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部分

推荐阅读: 万道龙皇然后,爱情随遇而安快穿之横行霸道二手皇后人鱼陷落外室子的科举之路(女穿男)揣了霸总的崽[娱乐圈]嫡女心计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三寸人间斗罗大陆5重生唐三破云2吞海二号首长四大美人大道朝天伏天氏天启预报万相之王帝霸他与它

“三万两千两。”

“三万三千两。”

学士府大管事脸色阴沉,看着西阁的南晋商人,报出了三万三千两的价格。

以大学士三朝元老的资历,即便唐律再如何严苛,也挡不住府内藏着泼天般的富贵,三万两银子确实不少,倒也不会让大管事觉得如何恐怖,只是谁都知道他身后是王大学士,一位朝臣一掷万金购一书帖,总会惹出些议论,是以他很想看到那位南晋商人知难而退。

然而谁曾想到,那位南晋皇商竟是毫不犹豫又加了一千两银子,看他那平静从容的神情,似乎再加上几万两也不会在意。

学士府大管事的脸色愈发阴沉。

一石居楼阁里有些外国使节和商人,其余大多数都是唐人,还是最有钱的那类唐人,他们此时看着那名南晋皇商的作派,也不禁恼了起来。

不是说他们没有银子,而是再如何喜爱宁大家书法的人,都会觉得现在这价钱高得有些离谱,那名南晋皇商感觉不像是来购买书帖,而像是刻意来与唐人争书帖甚至是来打脸的。

楼阁间议论声渐起,有两位世居长安南城的大唐皇商开始准备出价,气氛变得愈发热烈或者说紧张起来。

唯一能够保持冷静的人,大概便是台上的卖者钟离,因为他很早便知道这位南晋皇商在长安城,所以他早就预料到会出现这样的场面,甚至可以说,唐人与南晋人相争的场面本就是他一手造成的。

钟离是阳关钟氏大族的偏房子弟,阳关是大唐南疆最繁华的城市,距离南晋很近,事实上三百年前本就是南晋的北都,所以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对南晋非常了解,他虽然很早便被逐出钟家,但对南晋发生的事情却是了若指掌,很清楚南晋人面对唐人时那种敏感甚至有些畸形的自尊心。

更因为某件事情,他断定那位南晋皇商,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鸡汤帖,所以当日他才敢当着众人面说,这幅鸡汤帖至少要卖出三万两!

现在果然过了三万两白银这道线,钟离不禁心生感慨骄傲,身为卖者,最大的荣誉便是随着售卖的货物,留在史书之上吧?

身为卖者,钟离可以平静高兴骄傲自豪,但身为一石居的东家,老板发现场间气氛过于炽烈快要不受控制,却无论如何也高兴不起来,能多挣些佣金固然好,但如果得罪了两方大人物,他又该如何自处?

老板站在一楼廊柱后方,脸色阴沉看着钟离,用眼神示意。

钟离会意,开始试图降低场间的气氛,然而随着一名大唐皇商悍然加入这场战斗,他结束拍卖的尝试顿时化作泡影。

听着一次比一次恐怖的银钱数目,即便是见过更豪奢拍卖、更大场面的钟离,也开始感到紧张甚至是惶恐。

这场竞价已然演变成大唐和南晋之间的较量,虽然这场较量无关强者,无关铁骑滔滔,只关乎银钱,却也不再是他所能控制的事情。

钟离抬袖连连擦汗,发现自己低估了长安人守护自己骄傲的决心,也低估了南晋太子对那位南晋皇商的影响力。

南晋皇商又报出了一个极不可思议的价钱,然后他看着楼阁里的唐国达官贵人们微笑说道:“我南晋自然不及唐国富有,我这个小商人想必也入不得场间诸位大豪的眼睛,但我南晋毕竟是有数的大国,国库里还是有些银子的。”

听着这话,楼阁间一片哗然,虽说场间唐人都是阔绰之辈,但如果这名南晋皇商拿南晋国库的银子出来竞价,谁又能是他的对手,除非这时候大唐皇帝陛下拿着内库里的银子出来喊价。

正如这名商人所言,南晋固然不及大唐,但国库里的银钱数量,又岂是一名皇商或是一名大学士所能比拟?

难道说今天还真的要让这名南晋皇商打脸?

虽说可以尽情向上喊价,可万一这名南晋皇商忽然罢喊又怎么办?

总不可能到时候再去耍赖,唐律在长安城里可不是摆设。

“国库里的银子,居然能拿出来和人斗气?”

宁缺看着那名南晋皇商,完全不理解现在发生的事情。

褚由贤嘲讽说道:“那等落后陋国,哪里懂什么法度规矩,你以为像我大唐一般?南晋皇帝和太子眼中的国库,就是他们自己的帐房,自然可以随便用。”

便在这时,一名学士府下属匆匆走到管事身旁低声说了几句话,已经保持沉默有一段时间的大管事,转头望向西阁那位南晋皇商,冷笑说道:“我还以为南晋太子殿下究竟因何对鸡汤帖如此感兴趣,原来是为了大河国的山主。”

那名南晋皇商也不否认,微笑说道:“不错,我家殿下知晓山主酷爱这幅鸡汤帖,所以决意买下赠予山主。”

大管事看着这名南晋皇商,忽然大笑起来,极尽嘲讽之能事说道:“举世皆知,山主痴恋我大唐宁缺先生,故而才酷爱鸡汤帖,难道贵国太子殿下奢望凭一幅鸡汤帖便能替代宁缺先生在山主心中的地位?真是荒唐可笑到了极点!”

