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

推荐阅读: 伏天氏神印王座外室子的科举之路(女穿男)将夜五零重生日常万相之王情动天下揣了霸总的崽[娱乐圈]庆余年[红楼]小爷我是个粗人将夜陆鸣至尊神殿巫师学院垂钓之神亵渎帝霸四大美人贵族法则然后,爱情随遇而安异界全职业大师

小婢女唯唯诺诺,根本不敢反驳什么。

简大家有些疲惫地揉了揉眉角,抬头看了一眼老老实实站在门口的宁缺,忽然想到自己先前只不过是偶尔瞥了眼大厅,觉得这少年身上味道和那个死鬼有些像,忍不住喊上来问几句,结果不知道为什么便毫无来由地发了一通火。

更没想到少年居然不辩不怒,就这般乖巧地任自己训斥,她忍不住笑了起来,挥手说道:“既然好奇,我就让人带你去看看,看完了就早些回家歇着吧。”

第四十章

溪畔翩翩一少年

虽然简大家变成了简大妈,但既然对方最后给出这样一个提议,宁缺自然不会用拒绝来装傻,他没有忘记自己在长安城里寻寻觅觅青楼踪迹的真实目的,而且一个囤子里来的少年,能够像贵宾般参观长安最好的青楼,这种待遇他很知足。

从西厢的楼梯走下去,楼后是剪得极平的草地,从草坪间石子路穿过一道白色围墙,便有一道溪水出现在满天星光之下,流溪两侧散落着几方小院,隐隐有歌声混着悠扬中正的丝竹声传来,想来便是那些准备宫中庆典的舞伎。

那位贴身婢女被训斥后心情本就不好,这时看着宁缺背着双手四处打望,居然真像个游览风景名胜的游客,脸上更是寒霜渐盛,嘲讽说道:“也不知道简大家今儿是怎么了,居然对你这个穷酸如此好。你明明是个读书人,居然也不知道婉拒婉拒。也对,穷酸成这样还要逛楼子,某人的脸皮想必是极厚的。”

既然被人说脸皮极厚,宁缺当然要表现出脸皮厚实的模样,当作根本没有听懂小婢女言语间的讥讽,温和回应道:“既然那位褚公子愿意请客,我总不好阻了他的兴致,这等男人间的事情嘛,说起来复杂,其实也很简单。”

“就是个男孩儿,还自夸什么男人。”小婢女嘲笑道:“被人请饮几杯酒倒也罢了,居然连花钱都要别人代出,他和你非亲非故,你怎么就下得了那手。”

听到男孩儿男人这句话,宁缺不自禁地想起在渭城小院第一次见到李渔时的场景,当时的李渔不是公主只是个小婢女,今夜又有一个小婢女谈到这些事情。那个画面没过去多少日子,怎么感觉好像已经是数年之前的事情?

那个婢女已经回到了深宫,无数官员百姓为了她的归来而兴奋忙碌,而自己也来到了长安,然后极莫名其妙地开始逛青楼,并且抢先听到了那些为了欢迎她回来而特意编排的曲子,想到这节,他忍不住笑了起来。

“有什么好笑的?”小婢女蹙着眉尖斥道。

宁缺摊开双手表示自己没有任何意见,他这时候只想打听些那些事情,并不想和这位小婢女斗嘴从而浪费掉这难得的逛青楼机会。

知道了红袖招歌舞行在达官贵人心目中的地位,他隐约有种感觉,那位御史张贻琦寻欢之地应该就是在这里,因为只有这里才足够隐私,足够层次。

该怎样打听试探?装愚蠢或是装天真都不合适,他开始说些边城发生的闲话趣事,相信这些带着粗砺风沙味的故事,对于身旁这位成日生活在脂粉堆里、却听过不少边塞将士传奇的小婢女会很有吸引力。

对付婢女这种角色,宁缺向来极有手段,这和那位远在深宫的公主殿下没有关系,而是因为这些年来,他身边一直有位最不爱笑最冷淡的小婢女。连桑桑这种世间极品冷脸侍女都被他收拾得服服贴贴——当然这只是他的自我认知,可能并非事实——对付简大家这位小婢女更是不在话下,手到擒来。

果不其然,在溪畔走不过几步路,那位小婢女便眉开眼笑,兴奋地开始与宁缺交换各自行业里的八卦趣事,宁缺明白了歌舞团为什么还要做风月活儿,知道了后院里的漂亮姑娘们谁最红,谁被包了,而又是谁独家侍侯的老爷在朝里官最大。

漂亮姑娘越多的地方越容易靠着漂亮去挣钱,因为这种方法很轻松,而且投入产出比实在是很惊人,要知道红袖招里出去的花魁,成为各国高官妾侍的比例真的极高,这一生银钱挣够了,最后还有个好归宿,谁不愿意?

