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3 章

推荐阅读: 人设崩塌后我c位出道了[古穿今]九十年代进城记穿到乱世搞基建(女穿男)哭大点声七零海岛养娃日常锦衣杀皇贵妃小尾巴很甜高危职业二师姐我靠宠妃系统当了秦始皇的国师小纯风东宫有福不见上仙三百年非人类医院绿茶被迫说真话后爆红了科举文继母养儿日常坠落人渣反派自救系统私房医生魔道祖师

第九十三章

宰相门前七品官,宁望雪能对着赤霞宫中的花匠说骂就骂,可见身份地位是比那赤霞宫的主人还要高。

想明白的贾母可太知道取舍了。

让鸳鸯送了一套头面首饰,还准备让鸳鸯替她道一回谢。

但转念间又发现这事不能这么办,于是又让鸳鸯开库房,给黛玉也送了套头面不说,还给林遐寻了个小玉冠。

没三春的份,没有宝玉的,也就更没有湘云的了。

不过说起这个,贾母便对湘云多了几分不满。

但湘云到底是史家的姑娘,贾母也不好说什么。加之贾母还有旁的私心,自然也不会疏远湘云和史家。

没有特意说什么,只说想起来了适合你们姐妹便让人送来了。

于是看着那套贾母让鸳鸯送来的茉莉花式样的头面,宁望雪彻底迷茫了。且不说这些人为什么会以为她喜欢茉莉花,只说这礼……宁望雪看向鸳鸯,不禁怀疑贾母不知道她刚刚骂了宝玉。

“刚刚宝玉来了绮霰斋,我让人给他送回去了。这事,老太太听说了吗?”

鸳鸯闻言,忖着老太太的心意笑着回道:“姑娘不必放在心上。都是自家兄弟姐妹间的小口角,哪天不发生个几起呢。若是姑娘受了委屈只管回老太太,老太太必会给姑娘做主的。”

是这样的吗?

感觉你们贾家行事真的太大气了。

少时,前脚送走了鸳鸯,宁望雪这里又迎来了刚刚跟着王夫进宫回来的金钏。金钏也是来送东西的,不过却没有黛玉和林遐的份。

当日宁国府赏梅,王夫人和王熙凤都没去,一个要养胎,一个要管家以及应付缺德侄女挖的各种坑。所以二人都不知道当日宁望雪的吐槽,也不曾知道什么警幻不警幻的。

但赏梅翌日,贾母发做了袭人,又让整个荣庆堂的丫头们点守宫砂的事她们却是知道的。

也因此,哪怕王夫人不知宝玉被那警幻带着做了什么事却也从宁望雪的话里提取了关键。再联系一回这件事情的起因是袭人,警幻的形象就彻底与青楼老/鸨分不开了。

听说贾母派人给宁望雪他们送了东西,王夫人自然也不甘落后的送了份礼回去,她虽没亲至却让金钏替她说了一回:

“太太说宝玉还小,很多道理都不晓得。他做错了事大姑娘该打打,该骂骂,只别气坏了自己的身子骨。”

王夫人没送首饰,而是送了两匹非常贵重的料子过来。

宁望雪:“……”

若不是身处此间,她是万万想不到贾母和王夫人是这般心性的。

都是好人呐~

←_←

相较于忙着给宁望雪送礼的贾母和王夫人,王熙凤听说这件事后第一时间就是迅速转移袭人,将宅子里的人全都撤出去。

宝玉与湘云将袭人摆到了台面上,就算老太太一时顾不上袭人,可二太太怕是也饶不了袭人。

若是寻上门去,必会发现蹊跷,若是顺藤摸瓜的寻到自己头上……不行,必须尽快给自己善后。

宝玉什么性子,王熙凤早就摸清了,史湘云什么想法,王熙凤也能知道一二。说真的,在王熙凤看来,无论是史湘云还是薛宝钗都是宝玉的良配。

一个出身不错,却也是没有亲生父母帮忙撑腰的。一个出身差,能当依靠的亲舅舅还是自己的亲叔叔,也是没什么背景助力的。娶这样的媳妇,宝玉和二房借不到什么力。

如果元春真能封后,她倒是不用担心二房跟大房抢爵位了,但是二太太这些年从公中捞走的财物怕是也要不回来了。

抛开那些再想今儿的事,湘云就是捧着宝玉行事,而宝玉又不是那种心眼够用的……怕是这兄妹俩都被袭人算计了。

事实也确如王熙凤所想。

贾家人一向自我感觉良好,原著中元春无子封个妃都能让贾家人洋洋得意许久,忘乎所以到天老大地老二他们家是第三的程度,更何况是现在了。

现在吏部尚书递了告老还乡的折子,虽然因着国丧的事耽搁了,但在他们看来林如海已经是板上钉钉的吏部尚书了。

如今有子的嫔妃都嘎了,后宫不可能一直无主。亲姑父是未来的吏部尚书,亲舅舅是九省统制,元春又是出身荣国府,先国公爷的嫡长孙女,她自己又是极得宠的,她不封后谁封后?

