤其是既“忠”且能远非常人可比。虽然他出于谨慎后来放弃了这种想法可他依然十分希望马德等人能够表现的足够出采。

可是马德这回确实是让他有了一点点失望。在安徽微服私访了几天虽然他了解到当地的百姓对马德在有些害怕的同时也十分希望能有这么一位威严的大人继续镇慑住那些宵小之辈可是马德没能获得百姓的交口赞誉。依旧让他有一些不太高兴。自己看重地臣子怎么能比不上别人?他原本还以为马德就算比不上于成龙也不应当差上太多地。

而当他回到江苏之后又听到马德一面打算修筑港口一面又四处剿匪、整治各地帮派把个江苏弄得上下不宁就更加不高兴了。再怎么说他这个皇帝正在路上马德你身为臣子就算不好好做势迎驾。也应当带着整个江苏摆出一副“天下太平”的模样来让他看一看吧?这么搞算什么?让天下人看他这个皇帝的笑话么?

所以一到地方他就忍不住先找上马德想要好好训上一顿。

可是马德地回答好似也有几分道理而且里面还包含着一分委屈。江苏的官员视其为敌还不是因为马德断了这些人在盐课上的那条财路?而马德这么做一方面是为了朝廷的体面另一方面又何尝不是使得朝廷可以借势摆脱盐课那个大毒瘤?出于公心反而受到责难这麻烦总不能让马德一个人背吧?想做事而不遇到阻挠反而还得借助他这个皇上的势头马德这个总督当得也确实有些憋气。而且马德这么做是为了利么?为了名么?很显然都不是!

所以康熙最终还是没有再怪责马德只是提醒马德要注意跟地方官员的相处不要弄得自己像是一个孤家寡人一样由此得到了马德的一句“谢皇上体谅”之后就算把这件事情了结了。

不过皇帝身边很少有秘密的。康熙本来打算斥责马德最后反而变成抚慰的事情不久就传出了行宫使得马德在江苏众官员心目中的地位再次上升了一个台阶。

没办法谁叫马德圣眷在身呢?

“马大人你在上海县修筑港口是为了什么?难道现在我大清地港口还不够用么?”

事情是一件接着一件来的康熙问完话又警告了马德几句之后终于在两个儿子以及魏东亭等人的陪同下要去休息了。其余的臣子高士奇、马齐、张廷玉和马德也都退出了康熙所住的宅院这时马齐突然又朝马德问了起来。

“马相我大清地大物博现在的港口确实是不够用。”马德答道。

“哦?四省海关每年收入的厘金就多达千万两之巨马大人难道还觉得少了不成?”高士奇笑问道。

“呵呵说起这钱么谁不希望用也用不完?高相身为上书房大臣。难道就没有点儿心得?”马德反问道。

“马大人修筑港口一事似乎有些操之过急了。朝廷现在就有不少人觉得当再行海禁以免我朝子民出海不归也免得受海上贼寇袭扰要不是因为皇上已决意组建水师此议恐怕早就甚嚣尘上可即便如此。朝中支持此议者也大有人在。虽然你此次修筑上海港皇上并没有说什么可是我恐怕你会受到朝中百官的责难啊。”马齐又说道。

“不错修筑港口无非是为了多与海外进行交易此乃商贾行径必为朝中诸位大臣所攻讦。马大人皇上对你寄予厚望你还是不要再招惹麻烦了吧?”高士奇也接着说道。

“二位相爷似乎不赞同下官修筑港口啊?”马德笑问道。

“并不是不赞同不过现在还言之过早!”高士奇笑道。

“不早啦。我朝开放海禁已经有二十年。现在大修上海。正是其时。……高相上海为长江出海口西连多少省份?北上。又有运河往通直隶一带。两条大河本就是商贾集中之地上海一建到时必为我朝第一大港口到时每年光是海关厘金您算算那得多少?那可是把咱们差不多整个大清朝都连起来了啊。”马德说道。

“马大人似乎有些异想天开了吧?上海一开我朝西至巴蜀北到直隶岂不是尽入他人之目?尤其是江浙一带。乃国家赋税之源如若有变必然会危害国本!此事万不可行!”马齐沉声道。

“马相多虑了。长江水师难道是摆着玩儿的?运河两岸兵丁难道就少了?上海若开必然也要有北海水师重重护卫其森严绝不会在天津之下。如果只是因为一个猜测就不去做岂不是让我朝平白浪费一大财源?……朝廷现在好像并不富裕吧?”马德反驳道。

“马大人确实考虑周详。可是朝中官员恐怕不会与你在这上面交锋而且。士农工商商贾历来为四民之末你修建上海大行商贾之事只会徒受他人攻讦啊。而且商贾之中多有贪利之辈为非作歹到时若是出了事朝中百官也必然会死死揪住不放你必然难逃其咎。”高士奇又说道。

“高相所虑甚是。所以在修筑港口之时下官便已经想好了一个方法正想请几位相爷多多支持!”马德微笑着朝高士奇三人拱手道。

“马大人已经想好了办法?张某愿闻其详!”张廷玉难得开口问道。

“立法!”马德答道。

“立法?”张廷玉三人无不一愣。

“没错就是立法。将商贾所为尽皆归于法制之下使其不能再四处钻空子。”马德答道。

“这……“难!……难难难!”高士奇想了一下连连摇头。

“马大人你这回可是真地异想天开了。且不说自古从未有定立律法管束商贾之事就算有商人狡猾区区几道律法又岂能将其捆住手脚?而且历来官*商*勾*结者比比皆是到时所立律条能不能束缚住那些奸商且不说恐怕反而还会被那些人所利用啊!”马齐也说道。

