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部分

推荐阅读: 你也有今天情动天下重生之军火巨头垂钓之神贵族法则将夜我只想安静地打游戏神印王座亵渎二号首长万相之王主角只想谈恋爱将进酒五零重生日常后湮宫帝霸我喜欢你的信息素斗罗大陆2绝世唐门隔壁机长大叔是饿狼异界全职业大师

“已经在这里驻扎了一个多月,总只派些游骑出去侦察,什么时候才会真正出击?再过些日子便要入冬,到时再入荒原,军卒要比现在付出更多的代价。”

一名青年军官坐在宁缺身旁,身上轻甲被擦得锃亮,看着清旷的荒原和马车上的伤兵,剑眉微皱恼火说道:“真不知道将军府那边在想些什么,听说夏侯将军根本就没有入燕,现在还在土阳城府中,实在是太不像话。”

宁缺看着他笑了笑,说道:“杀鸡哪里用得着宰牛刀?对付左帐王庭的骑兵,哪里需要夏侯大将军亲自出马?朝廷派了一半西路军过来,已经足够给那位左帐单于颜面。夏侯将军留在土阳城,不来边塞亲自指挥,是因为他知道这场仗根本打不起来,既然不用深入荒原,金秋寒冬又有什么区别?”

青年军官便是书院学生常征明。这位骑射二科成绩优秀的军部培养生,曾经在羽林军中服役,今番来到援燕军前线,被分配到最北也是最危险的要塞,然而他却没有任何意见,反而跃跃欲试想要带着骑兵杀进荒原,像前辈们那般替帝国立下赫赫战功,却没想到一困便是月余,部队根本没有出征的意思。

这些天他的心情本就有些郁闷,这时听着宁缺如此说,反驳说道:“中原诸国闹出这么大动静,神殿发出诏令,帝国派出援军,每天光人马嚼谷子都要耗多少银钱,花了这么大功夫才把部队集结完毕,怎么可能不打?”

宁缺笑着说道:“那你看这像是要打的样子吗?”

常征明指着草甸下方那些马车,说道:“小规模的战斗一直在发生,我看不是不打,只不过联军两边扯皮,还没办法确认什么时候开始大规模的进攻。”

宁缺摇头说道:“小规模战斗肯定会持续,但那是为了与左帐王庭的谈判讨价还价,你得弄明白现在荒原南边这加起来二十几万人马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如果明白这一点就知道为什么这场大战终究是打不起来的。”

“为什么?”常征明皱着眉头问道。

宁缺问道:“左帐王庭为什么要扰边?”

常征明想都不想,回答道:“因为蛮人生性凶残贪婪。”

宁缺没好气道:“废话……人哪有不贪婪的。”

常征明犹豫说道:“是因为荒人南迁?”

宁缺看着青年军官说道:“左帐王庭单于的真正敌人是背后的荒人部落,西陵神殿发诏令也是警惕荒人南下可能造成的魔宗复兴,至于我大唐帝国……当年荒人是被我们打成残废的,当然要警惕他们强盛之后会不会复仇。所以归根结底,大家警惕担心的是更遥远地方的那些荒人战士。”

荒人远离荒原已逾千年,对中原人来说更是久远到难以记起的传说,在前来边塞的旅途中,书院诸生恶补了一下知识,大致了解了那段久远的历史,但对他们以及中原百姓来说,这个部落依然显得极为神秘。

“可是听说荒人现在只剩下几十万人,就算全民皆兵,也不可能对中原造成任何威胁,相反左帐王庭麾下善战骑士无数,若他们真像蝗虫一般南下……”

“在你眼中不失强大的左帐王庭,被荒人硬生生抢了大片草原,被赶到了南方,被迫越过我大唐给他们画好的那道线。现在那些号称天生战士的荒人只有数十万人便能做到这些,如果给他们时间在北方站稳脚根,繁衍壮大,难道你不觉得很可怕?西陵神殿和朝廷有什么理由不紧张?”

宁缺笑着说道:“不要忘了,只要有足够的粮食,生孩子这种事情总是简单的。”

常征明沉默很长时间后问道:“那我们应该怎么办?”

宁缺看着莽莽荒原远处的黑烟,思忖片刻后说道:“看现在的局势,我估计西陵神殿和朝廷的念头都一样,就是逼着左帐王庭单于和荒人重新开战,我们负责给他们军械装备和粮食,他们负责打仗。”

常征明不解问道:“打不赢荒人才被迫南迁,左帐王庭怎么会蠢到回头去打?”