贾家上上下下一直都是那种自我感觉良好,自视甚高的存在。扒拉着手指盘算了一回,除了那些似是似假的优势外,他们还扒拉了一回秦可卿和黛玉宁望雪。

前者是当今仅剩下的两滴血脉中的一滴,后者是当今亲封的两位郡主……

哎呦我去,那后位不就已经是他们家大姑娘的了吗?

因当日贾敏在荣庆堂说的话,贾母和王夫人并未告诉任何人,所以在贾家上上下下都是这种看法和心思的时候,二人也没站出来解释什么。

再然后就是说得多了,说的人自己相信了,听的人也渐渐的被说这些话的人说服了。

至少实心眼的宝玉就信了。

再然后就是宝玉去看袭人的时候将这件‘喜事’说给了袭人听。

袭人一听这话,哪还坐得住。

她虽不知道是什么人买下她,又是藏了什么目的将宝玉引过来,但可以肯定的是背后之人绝对不是为了宝玉好的。

再加上她留在这里没有月钱,没有赏钱,一应吃穿用度也没有在荣国府的时候好,甚至是差了很多。虽说她变着法的从宝玉那里弄了些银钱,可她出不去宅子,得了钱也没地方花。最重要的是她拿那些银钱打点看着她的那些人,那些人拿了她的钱却也只拿钱不做事。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不能跟家里人联系,也没有更好的生活条件,袭人又是自小侍候宝玉的,也知道宝玉什么性子,怕自己最后会成为弃子,袭人才背着那些人给宝玉下了套。

可惜宝玉就是个怂包,湘云也不像宝钗有闲钱和能办事的下人,二人合谋了一回就盯上了宁望雪……

宝玉被架回去了,满脑子想的都是警幻以及被他丢下的可卿。湘云跟着三春回了荣庆堂,没去找宝玉而是独自呆在碧纱橱里琢磨宁望雪今天说过的话。等听到翠缕说老太太让人给宁望雪三人送了东西后,便立即知道自己惹老太太不快了。

没做纠结,而是一脸自己做错事的跑到了贾母那里,将今天发生的事跟贾母说了。

主动承认错误之时,又替自己辩解了一回。

说今天宁望雪说的那些话以前都没人跟她说过,还说自己险些好心办了坏事。

话从她嘴里说出来,十分的过错也变成了三分。

而薛宝钗那里则带着临时炖的汤去了荣禧堂,先说这汤是她妈让炖的,说姨妈这些日子入朝随祭辛苦了,之后一边侍候王夫人喝汤,一边将今天绮霰斋的事学了一遍。

见自家姨妈听到宁望雪骂了宝玉都没生气,便知道自己之前的那个猜测方向没有错。

这个宁望雪一定有什么来头。

无论是贾母还是王夫人都不会一遍一遍的在心底提起宁望雪的‘身份’,也因此哪怕能听到不少人的心声,但困于荣国府这一亩三分地,薛宝钗也一直不知道宁望雪为什么会这么特殊。

不过她来寻王夫人要说的是史湘云名声的事,史湘云是史家的大姑娘,她坏了名声可不是什么小事。到时候不想让宝玉娶史湘云,怕是也没办法善了了。

说到这里,薛宝钗还用一种挺同情史湘云的语气说了一回史湘云命苦,襁褓之中便没了父母,就连嫡母也早早去了,有些道理也没人教导她。

薛宝钗虽然也没了父兄,但因薛蟠是自己作死,薛老爹没时她都七岁上下了,自是不能将宝钗归为八字太硬的克亲命格里,但史湘云却是跑不了会被人说一句八字太硬的。

此时提起这个话,无非是让王夫人将史湘云彻底排除候选人之外罢了。

……

为了不让宫里的元春‘误会’自己,贾敏已经在王夫人之前见到元春,并且将王夫人做的那些事说与元春知道,并且来了一段危言耸听吓唬元春。

就是非常明确的告诉元春,你是我亲侄女,你好了我和我的一双儿女都会受益。所以能让你好,做为亲姑姑我肯定帮你。但是现在的情况就是你封后的路已经被你亲娘给堵死了,当务之急就是让你娘赶紧善后,不然谁来了都帮不了你。

元春在宫里哪里知道宫外的王夫人都干了什么事,刚开始听贾敏说这些时,她还有些不以为然,但当贾敏告诉她这些事情都是她当初在江南时就曾听到的,可见这些事情在京城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触不触犯律法暂且不说,只说后宫那么多的嫔妃就真能眼睁睁的看着你登顶后位吗?