简大家当年创办红袖招时,何尝不想做个干净的歌舞行,只是要在男人为主的世界里生存,看似风光极受尊敬的歌舞行又哪里抗得过各国王公贵族们甚至是皇室的压力?于是最后她也只有屈服在现实之下,甚至开始迎合现实。

溪畔花树正在盛开,星光倒映在潺潺流淌的水波间碎成无数片,白墙后的世界显得如此干净曼妙,宁缺负手走在星光之下,像极了一位诗人,然而看着这般干净的景致,他却感觉不到太多轻松的情绪。

小小少年,不能有烦恼。

宁缺想了会儿小婢女说的八卦话语,摇摇头便将脑中的情绪甩进了溪水中,沿溪漫游,偶尔碰见石径间行走的漂亮姑娘便微微侧身礼貌相让,表现得极有风度。

正如前文说过的那样,将将十五六岁的少年书生郎要扮出一身沉稳气度,总会让人觉得有些滑稽,好在丑人滑稽令人厌,但滑稽若是加上稚嫩便变成了可爱。

进入长安城后,洗浴比渭城要方便太多,他那头在边塞时肮脏油污的微卷黑发,早被桑桑那双小手洗得干净清爽无比,再配上谈不上英俊但足够干净清楚的眉眼,自然有份儿清透味道。

尤其是临四十七巷头那个摊贩卖的酸辣面片儿实在是太好吃,汤里烫上几片薄薄的牛肉片更是风味大佳,这些天他和桑桑一直主吃这种食物,竟是都被养得胖了几分,现在的他模样看上去可爱无害,极容易讨人喜欢。

那些得到让路礼遇的姑娘们好奇地回头打量他,见他生得清稚干净便有几分喜欢,待有人发现是那个被哄笑激进楼子里的少年时,更是忍不住掩嘴而笑。姑娘们在楼内见过不知道多少奇怪故事,但简大家命人带着一少年逛楼子还真是头一遭遇见,众人好奇兴奋之余竟把宁缺团团围住不肯放他离开。

小婢女被挤在一群莺莺燕燕外面,恼火地看着里面,心里充满一种独属自己的玩具被大姐姐们抢走的挫败感,气愤地叉着腰把简大家搬了出来,做小母虎状怒吼道:“别祸害人家小孩子,这少年可是要考书院的读书人,而且还是……那什么,你们舍得封那大红包吗!都给我散开!”

“哟哟哟,看我们家小草急的,姐姐们只是看着这少年稀奇,借来玩玩,你急什么急?噫,居然是要考书院的大才子啊,那更要好好看看呢。”

一连串语速奇快却又微显沙哑的声音响起,诸家姑娘人群微分,一个媚丽夺目的女子轻挪莲步走了过来,只见这女子约摸双十年华,身材极为丰腴,露在纱裙外的手臂腰身真可谓是珠圆玉润,走起路来招摇惹风,仿佛能荡出水一般。

偏生她生着一张小脸,便把身上的脂肉尽数遮了下去,根本感觉不到丝毫臃肿甚或妩媚丰腴,极奇妙地透着股清秀碧玉味道。

看见这女子,宁缺眼睛骤然一亮,在心中默默喊了声:就是她!

第四十一章

莲花瓣上滚烫的水珠儿

宁缺此时的模样,落在诸家姑娘和那位叫小草的贴身婢女眼中,那就是被那丰腴姑娘弄得心驰神迷,变成了一个走不动道的呆头鹅。小婢女愈发不喜,盯着那名丰腴却又不失清秀的女子,说道:“水珠儿,这可是祖奶奶交待下来的话,你难道敢不听?”

