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1 章

推荐阅读: 穿成猎豹幼崽在原始种田[综武侠]侠客们的反穿日常我撩我老公怎么了?[重生]在娃综摆烂后,我爆红了东家有喜香江神探[九零]七零之改嫁死对头我跟他不熟嫁寒门嫁给铁哥们权倾裙下天才维修师任务又失败了真千金和反派首辅HE了[大唐]武皇第一女官二嫁帝王普通人,但外挂是神明穿成残疾反派全世界唯一的omega幼崽满朝文武都能听到我的心声

第八十一章

黛玉蔫蔫的坐了回去,继续看她那篇未完成的策论。到是春纤听说周瑞家的来了,还捧着个盒子,瞬间扑到了窗户前。

宝钗落选没几天,她这会儿就捧着个盒子上门,怕不是送宫花来的吧?扭头看了一眼无精打采的黛玉,春纤真怕这小妮子气不顺再拿周瑞家的练口才。

阎王好见,小鬼难缠。不知道在这里住多久呢,可千万别犯浑呀。

“周大娘来了。”院子里值班的小丫头见周瑞家的过来,一边扬声打招呼,一边给周瑞家的掀门帘子。

周瑞家的顺着掀开的门帘走了进来,先是在中堂看到靠坐在熏笼上做针线的紫鹃。紫鹃抬头对她笑笑,弯着嘴角往书房的方向扭了下头。周瑞家的见此便知道黛玉这会儿在书房呢,也不用人招呼,自己就进了书房,“林姑娘在家呢。”

“周姐姐来做什么?”

春纤站起身,刚想唤一声‘周大娘’,就被黛玉这声‘周姐姐’给打了回去。

主子叫姐姐,丫头叫大娘,荣国府都什么乱七.八糟的规矩,平白无故矮了一辈。

张了张嘴,着实开不了口,春纤便只笑着迎了两步,然后歪头看周瑞家的。

“姨太太得了十二支纱堆的宫花,要吩咐人给姑娘们送过来。可巧咱们太太就在姨太太家说话,太太原叫我来姑娘这里看看,有什么短缺的,好立时补上。我便接了这巧宗,给姑娘送花来了。”周瑞家的将捧在手里的盒子打开,里面摆着十来朵纱堆花。又一边将盒子送与黛玉看,一边将来意道了出来,“姑娘挑了,我也好给其他姑娘送去。”

“大娘喝茶。”听了周瑞家的话,春纤扬了扬眉。扫一眼那盒子里的宫花,便转身拿了黛玉这里专门待客的杯子倒了杯茶递给周瑞家的。“刚姑娘还说外面飘雪花了,大娘就来了,喝杯热茶暖暖身子吧。”

春纤想到原著中周瑞家的捧着这么老大一盒子一路送到黛玉这里时的描写,心下就有几分好笑。

以前是人家挑剩下的给黛玉,现在是黛玉挑剩下了给别人。

黛玉真应该给赵姨娘送份大礼,若非她一味折腾,就算林如海给了荣国府一个荫生名额,王夫人主仆也不会将黛玉放在心上的。

其实就这个事吧,春纤也没觉得黛玉受了委屈。

花是薛家的,按礼仪和规矩,以及亲疏远近,先送主家再送客居完全没毛病。不过是送礼的人因为是周瑞家的,这才叫人觉得黛玉被怠慢了。

可周瑞家的是在替薛家送花,按薛家的立场行事,也不算错。按着她从梨香院出来的路线,黛玉住的最远,由近至远的送也是个理由。

但你周瑞家的是荣国府的奴才,不管替人跑腿还是旁的什么,也应该以你主家的立场行事。若你记得自己的身份,又知礼守规矩,也应该先以黛玉这个客居姑娘优先。

不过话又说回来,不管这事对错与否,王夫人和周瑞家的这对主仆待黛玉如何,谁心里没点数呢。

黛玉借题发作,敲打一番也不算错。就像邢夫人帮着贾赦强娶鸳鸯,贾母将王夫人披头盖脸骂一顿一般。

该你的,就是你的。

→_→

此时,周瑞家的接过茶,先是转了一圈杯子暖了暖手,这才小小抿了一小口。“到是偏了姑娘这里的好茶。”

“这茶叶还是前儿老太太赏的,你既喝的好,那便包些回去。春纤,你包些茶叶给周姐姐带走。”黛玉这里其实很少喝茶,她这两年由春纤带着,喝的最多的就是水果茶。这茶还是早起春纤沏了一壶,说要做什么奶茶,最后没弄到新鲜□□,就放在那了。

平时留些茶叶,一是姐妹们过来时吃,二来便是煮茶叶蛋的时候用一些。送人...黛玉还真不心疼。

伸手在装宫花的盒子里挑捡了一回,最后挑了一朵粉白,一朵粉蓝的出来。“宝姐姐在家做什么,怎么也不来这边走动了呢?”

周瑞家的见黛玉挑完,上前一步将盒子盖好,又重新捧回手里。“宝姑娘身上不大好,正在家里养着......”