南晋皇商面色骤变。

不待他说话,大管事继续嘲讽说道:“试图用女子心爱之人的物事,来让这女子移情别恋,真不知道贵国太子殿下的脑子里究竟在想什么!没想到你们南晋人战场之上是废物,剑阁来个剑师是废物,连在情爱一途上居然也如此无能!”

受此羞辱,南晋皇商脸色难看到了极点,袖摆颤抖,可以想见袖中双拳握得极紧,然而大管事说的话无一处有问题,战场之上,南晋军队从来不是大唐铁骑的对手,剑阁柳亦青确实是在书院侧门被宁缺一刀砍翻,而书痴莫山山与宁缺之间的故事更是在世间流传了很多日子。

这位皇商强行压抑住心头的怒意,寒声呵斥道:“竞买书帖只凭实力,有钱说话,没钱免谈,难道唐人现在只会凭嘴上功夫论高低!”

此言一出,顿时引来楼阁间的唐人大怒对骂,然而他却是再不理会,只是脸色阴沉看着台上的卖者,看来是打定了以钱压人的主意。

宁缺完全没有想到,南晋太子重金购买鸡汤帖,竟然是想讨好山山的缘故。

沉默片刻后,他从袖中取出一样东西交给褚由贤,交待了几句话,便掀帘出阁,向一石居外走去。

褚由贤怔了怔后,握紧那样物事,走到楼下,寻到了一石居的老板。

一石居老板识得他是东城褚老爷的独子,微微一怔,接过他递过来的那方印鉴,只看了一眼,脸上的表情顿时剧变。

这方印鉴是宁缺的私印,很少在他的书帖上出现,所以没有几个书画鉴定师曾见过,但老板在鸡汤帖背后那行小字旁边见过。

老板这才知道原来宁大家一直在楼阁里静观这场拍卖,此时见褚由贤出示私印,以为宁大家是要表达不满和愤怒,不由惊疑难安,心想难道说自己对老笔斋流落出书帖一事的判断有误,那名小侍女真是偷的?

紧接着褚由贤的话,让他顿时松了一口气。

褚由贤示意他带着自己走到台上,把那名著名的卖者请到一旁。

楼阁里的人们发现了台上的动静,渐渐停止了议论和对骂。

那名南晋皇商面无表情站在栏边,看着台上,心想无论你们这些唐人如何折腾出花来,今天这幅鸡汤帖必然要被带回南晋。

老板抱拳向着三面楼阁里的人们行礼见过,然后清了清嗓子,说道:“鸡汤帖,确认由甲二号房以三万三千两白银拍得。”

楼阁里一片安静,因为所有人都没有会过意来。

然后有人反应过来,顿时发出不解的轻呼。

甲二号房是王大学士府管事所在的阁房。

只是竞价明明还没有结束,为什么一石居却说鸡汤帖由学士府所得?

南晋皇商脸色铁青看着楼下,寒声质问道:“就算竞价因故终止,也是我出的钱最多,为什么这幅书帖归了别人?莫非你们唐人做生意都是这般做的?难道连脸面都不顾了!”

褚由贤回忆着宁缺临走前说的那句话,确认一个字都没有记错后,看着他嘲讽说道:“钱多了不起啊?”

“你钱再多,也不卖你。”

“因为十三先生不赏你们南晋太子脸。”

第二百三十六章

买湖

在书院后山宁缺最不起眼,但在民间,十三先生的名气却最为响亮。

边塞军营有他的名声在流传,长安城街巷里百姓议论着书院侧门的那一刀,此时一石居楼阁里的人们,不知道什么大先生二先生,但怎么会不知道十三先生便是老笔斋的主人宁大家?

褚由贤在台上说出那句话后,楼阁间先是安静了瞬间,然后骤然响起喝彩声、兴奋的叫好声。

南晋皇商双手紧紧握着栏杆,脸色因为愤怒而变得异常苍白,狠狠盯着楼下的褚由贤,喝道:“你又是何人!”

褚由贤单手执扇,另一手覆在手背,朝着四周团团一礼,说道:“本人东城褚由贤,乃是宁先生的代表。”

然后他望向三楼西阁,看着那个表情难看的南晋皇商,笑着说道:“鸡汤帖卖谁都可以,就是不卖给你们南晋人,有意见?”

南晋皇商气得浑身颤抖,怒斥道:“哪有这样的道理?”

一石居老板拱了拱手,向他解释道:“今日老笔斋七帖售卖规则特殊,事前补充的规则已经送到诸位手中,大家应该知道,宁大家有权利自行挑选买家。”

南晋皇商想起了先前在阁中桌上看到的文书,强行压抑住心中的怒意,胸口微微起伏,说道:“即便宁大家有自行挑选买家的权利,那也应该是由宁大家自己挑选,怎能由这个谁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代表来行使权利?”