水珠儿是红袖招正当红的姑娘,虽然连续两年都没能参加花魁竞选,但凭那张清秀小脸和满身水漾般白脂,行情向来极为红火。可即便是她也不敢反抗简大家的命令,只见她眼珠儿一转,笑嘻嘻上前牵住宁缺的手,说道:“既然是祖奶奶定的规矩,我哪里敢不依,只是这小孩儿我瞅着就喜欢,姐姐我最喜欢小孩儿害羞的模样儿了,来,跟姐姐去院里玩会儿。”

宁缺自然不会反对,迳由她拖着自己的手顺着溪边便往花树间一处小院走去,身后那诸家姑娘只是低声取笑,却也不拦他们,只有那婢女小草喊了声:“祖奶奶说了,谁都不许做他生意!”

“啊?有这事儿吗?”

宁缺悚然一惊回首望去,心想以那位简大家在天下风月行里的地位,若这话传出去,只怕整个长安城的青楼将来都不会做自己生意了,这可如何使得?

婢女小草得意望着他说道:“难道祖奶奶没那意思?”

宁缺无言,心想难怪史书上都说皇帝不可怕,惯于假传圣旨的太监最讨厌,想到那等前景,心中不禁泪流千行,说不尽的凄楚沧桑——可即便如此,他还是必须跟着那位叫水珠儿的红牌姑娘走。

进了小院,倒没有什么旖旎故事发生,水珠儿姑娘盘膝坐到榻上,使侍奉的小丫头端来各色杂果,殷勤招呼宁缺,自己却是倚栏嗑着瓜子,有一言没一语问着他和简大家见面时的情形,又问了些边塞那边的情形。

这种事情宁缺向来很擅长。渭城的酒馆、军营里的赌坊,都是他磨练嘴皮子功夫、锻炼察言观色本领的好战场,今夜先对简大家,后抚小婢女,现在面对着长安城当红的妓女,他也毫不怯战,极为自然地吃果子闲聊,感觉就像在自己家一般。

说话的目的是套话,水珠儿姑娘全然没有注意到,自己刚刚嗑了半碟瓜子儿,话题便从渭城转到了长安城,聊天的内容也从蛮人姑娘是否漂亮转到了来红袖招的客人都是些什么人物,谁最好妒,谁家老婆最好妒。

谈论恩客隐私似乎有些违背职业道德,但说实话,这确实是青楼姑娘们琴棋书画歌舞之外并不多的业余享受,水珠儿自也不会觉得异样,反而说得越来越带劲儿。

宁缺低头在盘子里挑着果子,看似不怎么在意,只是随意问问随意听听,其实耳朵早就竖了起来,不停过滤着那些穿进耳朵的名字,忽然间他的手指微微一僵。

“我就从来没见过这么怕老婆的人,四五品的官儿,居然每次来楼子里玩还要乔装打扮,而且那家伙死没用,就嘴上功夫还行,真不亏是铁嘴能言的御史大……”

御史大人铁嘴能言的评价,居然被青楼女子们刻薄地用在此处,宁缺想到在张府门口看到张贻琦那几位妾侍满足的神情,脑海中顿时浮现出一位白发御史整天趴在妾侍腿间辛苦万分的画面,险些把嘴里的果子喷了出来,呛得连声咳嗽。

水珠儿那句评价刚出口便觉得不妥,本指望这少年可能听不懂话中隐指,却没想到他反应如此夸张,便明白了怎么回事,不由感觉有些尴尬,佯怒捶了他肩膀一拳,粉脸微红嗔道:“你们在边城整天都做些什么呀,你一个小孩儿都懂这些。”

笑闹几句,侍奉丫头走过来凑到水珠儿耳畔说了两句什么,宁缺看了眼院外,知道夜渐深是该告辞的时候,遂站起身来诚挚行礼道别。

水珠儿抿着唇儿想了会儿,从靠枕旁的匣子里取出块银锭递了过去,笑着说道:“这可不是什么大红包,但你陪我聊了这么长时间也不能白聊,你可别瞧不起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就觉得和你说话特别痛快。”

宁缺心想那是自然,你要和客人们说话总要讲究一个风情谈吐,哪能像陪我这般如村里大婶子斜歪在榻上,三句半便要说两句脏话,不过他也极喜欢水珠儿姑娘的爽利谈吐以及……清丽面容和丰腴身子,倒也并不矫情,接过银锭说道:“就算是姐姐送我的见面礼好了。”