没事还要搞点栽赃陷害的事呢,更何是这么大的把柄握立在那里了。

有时候是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有时候却是小事变大事,大事变祸事。

元春到底也是贾家当年用心培养过的,虽然培养的可能并不完善,但再傻也不是那等纯真小白。被贾敏吓唬了一回,再见到王夫人的时候,还真就问起了贾敏说的那些事是不是真的。

王夫人能说什么,她只能说这些年家中不景气,府里开销大,她也只是想要开个源罢了。

不说自己贪财,却直接将贾母奢靡成性的事大说特说。

虽然那也是事实。

在京城入朝随祭还好,每天都能回府,等到七七四十九日后,京中的诰命和不少官员们便都送灵出京了。

贾政一出京,宝玉瞬间就乐得找不到北了,至此就再没去上一天学。不过他到是出门寻过袭人,发现那处宅子里的人包括袭人在内都已经楼去人空了。回来后还闷闷不乐的跟湘云说起了这事。

宝玉猜测是老太太出手了,湘云却眼珠子一转引着宝玉怀疑王夫人。

王夫人确实想出手,但她只来得急惩戒一回跟宝玉出门茗烟几个小厮,却没能及时寻到袭人。但她让人杖责了茗烟却是不争的事实。

因没找到袭人,又每日都要入朝随祭,王夫人也只得将这事交给周瑞家的,并没有为这么‘一点子小事’就寻宝玉来问话。之后王夫人等人出京,回来后也就将这事抛到了脑后。

贾敏他们从孝慈县回来后,宁望雪便与黛玉姐弟回了林家。因他们回来的时候天气已经转暖了,所以宁望雪那边的私宅也就挑了吉日动工了。

宁望雪担心今年不动工,明后年就会有省亲,届时各家都建省亲别院,物价飙升后会让她原本就不富裕的装修储备金更加的雪上加霜。

梁园虽好,终非故乡。同理,林家再好,她也不能在林家住一辈子。早一天建好,她也能早一天安心。将来时机到了,也能随时搬出来。

小雪和小寒是年轻姑娘,宅子动工后哪哪都乱哄哄的,所以宁望雪就将她们俩个带到了林家。因时常看二人做针线,宁望雪为了鼓励二人的兴趣爱好,还安排二人去了林家的针线房跟成手绣娘学手艺。

这可将小雪和小寒感动坏了。

╮(╯▽╰)╭

送灵回来后,就在王夫人母女琢磨着怎么才能将那些破事都摆平掉时,当今却没给王夫人母女时间,而是将一位早年潜邸时就跟着他的一位旧人封了贵妃,由她暂代皇后之职,摄六宫事。

要知道这个所谓的暂代也不过是皇后试用期的惯有操作,只要这段时间没出任何问题,这位贵妃不出意外就是未来的继后了。

一时间,所有人都明白继后之位花落谁家了。

旁人还罢了,贾家人在听到这个消息后瞬间大失所望,不敢置信的想着到底哪里出了问题。王夫人起先以为是她之前的那些事让当今知道了还惴惴不安了一回。

等到当今接了一位丧母,且在家里被继母及继母所出子女和庶出兄弟各种欺辱打压,也不被生父喜欢的王府嫡长子入宫小住时,众人在扒拉了一回这位王府嫡长子的情况后才发现他生母与未来继后是同族的堂姐妹。

论关系远近差不多就是元春和惜春的那种吧。

众人似是弄懂了当今的想法时,只有宁望雪忍不住在心底腹诽了一回当今:

【难为他是怎么在那么多候选人里扒拉出这一位来。】

【这回到是再不用担心过继的儿子会给亲生老子封太上皇了。】

刚刚被调入工部做工部尚书的林如海:“……”

倒也不用这么直白的说出来。!

本文网址:http://renrendouyouduxinshu.quwenyi.com/54486962.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quwenyi.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