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8 章

推荐阅读: 七零之改嫁死对头我跟他不熟再少年穿成猎豹幼崽在原始种田咸鱼女配在年代文躺赢第九农学基地香江神探[九零]蝴蝶轶事月出皎兮笨笨崽崽成为娃综对照组后在娃综摆烂后,我爆红了嫁寒门直播写纯爱文的我在虫族封神[综武侠]侠客们的反穿日常广府爱情故事洄天你的愿望我收下了[快穿]任务又失败了嫁给铁哥们小皇子

第四十八章

君前应对,最耗心神。堪堪半日,林如海都有种度日如年之感。心中不禁对那些日日面圣的京官升起敬佩之意。

不过话又说回来,若是他日日面圣,怕是也不会这般紧张,生怕把不准当今的脉再说错了话。

当然了,林如海也不否认,他还有那么一眯眯的心虚。

幸好当今没问他两个女儿是不是都是他亲生的,若是问了...林如海就要纠结这实话要怎么说了。

←_←

看了一回乾元帝赏下来的东西,林如海又看了一眼与乾元帝极为相似的那张小脸,直接让黛玉和林珝分了。

黛玉闻言随意挑了两件,便让人将其他的东西都送到玉笙居去。林珝拦了一下,将她觉得好看的料子都留给黛玉。虽然这些料子瞧着就一般,但林珝还是想将她觉得比较好看的都给黛玉。她们正是长身体的年纪,衣服料子质量再好也是一季的事,这一季还不知会做多少件衣裳呢,好看就行了。

随后林珝又将赏下来的书藉让人全都放到林家的内书房里。

贾政说潇湘馆是处读书的的好地方,林家洽好也有这么一处轩室。早年黛玉和林珝就将这里布置成了内书房,不过一直到现在那里也没怎么用过就是了。

玩器摆件黛玉已经挑过了,林珝也就没跟她客气,拿出一样看着还能将就的,随手摆在林如海的正房里也就罢了。

赐下来的四套笔墨,说实话,瞧着还没有他们家常用的好呢。于是林琳就跟黛玉商量,这玩意要是能送人,回头就送人得了。

宝玉的生日就在下个月呢,贾家上下都是一双势力富贵眼,送他...正好。

齐了咔嚓的分完这些御赐之物后,早前去请的金楼管事也拿着首饰册子入府了,于是林珝就蹦蹦哒哒的去隔壁挑新首饰了。

见黛玉托词有事让林珝先去挑首饰,林如海便知道黛玉是有话要跟他说。

其实不光黛玉有话跟林如海说,林如海也有话要跟黛玉说。

今天见驾后,他去鸿胪寺的事算是已经拍板定下来了。如无意外,半年内他就会代表大夏王朝出使西洋。

不说海上风急浪大,危机重重,黛玉姐俩是否能适应。只说罗宁建议他做使臣的初衷就让林如海知道他这次是带不走他唯一的骨血了。

罗宁告诉林如海,他不能冒着被抹杀的危险强行改变黛玉的命运,那样不但于事无补,还可能让事情更加没有转圜的余地。只要他们活着,黛玉就有依靠,就不是孤单一人。

除了要活着,还要有身份,有地位,可以给黛玉更好的身份和底气。

在罗宁的想法里,只要不呆在大夏的地界,不在前八十章剧情走完前出现,他们就能苟到最后。

真正的原著只有八十回。第七十九回薛傻子娶夏金桂,贾迎春嫁中山狼。而八十回正好写到香菱受夏金桂欺辱。

香菱之前被林如海收留在林家,后来罗宁知道后便将香菱带走了。

对于香菱,哦不,应该说是甄英莲,罗宁不知道这算不算成功蝴蝶到了。

能蝴蝶英莲是不是也能蝴蝶了黛玉诸人的命运?

罗宁不知道,她也不敢拿自己和林如海的命去尝试。

最终,上界没人,也没任何消息来源的罗宁还是选择了最保守的办法——躲!

个中原由和一些走向故事,罗宁都挑捡着自己能记得的告诉林如海。林如海原也是悟性极佳之人,通过已知的情报以及几个来回的试探,林如海知道的不比罗宁少。

林如海知道,罗宁告诉他的那些事情不能告诉黛玉。因为一念生,万念起,十方世界全在一念之间。他不得不防着原本没对宝玉动什么心思的黛玉知道了那些事情后,因为他这番话而注意到宝玉,再生了什么不该有的心思。

“……你娘亲不曾有孕,那套有孕的说词不过是唬弄世人而已,你心中知晓便好。明日见了你外祖母,她定然也会问你娘亲之事。为安你外祖母的心,明日少不得要打几句妄语。”

黛玉点头,她其实早就猜到了。

“玉儿真的不能跟着爹爹和娘亲出使西洋吗?”想到又要与父母分离,黛玉心中便万分舍不得,眼泪便不由自主的落了下来,“玉儿不怕吃苦。”

“自古将军征战,妻小都要留在京中为质。吾虽非武将,却要为国出使西洋,也是同样的道理。林家子嗣单薄,也是无奈之举。”顿了顿,林如海又说道:“好在你娘亲此次与我同行,你到不必再牵挂她单身一人了。”

说完,林如海又告诉黛玉,罗宁不日就要进京,在和林如海出使西洋前一定会让黛玉见一见她娘亲的。

“……你娘亲的事,你外祖母那里便不要言语了。”