“所以我们现在才会在这里啊……神殿和朝廷现在把姿态摆得很清楚,写了一道选择题让单于做,要不你和我们打上一场,要不你在我们的支援下去和荒人再打一场,前者你肯定是死,后者你可能是死,肯定和可能总有区别。”

常征明愣住了,没想到这事情竟会如此复杂,感慨说道:“这道选择题真不好做。”

宁缺拍拍他的肩头,说道:“单于也是这么想的。”

就在这时,数十骑最精锐的西路军轻骑出现在草甸侧后方,为首的那名精干校尉看着草甸上方的宁缺面显焦虑,似乎想要靠近却又不敢。

常征明看着草甸下如临大敌般紧张的精锐骑兵,辨认出应该是大将军府的直属骑兵,不由微微一惊,下意识看了身旁的宁缺一眼。

草甸下那名唐军校尉抬头望着宁缺愁苦说道:“十三先生,这里距离蛮骑太近,实在是不安全,咱们还是退回军营吧?”

“十三先生?”常征明看着宁缺疑惑问道。

宁缺看着草甸下紧张的骑兵们,无可奈何叹了口气,拍拍屁股站了起来,向常征明解释道:“他们不知道我是谁,只知道我排行十三。”

常征明跟着站了起来。

“我这个书院领队,虽然不负责你们的生死,但总要关心一下你们在做什么。”

宁缺望着他说道:“我今天来就是看看你现在的情况,既然被人催了,只好提前离开。明天我去碧水营,司徒依兰和王颖在那边。”

“辛苦您了。”常征明认真说道。

“不过就是个被供在台子上的巡察使,四处吃喝招摇,哪里有什么辛苦?”

宁缺自嘲一笑,摆手示意他不用送,拍拍屁股向草甸下走去。

走到草甸下,他望着那名跟了自己整整一月的边军校尉,还有那些紧惕望着四周,仿佛随时可能遇到草原骑兵的军人们,无可奈何说道:“这里还是我大唐军营,何至于如此紧张?难道你们真要天天这么跟着我?”

那名校尉认真回禀道:“上峰严命,属下等人就一定要保证您的安全。”

宁缺想着这月余来逍遥却又无趣的边塞生活,忍不住摇了摇头,说道:“我就是个普通实修生,结果现在天天身边跟着几十个精锐骑兵,这算什么事儿?我又不是夏侯大将军,哪里承得起这等待遇。”

校尉恭敬解释道:“十三先生,虽然我们并不知道您的真实身份,但将军府的军令里说得清楚,您的安全比大将军的安全更重要。”

这是很真实的答案。

西路边军没有几个人知道宁缺的真实身份,将军府之所以如此在意宁缺的安危,也不是因为夏侯大将军知道他暗侍卫的身份、带着陛下的监察任务前来,所以想要隔离他与军队实力,而是基于一个很简单的原因。

书院数十名学生在前线实修,要凭真刀真枪磨练出战功与能力,这是大唐惯例,所以从朝中大臣到边塞大将,都只会把这些年轻人当作普通军官看待,然而宁缺并不是普通的书院学生,他是书院二层楼的学生。

这些年来,从来没有书院二层楼的学生入伍参加实修,只有宁缺这个特例。作为夫子的亲传弟子,如果让这样一个人在前线出了问题,哪怕是掉一根毫毛,都会引发一场轩然大波。

夏侯大将军或许能承受陛下的怒火,但想来没有胆量面对夫子的失望。

于是乎从长安来到燕北荒原边塞后,宁缺没有回到熟悉的马上征伐铁血岁月之中,而是被西路边军当祖宗一般供了起来。

军营上下小心翼翼护着他的安危,无论是饮酒还是吃肉,满足他的任何要求……但绝对不让他稍微靠近一些可能的危险。所以除了沿着边塞起起伏伏温柔的曲线去各处军营温柔探望像常征明这样的书院学生,如今的他竟是无一事可做。

宁缺看着恭恭敬敬等着护送自己离开的骑兵们,忍不住叹息了一声,把手指放进口里打了个唿哨。只见草甸后方斜刺里杀出一匹大黑马来,这匹大黑马身上背着沉重如小山的行李,却依然蹄走如飞,嘴里不停嚼着东西,也不知道在这叶儿落尽秋草染霜的草甸上,它究竟吃什么能吃得如此开心。

第二章

碧蓝如腰(上)

夜宿边营风不动,柴堆上生出的红艳火舌可以温柔地摇动腰肢,数十名大唐边军精锐散于四周或沉沉睡去或警惕站岗,只有宁缺和那名校尉坐在火堆旁。

白日里这名校尉对着宁缺口口声声称着十三先生,似乎并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然而此时在红暖火光旁,他的称谓早已在轻声细语里变了过来:“宁大人,明日真要去东胜寨?那边离燕人太近,可能会有麻烦。”