说起宝钗,周瑞家的又想到了宝钗吃的那个冷香丸。想到黛玉刚刚入府时,瘦瘦小小,脸色苍白,一副不足之症的样子。再看看现在的黛玉,小脸粉红,气色极好,哪还有初来时之态。到是宝姑娘看着壮实,却有这么个病。一时想到人常说的不可貌相这个词,周瑞家的不由一笑。随即将宝钗的冷香丸制法如何琐碎学了一遍给黛玉听。

近距离听周瑞家的说那冷香丸制作的繁琐,春纤突然想到了一个可能,连忙问黛玉,“我怎么感觉那些花呀,蕊呀的都是添头,真正有用的是那包药引子呢。姑娘你怎么看?”

一犯病就吃这个药,时间长了有了依赖性和抗药性怎么办?对了,还会错过最佳治疗时间,生生耽误了救治。

“我能知道什么?”黛玉还记得早起那会儿春纤说她没见识的话,嗔了春纤一句,转头看周瑞家的,“我到是更想知道,那包药引子做的冷香丸吃完,是不是这病就能去根了?”若是不去根,还没了药引子,以后便是再想配药,怕也是不能了。

不等周瑞家的说话,春纤直接将黛玉的话接了过来。“吃了就压下去的药,一瞧就是治标不治本,怎么可能去根。”

“对了,和尚不都是秃头的吗?难道这个还有什么不同?”春纤歪头看黛玉,“薛家应该认识这个秃得不一般的和尚吧?不然凭白无故的来个陌生人,拿出一包不知好坏的药引子就叫你花上一两年的时间去配药,还给家里嫡亲的姑娘吃...不然谁会听他的。”万一是du药呢。

“你不是应该好奇配药的这一两年没吃这个冷香丸,宝姐姐是吃的什么药吗?”就这脑子还好意思因为她不知道什么是奶茶就笑话她。

哼!

周瑞家的被黛玉和春纤的话说得一愣,然后才开始回想宝钗这段话里的各种漏洞。

又是这花,又是那蕊的,还有什么露水,雪水……这些不会都是噱头吧?还‘可巧’一二年间都遇上了。

这是薛家病急乱投医被人忽悠了,还是宝姑娘在忽悠她?

忽悠她做什么,又不是自己叫她落选的,落,落选?

似是想明白了个中曲直,周瑞家的咬了咬牙,心里对宝钗升起了七分不满。

“到底是林姑娘聪慧,不像我,竟只听了个热闹。”说完朝黛玉福身行了一礼,“姑娘这里可有什么短缺的,太太问起我也好回话。若没有,我就去给其他姑娘送花了。”

“都是二舅母心疼我,我这里什么都不缺。到是这样的天,还叫周姐姐特特跑一趟。”说完黛玉看向这会儿已经进书房的紫鹃一眼。紫鹃明白的转头去取了两个小银锞子给周瑞家的。“也吃些酒,暖暖身子。”

周瑞家的又屈了屈膝,谢了黛玉的赏这才离开小院去往他处。

贾母之前也不知道是怎么想,非说荣庆堂挤,便将三春都移到了王夫人这边房后三间小抱厦内居住。如今这荣庆堂里,和贾母住正院的就只剩宝玉一个了。

这会儿周瑞家的出了小院,再穿过一条回廊,便直接出了荣庆堂的院门。走南北夹道,要先路过凤姐儿和贾琏的院子。见到了凤姐儿院子,周瑞家的想也没想便先抬脚去了凤姐儿那,之后才捧着剩下的六支宫花去了三春所在的小抱厦。

惜春在院子里跟个小尼姑玩,最先看到周瑞家的。于是先挑了两支交给贴身大丫头入画。而探春和迎春此时在房间里下棋,到是一同收了最后的四支。

两人里,一个自来没脾气,逆来顺受惯了。另一个,天生的机敏,见送花的是周瑞家的,便笑着问了一回都谁得了,还说一会儿去梨香院谢薛姨妈去。

“正嫌那些金呀玉呀的带着坠头发,这纱花来的倒巧。”随手将花递给侍书,探春一脸的笑,“明儿就戴这个给老太太请安去。”

送了一圈,也就黛玉给了赏。不过周瑞家的也不计较,送完了花便家去了。

原来周瑞家的刚刚遇见了她闺女,她女婿冷子兴惹了官司,吓得她闺女连忙跑回娘家,想要走一走关系。

包揽讼诉这事,在荣国府都不是新鲜事。甭管二太太还是琏二.奶奶,这姑侄俩就没少干过。因此周瑞家的心里有数,虽还没求主子帮忙,心里却无半点惊慌。回了家,先训了自家闺女一顿,说她遇到点事就跟慌脚鸡似的没个稳重样。完事又打发家里的丫头去买菜,要留她闺女在娘家住一宿再回。

......

另一边,黛玉得了宫花,只□□纤这个负责梳头的人收了,便坐在那里继续写她的策论。

“林相爷歇歇呗。”将打好皮的苹果切成小块喂了黛玉一口,春纤便笑眯眯的怂恿黛玉去梨香院,“宝姑娘都病了,姨太太还想着给姑娘们送宫花。姑娘不妨去陪宝姑娘说说话,解解闷呢?”