“呵呵马相所虑极是所以立法需严密尤其是商法。至于马相担心的商人钻律法空条之事下官也想了一点儿小法子!”马德又笑道。

“马大人你还有法子?”高士奇奇道。

“没错。就是建议朝廷使用讼师!”马德答道。

“讼师?马大人刀笔吏之害难道你不知道?那可是一群能将白染黑将黑说白的人物。《苏三起解》听过没有“你说你公道我说我公道。公道不公道唯有天知道。这种人可都是往钱眼里钻地你建议朝廷使用这些人物难道是想把朝廷卖给那些商人不成?”高士奇苦笑问道。

“呵呵高相多虑了。世间总是好人多啊。只要官吏清明难道还怕别的?况且下官所说的讼师并不同于以往你们所知道的那种讼师。说起来下官倒宁愿称其为‘律师’。”马德笑道。

“律师?”

“没错。忪师多有劣行为许多人所厌恶。可是。下官所说的律师却与之不同。下官是想籍由这些律师建立一种新的伦理——法律的伦理职业的伦理。”马德正色说道。

“职业?……马大人可否详谈一下?”张廷玉问道。

“三位相爷我们身为官员官员就是我们地职业坐在官员的位子上就应当为国为民这是我们身为官员所需要遵守的职业伦理。三位大人以为如何?”马德问道。

“这是自然。”张廷玉三人点头道。

“同样以此类推。天下三百六十行都有一个符合他们自己的伦理。就连逐利的商人也需要有自己的遵守的东西比如诚信、货真价实等等如果不遵守那他就是奸商朝廷就应当予以治裁!三位以为是否?”马德又问道。

“马大人奸商可没那么容易治!”马齐说道。

“不容易治并不代表着不能治。下官想建议朝廷立法。无非就是为了一样。就是给这些商人定立一个行为的规范一个必需要遵守地行业道德一旦出了这个规范。不遵守这种道德朝廷就有权禁止其行商!”马德说道。

“禁止行商?”高士奇叫了一声。

“其实也不一定要禁止行商。下官的建议是想朝廷定立详细地规则如果商人有所违反就可以依据各种条文予其相应地处罚!”马德答道。

“那马大人你所说的那个‘律师’是不是也是指要给讼师定立一个规范?”张廷玉问道。

“张相所言甚是。定立了规范由特定的行会或者是其他地什么部门给予其从事此种行业的证明如果有人违反就可以收回这种证明。禁止其从事此种行业!”马德答道。

“马大人此言似乎可行可是听着简单真要做起来恐怕可就难了。这里面所要涉及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尤其是马大人你所说的立法一条此事没有个几年恐怕根本就难以完成。”张廷玉说道。

“确实很难不过。不去做又怎么知道不行?而此事一旦成功则事情便有了定规有了规矩。凡事没有规矩难成方圆啊!”马德答道。

“若按马大人所说此等律法若立恐怕天下地官司就要多起来了。这似乎并非国家之福啊!”马齐摇头说道。

“繁文缛条为国家之忌就算我等不说什么马大人朝廷上地文武百官也绝难同意你的做法。所以我建议你还是多想想再向皇上提及此事以免无谓的麻烦!”高士奇也点头同意了马齐地说法顺便还不忘提醒马德一声。

“多谢三位相爷提醒不过下官虽然想过向朝廷提此建议却并不是现在就打算提。”马德答道。

“这就好。马大人向来行事周密皇上也是十分赞赏的!”高士奇笑道。

“马大人你既有如此想法那不知你打算何时奏禀皇上?”张廷玉、问道。

“下官会在地方上先试一试如果成功再向朝廷建议不迟!”马德回答道。

“我并不赞同马大人你此举。不过既然马大人你已经打定主意我也不好说什么不过你最好还是多多考虑才是。”马齐也说道。

“多谢马相关心。下官必然不会莽撞!”马德抱拳答道。

“相爷京城八百里加急公文!”

马齐、高士奇和张廷玉对马齐都是比较有好感地而且马德虽然人和不够可行事也有前鉴属于比较稳重的一派所以三个上书房大臣也没有对他的所作所为怎么反对。毕竟马德现在还只是打算事情还没有真正实施起来何况他们也明白马德不会因为他们的反对就罢手不做的这小子脾气硬的很不说高士奇和张廷玉马齐心里就足够有底的。所以三人很快就把话题转了开去又聊起了别的。

不过没聊多久一个侍卫就带着一个信差急步跑了过来。

“什么事?”

高士奇伸手接过了公文立刻就撕开信封把信抽了出来可是他本来红润地脸色在打开信之后立即就变得惨白。

“怎么了?”马齐问道。

“郭二杆子上奏国库亏空太子下令大阿哥和八阿哥负责清理。……朝廷又要多事了!”高士奇呐呐地说道。!

本文网址:http://shuizhuqingwangchao.quwenyi.com/3320569.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quwenyi.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