宁缺拿着根树枝拨弄着火堆里的番薯,听着这话抬头看了他一言,忍不住摇了摇头,看着四周没有注意自己的边军精锐,说道:“在边塞呆了一个多月,结果却一点麻烦都没有惹上身,在我看来这才是真的麻烦。”

他望着校尉那张看似木讷老实的脸,叹息说道:“说起来我们的运气是不是太差了些?土阳城里就你这个暗侍卫,结果好死不死你就被派出来跟着我,弄得我想问问土阳城里的情形都不知道该向谁问去。”

校尉苦笑说道:“得知是自己贴身保护大人时,属下也觉得无奈。”

“莫非将军府知道了你暗侍卫的身份,又不好意思对你如何,所以干脆把你赶离土阳城,跟着我到处游走……或者说他们连我的身份也发现了?”

校尉摇头说道:“大人请放心,属下的身份应该没有泄露。至于大人您,我想无论是军师还是内锋营,都猜不到您这样身份的人居然是陛下的暗侍卫。”

宁缺从火堆里扒拉出两个烤熟的番薯,分了一个给校尉,自己用指尖捉着慢慢撕开另一个番薯的皮,低头开始啃食冒着热蒸汽的白烫果肉,含糊不清说道:“只要没发现就好,我可不想做什么事情都有人在暗中盯着。”

校尉拿起滚到脚下的熟番薯,看着火光映照下宁缺的脸,不知道该说什么。

对于身旁这位十三先生,他的心情很复杂。别的士兵可能还不知道宁缺的身份,但他是暗侍卫,当然知道宁缺是夫子的亲传弟子,这样身份尊贵的大人物为什么要来边塞?更令他感到不解的是,还要办如此麻烦的事情,这是何苦来哉?

须知这是人烟寂廖的荒原,这是长草藏白骨的战场,若真触怒了夏侯将军,将军大人可不会理会你是不是书院二层楼的学生,把你杀死往草原深处一扔,谁能知道你是怎么死的?就算是夫子也没办法说事儿。

远处隐隐传来声响,负责夜警任务的骑兵站起来向外围走去。校尉看了一眼那处,为了安全起见换了称呼,轻声说道:“十三先生,您此番前来究竟要查什么事情?有目标属下才好做安排。”

“我此番领命前来边塞不是为了查事情,只是要替陛下看一看。”

宁缺把啃掉大半的番薯扔进火堆,用袖口擦掉脸上黏着的渣末,说道:“只是按照现在这种情况看,什么都没有办法看到。”

“您身份特殊,将军府担心您出事儿,也不想您来事儿,当然希望您离得越远越好,若您是要看……将军府里某人,不去土阳城终究是没办法看的。”

校尉犹豫了片刻,还是直接说到了土阳城。他很清楚,像十三先生这样的大人物,领受陛下暗命前来边塞,所谓替天子巡视看察,能有资格享受这种待遇的当然只能是那位大将军本人,只不过他还是没敢直接把夏侯大将军的名字说出来。

书院诸生从长安城出境来到燕北边塞,路途中曾经经过土阳城,当时将军府负责出面接待的是夏侯将军的副手,所以宁缺还未曾见过夏侯将军本人。

此时听到土阳城三字,想着土阳城里那位以暴戾闻名的大将军,他沉默片刻后笑着说道:“以后总是要去的。”

第二日,宁缺与保护他的数十名唐军精锐再次开拔,顺着燕国北境的简单边塞防线向东面行进,时间刚过正午,便抵达了唐军负责的西路战线的最东头,视线越过旱柳清晰看见一片青色山川还有离山不远处的那座黄色土城。

十余名军官在东胜寨外等着他们的到来。东胜寨将军并不知道这位十三先生是谁,只是从土阳城将军府的文书还有那些下属军官的激动表情上猜到,应该是位来自长安城的大人物,应该与书院还有些关系。

宁缺看着城寨外的军官们笑了笑,从大黑马身上跳了下来,先与那位将军客气寒暄几句,然后向右方走去,走到某人身前笑着说道:“在这边呆得可还习惯?”

他身前这名军官是位少女,身着一身箭装,身上全是荒原落下的灰尘。她看着宁缺笑着说道:“虽然不如你舒服,但也还习惯。”

宁缺笑着说道:“不习惯也得习惯,以前我就和你说过,真正的战场和你们这些家伙在长安城里想像的并不一样。”

接着他注意到临川王颖也站在军官之中,这位十五岁的少年被边塞的风沙吹走了很多青涩意味,身姿仿佛也挺拔了不少。

他看着这些来到前线不足一月,但气质精神比在长安城时改变不少的书院学生们,赞赏说道:“看来大家都还是很习惯这里的生活,我就放心了。”