“啊~”黛玉吃了一块苹果,又张嘴□□纤喂了她一块,这才不紧不慢放下书,似笑非笑的打量春纤,“说话是假,解惑是真吧。怎么,还想借着宝姐姐的病,再长一回见识?”当谁看不出来你就是好奇那什么冷香丸。

不过...她也蛮好奇的。

想到这,黛玉也不跟春纤拿乔,站起身,拿起一旁放着的棉斗篷,便带着春纤往外走。

紫鹃早将这两人的性子摸透了,一见她二人往外走,想都没想的将刚刚换了碳的手炉递了过去。

等二人离开,紫鹃站在廊子上抬头看了一会儿飘雪的天空,但愿那俩人满足了好奇心就别再折腾其他的了。

唉~

别说,紫鹃的担心不无道理。黛玉和春纤一边往梨香院走,还一边商量着那个冷香丸要是真的很香,她们也做几丸试试。

“没有药引子,也不知道做出来的冷香丸香不香?”黛玉将手炉递给春纤抱着,自己挎着春纤的胳膊往梨香院走。

“我觉得咱们应该担心是配这个冷香丸得用几年。”

春纤说完这话,与黛玉对视一眼,然后双双将视线移开。

时间太长,她们怕是坚持不下来。

快到梨香院的时候,正好碰到从梨香院往回来的王夫人,俩人连忙分开,给王夫人行礼问好。

王夫人笑着扶起黛玉,一脸慈爱,“大姑娘这是要干什么去?”

“刚周姐姐送了花,我来谢姨妈。听周姐姐说宝姐姐身上不大好,我陪她说说话,也省得她一个人闷得慌。”

“咱们家的姑娘,数你最懂事。好孩子,那就快去吧。”王夫人听了这话,笑着夸了黛玉一句,便走了。

“咱们家的姑娘,数你最懂事。”

“好孩子,那就快去吧。”

你一言,我一语的,春纤和黛玉小声的学了一遍王夫人的话,然后你撞我一下,我推你一下的捂着嘴笑嘻嘻的跑远了。

进了梨香院,正巧看见两个婆子正抬了一箱什么东西往通街的角门去。春纤和黛玉瞧了一眼,心里有数的转了视线。

“想起你说过的一句话。”虽然没看到人,但却听到薛蟠声音的黛玉好小声的转头跟春纤咬耳朵。

“哪一句?”她说过的至理名言多了去了。

“上天给了他当傻子的机会,他竟然一次都没有错过。”黛玉说完,又瞧了春纤一眼,语重心长的说道,“你也一样。”

春纤看了一眼不远处,张了张嘴,没回怼,也没动手。

其实这事也不能怪薛蟠傻,谁叫封氏掐住了他的七寸呢。

如今英莲已经离了薛家,跟她娘一道在花枝巷子那边赁屋而居。

不过她跟薛蟠的婚事却是正儿八经的定下来了。

两头大的平妻。

没得到的永远都是最好的,这话在薛蟠身上再合适不过了。自打英莲归家,薛蟠一颗心就跟了过去。

今天送银子,明天送下人,后儿早早的就送上各种衣料首饰。如今封氏带着英莲过的日子别提多舒心了。

那封氏也是做过乡绅主母的人,她又在市井多年,教养一个英莲不在话下。

英莲性子里还有些天真,憨痴,在封氏的一番教导下,虽然本性未改多少,人却再不像以前那么软性子了。

薛姨妈和宝钗都看明白封氏的意思了,可薛蟠就跟听不进道理似的,一门心思的,跟个孝子贤孙似的奉承着。

磨破了嘴皮子,人家也不听。最后薛姨妈和宝钗也就懒得应付了。肥水没流外人田,花的再多,也没花给别人。将来英莲嫁过来,也就不亏了。

不过薛姨妈和宝钗担心这个平妻会影响薛蟠结不到好亲事,所以英莲要等到正妻进门才能嫁过来。

说白了就是虽然两头大,但却以入门分先后。

对于这样的结果,封氏已经很满意了。等事情定下来,她便修书一封送到了金陵‘报平安’,只金陵那边到是一直没有回信。

不过有这么个精明老娘陪在身边,英莲这辈子也能少吃些苦头。至于其他的,就谁也不能保证了。

想到这里,黛玉感叹了一句:“有妈真好。”

“那英莲一定会想,要是再有个爹就更好了。”这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事。

话落,二人对视一眼,黛玉轻哼一声,抬脚进了屋子。春纤见黛玉已经进了屋子,也耸耸肩的跟了进去。

她有娘,你有爹,就本姑娘啥都没有了。算了,强求不来的东西,她也不稀罕。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12-0115:12:33~2020-12-0214:49:4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月半殇10瓶;公子缚生5瓶;wandao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本文网址:http://honglouzhizhongjianshang.quwenyi.com/2440645.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quwenyi.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