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艺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末皇帝分身 > 第二三七章 工科学院

第二三七章 工科学院

推荐阅读: 重生之北洋新军阀大清第一太子大秦工程兵锦衣笑傲行大时代里的小军阀大雄的爱情故事转武炼巅峰北方之王德意志的荣耀重生之抗日风云朝为田舍郎明朝那些事儿世家女超级家丁乌合之众Hp当救世主不再是救世主明朝伪君子末世之三妻四妾北雄抗日之特战兵王

的科技人才,共同用科技改变这个时代,逐渐改变社会对于科学家的看法!”

“科学家的地位,不应该是被埋没的!过去被埋没,因为舆论掌握在地主官绅手里。而现在,我们天津通过报纸、新式教育,也开始掌握了舆论话语权!将来,科学家和技术工人做出任何的成绩,我们都会全力用舆论机器进行宣传。通过无数次的宣传,改变人们对于科学的看法,提升科学研究者的地位!”

肖图白停顿半晌说道:“工学院初始阶段,给予1000亩土地建立校舍,100万两的启动资金。每年招生500人。除了教授先生的《天工开物》之外,还有一些翻译的欧洲人科技书籍、外语、数学,也是课程。教师方面,可以zìyóu招募,但是不要单纯的儒生,要懂技术、懂科学的人才。此外,学校可以建立图书馆,尽可能收集更多科技书籍、文献,丰富学生的视野。至于先生的研究项目,每年可以拨款50万两,供应先生研究。若是能有研究成果,根据成果的价值,给予先生个人更多的奖励,或者是批准更多的研究资金!”

宋应星激动的发抖道:“大人鼎力支持,应星只能士为知己者死,办好这座天津工学院,培养更多有用之才!”

中国古代有技术,无科技。根源是缺乏科学培养体系,自古以来的科学家,都是凭着自己的爱好,搞搞发明、记录一下科学现象和实验。

没有系统的教育培养科技人才,才不能让许多零碎的技术和科学研究经验,汇聚成为系统的科学门类。

天津工科院,初期的教学科目,虽是以《天工开物》里面的内容为主。但是,以此为教材草创的大学,在理工科方面起始点并不低!

毕竟,英国人、法国人最开始办的大学,甚至仅教授一些哲学、神学、文学、艺术之类偏向文科的学术,自然科学是内容占据比例很低。但是,随着各国zhèngfǔ,不断倾向于支持自然科学研究,招募科学家加入,使得各国大学里面自然科学的研究和教学,开始发展迅猛。

事实上,哪怕天津工科院,不能培养出大科学家,也能培养出17世纪优秀的工程师,也值得鼓励的。

因为,早期的工业革命,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科学的发展,而不是科学促进生产技术的发展。直到后来,生产技术推动科学发展到一定程度,科学才反馈一些成果给技术!

PS:一入网文深似海,从此节cāo是路人。作者伸爪子,可怜兮兮讨点订阅。(未完待续。)!

本文网址:http://mingmohuangdifenshen.quwenyi.com/9447734.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quwenyi.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