东胜寨将军跟在他身后,见他不怎么理会自己,便有些不悦,心想即便你是长安城来的大人物,但现在是在军营之中,又有什么资格摆谱。

然而当他听到这番对话后,顿时明白这位十三先生果然是不好招惹的大人物——任何敢对云麾将军之女如此说话,敢对书院学生摆谱的人,都是真正的大人物。

书院学生日后的培养目标是成为朝廷官员,并不会与军队系统发生关系,但大唐以武立国,培养计划中前线实修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东胜寨处于唐军防线最东头,距离左帐王庭某部落极近,又与燕国军队还有中原诸国来援的青年高手们极近,承受双重的压力,可以说是援燕军中最艰苦的地方。

千年来书院的实修原则便是哪里最艰苦,学生就应该去哪里,于是这座驻扎着三千兵马的黄色土城里有最多的书院学生,除了游骑部队,一共有十一名书院学生。

由长安前来燕北边塞的旅途上,宁缺和书院学生们朝夕相处,厮混得非常熟悉,而且参加实修的都是唐籍学生,往日的那些纷争情绪早已消失无踪,时隔月余双方再次见面,自然好生热情热闹。

经历过真正的沙场血火生涯,经历过生死,年轻人们才会迅速成熟,也正是因为成熟,他们对宁缺的热情之中,难免会夹杂着一些敬慕和距离感,毕竟宁缺是书院二层楼的学生,和他们的身份地位已经拉开了极大的距离。

碧蓝色的湖畔,司徒依兰取出手帕打湿,将额头上的灰土擦去,回头看着沉默的宁缺问道:“不习惯被前呼后拥?”

宁缺走到湖畔,看着湖底的万年陈木影子,笑着说道:“被前呼后拥,被人尊敬本来就是我们这种人的奋斗目标,你自幼在长安城将军府里长大,娘子军威震四方,哪里明白我们这种底层百姓的心态。”

司徒依兰站起身来,把手帕递给他,说道:“但我先前看你笑得挺勉强。”

宁缺擦了把脸,说道:“以往这些同窗对我不理不睬,后来旅途上本就已经好了,结果现在对我说话又这般恭敬,反差太大有些适应不了。”

“所以你想一个人和我来湖边走走?”

“是的。”

“军队是最讲究阶层的地方,军令如山,只要是上级,无论他发布的军令有没有道理,无论你认为这是不是送死,你都必须骑着马向前冲。”

司徒依兰望着他说道:“离开书院来到前线,参加几次战斗,被将军们狠狠捶打几番,他们自然就明白这个世界终究还是靠实力说话。”

“说到战斗和实力。”宁缺看着她笑着说道:“我最开始认识你的时候,认为你不过是个仗着家世横行长街的恶女,传说中的娘子军我未曾见过,也不以为有多了不起。真没想到你会主动选择来东胜寨,而且在这里干得这么漂亮。”

毕竟是从大唐各郡挑选出来的年轻俊彦,一旦适应了军营的森严规矩和残酷的战斗,参加实修的书院学生们很快便开始展现自己的能力,虽然还只是些低层军官,但在自己负责的那部分都做得有声有色。

司徒依兰出身将门世家,敢于任事,表现尤其优异,来东胜寨不过月余,已经率领游骑入荒原侦察六次,其中有两次与王庭游骑相遇,斩首过十,军功已经报到土阳城,就等着马上被嘉奖提拔。

“左帐王庭根本没有胆量全面开战,那些游骑也根本不是王庭精锐,是小部落自己的骑兵,只不过为了军功漂亮,所以才会这么写。”

司徒依兰一身飒爽英气,毫无半点骄娇之气,说道:“杀些小部落骑兵算不得什么,真要和王庭骑兵对上,我不敢言胜,只能争取多杀。”

宁缺揉了揉有些僵硬的手腕。离开渭城将近两年,他的刀锋上已经有两年未曾染过草原骑兵的鲜血,此时听着司徒依兰平静而极富热血感的话语,不禁有些怀念那些驰马梳碧湖,执刀砍柴的血战时光。

“其实我一直很好奇,你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司徒依兰在湖边转过身来,眉梢缓缓挑起,极有兴趣看着宁缺的脸,说道:“父亲曾经调阅过你在军部的档案,但只告诉了我一些大概,不肯告诉我太多的细节。被我追问得急了,也只说若日后有机会和你并肩作战,一切听你的便是。我很少见到父亲对人评价如此之高,你究竟在渭城做过些什么?”

“能被云麾将军这样评价,还确实有些自豪。”

宁缺的目光越过她的肩头,落在碧蓝的湖面上,想着渭城那些岁月,沉默片刻后说道:“在渭城的时候,我主要做一件事情。”!

本文网址:http://jiangye70.quwenyi.com/31468663.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quwenyi.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