听到这话,水珠儿眼睛一亮,上前把他搂进怀里,对着他的脑袋一通乱揉,喜笑颜开说道:“虽说祖奶奶不知道为什么要看着你,但若没事儿时不妨多来看看我。”

她从事的是风月生意,而宁缺是个读书少年郎,在青楼里小院间可以相坐对言,若在别处还是两个世界的人,被宁缺喊了声姐自然开心,但她并没有就此认了这弟弟——长安女子,哪怕是一名长安妓女都有自己的气度和骄傲。

回到临四十七巷店铺中,桑桑随意提了句下午有两个人过来问老板在不在,宁缺并不在意,让桑桑烧了壶热水烫烫脚便睡了。

灯火熄灭,满室俱黑,如往常那样宁缺抱着那双小脚,脑子里却在回忆今夜在红袖招的所见所闻,先想了一阵御史张贻琦的事情,后来脑中出现更多的却是水珠儿那张宜喜宜嗔的小粉脸,还有那身如水般荡漾的细脂嫩肉,尤其是最后被她搂进怀里揉头那阵,脸畔柔软弹嫩的触感和如兰般的香气此时仿佛都还在。

想起斯景,此时便有些热,抱着桑桑的小脚觉得更热,待膝盖顶到那处此时虽瘦日后必丰的地方时,更是觉得被褥里热得不行。

人总要长大的,总这般下去也不是个事儿,宁缺掀开被窝坐了起来,望着被吵醒的丫头,笑着说道:“长安比边城热得早,看来得提前分床了。”

小桑桑揉着眼睛,迷糊说道:“可这里没炕,我觉着比家那边还冷哩。”

第四十二章

御史张贻琦之悔怅

要弄清楚御史张贻琦什么时候会去青楼,进入青楼后的行走路线,离去时间之类的细节,不可避免地,宁缺近几日经常出入于那间名叫红袖招的青楼。只是不能让人发现他关心这些事情,以免事后顺藤查了过来,所以他在青楼里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打混玩闹。

他与那名叫水珠儿的丰腴姑娘厮混得越来越熟,就连楼内其他的姑娘小厮也都习惯了这位穷酸少年出入,左右是简大家上心的读书人,谁也不敢多什么话。

虽说因为小草假传简大家的规矩,宁缺只能和姑娘们执手拥抱假蹭亲热一番,并不能真的做什么,自然也不需要付缠头度夜之资,但脸皮再厚的人进楼后总得要打赏小厮婢女们些铜钱,所以几番下来,铺子里急剧减少的银钱终于引起了桑桑的注意。

当夜回来,面对小侍女的疑问,宁缺没有做任何隐瞒,把自己这些天做的事情简单讲了讲,说道:“总是要变成常客,日后那楼子里出了些什么事情,官府才不会疑心到我身上来,不然若我就去了一次,恰好那御史便死了,这种巧合足够长安府产生怀疑。”

接着他笑着继续说道:“这件事情办完后,自然不需要再去那楼里打磨时间,不会再多花钱的。”

“我怎么听着总觉得少爷你心里满是不舍之情。”

桑桑仰着小脸看着他,认真建议道:“可如果御史大人死后,你就再也不去青楼,岂不也会惹人怀疑。”

宁缺怔了怔,才发现这确实有些问题,并不烦恼反而有些欣慰,揉了揉她的脑袋说道:“如果真是这样,那事后还真得再去几次,你看看还有多少银子。”

桑桑应了声,便准备去做数银子这个她最喜欢的工作。宁缺忽然想到一件事情,连忙唤住她,从怀里取出一盒脂粉,犹豫片刻后递了过去:“这是楼子里的水珠儿姑娘送的,她……人不错。”

事实上这盒脂粉是他腆着这张嫩脸向水珠儿讨的,目的就是想让桑桑高兴,至于加上人不错这三个字,则是担心她嫌弃那楼里姑娘们的身份,觉得东西脏。

桑桑一把将脂粉盒子接了过来,黑黑的小脸蛋上满是喜悦神情,被拉得愈发细长的柳叶眼里满是笑意,哪有什么厌憎,说道:“早就听说那些楼子里的姑娘们都有自己的独门秘方,有的甚至比陈锦记的还要好。”