“先前才发生的事情,难道就传到了老笔斋?难道宁大家先前就在这里?你们这些唐人休要用这些无耻的手段!”

老板沉默片刻后微笑说道:“您说得没错,先前宁大家便在楼中,只不过他此时已经离开,离开之前,他委托这位褚先生做了决定。”

南晋皇商顿时愣住了。

先前便说过,宁缺如今在长安城里的名声太响亮,尤其是在刀劈柳亦青后,他在唐人心中的地位更是极高,谁都想见见他的真面目。

此时楼阁里的达官贵人们,本就冲着他的墨宝而来,听闻他先前便在楼中,想着缘悭一面,不由后悔得捶胸顿足。

不知道是谁发了一声喊,楼阁里顿时响起密集的脚步声,数十人掀开竹帘,难抑兴奋好奇冲下木楼,向着院外追去。

鸡汤帖已经归属王大学士府上,场间的人们喝不着鸡汤,当然想去看看熬出这锅鸡汤的老母鸡生的如何模样,转眼之间,一石居人去楼空,南晋皇商站在栏畔,脸色难看到了极点,却是无话可说。

“宁大家,稍候!”

“十三先生,等等……我家大人有请!”

人们走出院落,穿过青林,来到杨柳湖岸,看着静湖远方那个越来越远的小船,挥舞着手臂喊着,想要宁缺回来。

小船在安静的湖面上悠悠而去,远远只能看到一个穿着黑色衣衫的身影从乌蓬里走了出来,对着这边拱手致意,然后上岸而去。

看着那个消失在得胜居旁坊巷里的背影,湖畔的人们好生唏嘘遗憾。

长安城书画行里传言,一石居拍卖的七张书帖,是老笔斋那位小侍女偷出来的,今天宁缺亲自到场,自然从某些方面否认了这个传闻。

当一石居拍卖火热进行当中时,小侍女桑桑正在西城银勾赌坊后院幽静的书房里,对着桌上的那堆纸张发怔。

自从两年前春风亭一夜后,长安城的黑道便被鱼龙帮只手掌控,这家原属西城大佬的赌坊里的书房,成了鱼龙帮的库房。

桌上那些纸张看着都有些新,上面的字迹端正,谈不上出色,更不能与老笔斋里的书帖相提并论,然而这些纸张的实际价值,其实也相当不菲。

这些纸张都是房契和地契。

几名皱纹深重的赌坊老管事,正在对这些房契地契进行核算统计,鱼龙帮帮主齐四爷站在一旁忧心忡忡地盯着。

老管事们手中的算盘珠子拨动得极快,在安静的房间里啪啪作响,听着清脆好听,然而却让齐四爷脸上的忧色越来越浓。

算盘珠子还在快速拨动,距离核算完成还有很长一段时间,桑桑放下手中那张湖岸新修三进宅院的房契,说道:“还差四万一千四百六十二两银子。”

齐四爷神情微异看了她一眼,心想这些管事都是赌坊里最厉害的算帐行家,他们都还没有算出来,你这数目又是从哪里得来的?

桑桑知道他在想什么,没有解释,平静等待。

过了些时间,赌坊老管事们终于完成了复杂的计算,领头那位管事,仔细把桌上的房契地契清理了遍,恭谨禀报说道:“依照前些日子的意向书,总数还差四万一千六百两银子。”

这个数目与桑桑得出来的数目有些差异,但差得并不多。

齐四爷吃惊看了桑桑一眼,心想单凭心算只错了这么些,真是了不起。

桑桑知道自己算的是对的,那些老管事有张地契算错了税率,但想着差距并不大,所以她没有指出这一点。

齐四爷看着她脸上神情,作了个手势,让那些赌坊管事离开,然后认真说道:“雁鸣山下房价地价确实比长安城里别的地方便宜,但一次性要购入这么多,总会被有些贪心的家伙抬价。”

然后他摇头说道:“虽说帮里兄弟可以压压价,长安府那边也找人说了,但总不能做得太过分,扔蛇放鼠这种事情,如果让人捅到朝廷里,朝二哥回来后我不好交待,所以这大概便是最终的价钱了。”

原来桌上这些房契地契是雁鸣湖畔的民宅契据。

雁鸣湖新近才由朝廷工部疏浚完成,多年积的湖泥还堆在沙石山附近,隔得近些便臭味扑鼻,据说一直要到明年夏天才能稍微好些。

因为这个原因,雁鸣山下雁鸣湖虽说风景优美,但在讲究生活质量的长安人看来,依然不是宜居的好场所。

雁鸣湖畔的地价房价在长安城里都最为便宜,如今湖畔的宅院绝大部分都是破落的老宅,偶有新宅也是些贪便宜的普通百姓所修。

听着齐四爷的话,桑桑点了点头,说道:“少爷已经预算着会被人抬价。”!

本文网址:http://jiangye70.quwenyi.com/31468826.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quwenyi.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