“喜欢吗?”宁缺笑眯眯望着她。

桑桑双臂环绕紧紧抱着盒子,仰起小脸看着他,抿着小嘴不肯答他,小脸却早已经眉开眼笑。

把盒子与前几天买的陈锦记脂粉匣藏在一起,端来微烫的开水仔细伺候宁缺洗了脚,就着剩下的温水把自己的脚也洗了,桑桑铺开两床被子,解了外衣快速钻了进去,咕哝了声没有炕好冷之类的话。

夜渐深,铺外隐隐传来打更的声音。桑桑一直没有睡着,盯着屋顶的细长眼眸里光彩明亮,像黑宝石中间的闪耀,她忽然开口问道:“少爷,那位御史大人……什么时候会去那间青楼?”

宁缺沉默了很长时间,然后轻声回答道:“明天。”

桑桑不知道长安城是一个比岷山比草原更要凶险万分的狩猎场,所以她并不担心少爷的安危,反而很操心一些别的事情。她用双手攥着被沿,用力低头望向床的那头,认真说道:“少爷,既然明天那位御史大人就要死了,死之前你总得告诉他这是为什么吧?”

“对。”宁缺望着天花板,蹙眉说道:“报仇这种事……对方死都不知道我报的是什么仇,确实有些不得劲儿。”

“那就对他说。”

“因为有些事情,所以我就要代表昊天消灭你?……这么平铺直叙会不会有些随意而不庄重?有没有什么比较庄严肃穆或者说很有范儿的套路?”

桑桑皱着眉头,努力思考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半晌后她在枕头上用力点点头,说道:“少爷,写首诗吧。”

“诗?这个玩意我可不擅长。”

“那我写一首?”

“好啊。”

桑桑很认真地念了几句现编出来的诗。宁缺很认真地听完再品再琢磨,最后认真说道:“这诗比我写得好。”

大唐帝国御史台侍御史,从六品,负责纠察百僚、弹劾不法,品秩不高权力不小,如此清贵位置不论换谁来做都应该满意才是。然而张贻琦从来没有满意过,因为他十三年前就已经是前途无量的监察御史,结果苦苦熬了这么久,现在还不过是个清贵无用的御史。

但他对此不敢有丝毫抱怨,因为他很清楚造成自己官路滞塞的真实原因是什么——当年掺和进宣威将军林光远一案后,他升官的速度便慢了下来,而七年前燕境屠村一案审结后,他从御史台主簿升为侍御史后,更是再也没有向上进一步!

替亲王殿下和夏侯大将军办事,酬功之赐不应该是这样的下场,如果说是那两位大人物不想当年阴私被人知晓,那么也应该想尽一切办法杀死他,而不是就这样把他晾在御史台里,难道他们就不怕张贻琦心怀怨念,从而把那件事情揭出来?

为了自己停滞不前的前途,张贻琦苦苦思索两年时间,于四年前终于恍然大悟,然后浑身寒冷。

能够让一位风头正劲的御史就此沉沦,能够轻描淡写便将亲王殿下和夏侯为他铺就的青云大道直接斩断,并且根本让人看不出有丝毫发力的痕迹,整个大唐只有一个人能够做到,那就是皇帝陛下。

在世人眼中,唐帝国这一任皇帝陛下虽然谈不上昏庸,但与祖辈相比还是显得有些保守懦弱。

说起来有些荒唐,让全天下得出这个结论的最有力证据就是:皇帝陛下就位以来,帝国在与他国的交往中不再像过往那般蛮横无礼,而是开始讲起道理来了。

虽然大道理肯定还是掌握在大唐帝国手里,但肯讲道理的强盗,在人质和肥羊眼中总会显得可爱些。

然而张贻琦和绝大多数朝臣都非常清楚,他们这位皇帝陛下绝对不是保守懦弱之人。

陛下只是自幼喜好文学书法,黄金龙袍之下藏着几分书生意气,故而性情有些宽和懒散。

可陛下终究姓李,身上流淌的是大唐皇室骄傲而暴戾的血液,若是有人触着他的底线,绝对会看到什么叫真正的天子震怒。!

本文网址:http://jiangye70.quwenyi.com/31468564.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quwenyi.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