“玉儿知道了。”这就跟她回家前不跟外祖母辞行是一样的道理。

虽然她也不想让娘亲总在外面游历,可若是跟爹爹在一起,那黛玉却觉得父母一人至少能够彼此照顾,也不孤单。

“上次你来信,说是胡大人的夫人曾几次邀请你去她家做客。这次即来了京城,为父自当去拜访一回胡大人。”也拜托他家多带着黛玉出门应酬几回。

“外祖母家的几个姐妹几乎从不外出,虽个个都是好的,可女儿瞧着却不及经常出门的那些姑娘们。”闻言,黛玉小声说道:“珝姐儿也七岁了,又跟着敬大舅舅学了些修仙问道的东西。玉儿怕长此以往再移了性情。”

黛玉都怀疑林珝修那什么仙呀道呀的就是在家里圈的时间太长了,太无聊闹的。

早先罗宁曾写信给黛玉,让黛玉替自已给一位在京中居住的闺中好友备一份寿礼送过去。

罗宁当时的想法就是借这件事情将黛玉推到人前。她不希望黛玉像贾家其他姑娘那般,像一只廉价的金丝雀一般圈养着。让外人对黛玉的了解都是从贾家下人的嘴里听来的。

黛玉聪慧,也许刚开始不清楚罗宁的想法,但当寿礼送出去了,那位好友随即便打发管事媳妇来看望她并且又说了些邀她家中玩乐的话时,黛玉便明白了罗宁的意思。

之前在扬州,黛玉时常带着林珝赴小姐妹的约,也是到了京城,一直没有打开社交圈子这才一直呆在府里。

然而之前在扬州的时候,黛玉就担心一件事,到了京城仍是止不住的担心。

她不曾见过义忠亲王,也不曾见过风侧妃或是风家的其人,所以她不知道林珝长的像谁,会不会有人认出她来。

之前远在扬州,她老子在扬州有实权,也算位高权重,一方大吏,珝姐儿年纪小,她大大方方的带着妹妹出门,倒不怕被人发现什么。可京城...黛玉还真不敢。

于是当日就给林如海写了信,让人快马加鞭送回京城。黛玉信里写的隐晦,加之林如海也不曾想过黛玉会知道内情,只以为黛玉是在跟他汇报情况。不曾多想,林如海便以林珝年幼,需要学规矩为由不让黛玉带林珝出门应酬。

后来黛玉便自己出门了。

贾家见黛玉连她的挂件林珝都不曾带出门,便也没说让三春跟着黛玉出门这种话。

出了几回门,黛玉也认识了一些小姐妹。然而也是这个时候黛玉才发现京城与扬州的风气多有不同。

在扬州那会儿,姑娘间互相做东请姐妹们来家中参加赏花宴,诗会,品茗会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而京城这边,好像只有府中的太太奶奶们有身份办这些个聚会。

黛玉也知道扬州那边会这般多是照顾她们姐妹,可京城这边却叫黛玉直观感觉到了女子在家中的地位以及嫡庶间的差异。

也许...是因为京城有爵位的人家比较多?

~

林如海听明白黛玉这话里的意思,可想到林珝那张脸以及黛玉往来的那些人家有泰半都是有资格进宫参加宫宴的。虽然是小女儿往来,可也是要给家中长辈请安的。

当年小郡主出生后,义忠亲王便进宫为她请了郡主封号。

当今赐封号——瑶光。

如今义忠亲王之事过去不过五六年,而林珝的年纪又不曾做假,相似的脸,相似的年纪和生辰...林如海想了想,到底还是没顺着黛玉的想法放林珝出门。

“珝姐儿还小。”说完这话林如海又想到他闺女的年纪也不大,于是又改口说道:“她自来淘气,等我和你娘亲从西洋回来再说吧。”

按那女人的意思,他们差不多会在黛玉十四岁的时候回大夏。珝姐儿小黛玉两岁,那时也不过十一岁。回大夏后,他再寻个外放的差事,带着她们姐妹远离京城……

提起罗宁,林如海不禁莞尔一笑。

起初还有几分犹犹豫豫一点一点的往外吐,随着说得越来越多,到有些破罐子破摔,不欲遮掩之态。

他知她不是,她也知...他知。

也许这一次出使西洋,他能知道更多的事。

黛玉还在和林如海说那些比较沉重的话题时,林珝都已经挑了七.八样小首饰了。

她年纪小,也没选那种成套的头面,只挑喜欢的钗环珠花要。

林珝自来就喜欢色彩斑斓的鲜亮之物,挑首饰也是这般。

将首饰册子从头翻到尾,林珝好不认真的挑了一回。之后也没让金楼的管事离开,而是叫她下去吃茶等黛玉再挑第一轮。

首饰讲究‘冬不戴玉,夏不戴金’。除此之外,黄金的又要讲究色泽纯度,花样做工。讲究玉的质地品相,珍珠的年限,宝石的成色等等,等等。

因爱美,叶嬷嬷跟她讲这些的时候,林珝听得可认真了。怕自己遗忘,这位还拿小本本记了下来。

因这会儿已是三月,所以金楼这边拿来的首饰册子都是春夏两季的,而这两季多以玉石,珍珠为主,看着就精致贵气。

林珝要了两对米珠颤枝珠花,一对是用米珠缠成牡丹花式样的,一对是一串紫藤花样式的。

米珠虽小,光泽品相却极好,中间掺着细小宝石珠子,再用颤枝的手法拢成花朵样式,戴在发间不光好看,行动间还会微微颤动,是林珝喜欢的调调。

等人都走了,林珝跑到林家内书房,一边用脚丈量此间大小,一边想着在这里也布个聚灵阵。

好吧,所有阵法里她目前也就刚弄明白聚灵阵。

“亏那料子还是上用的,我瞧着都不如我身上官用的料子。你说他是不是故意的?”林珝手里拿着纸笔,一边在纸上写写画画,一边跟叶嬷嬷闲聊,“要我说,当初将我送到林家的人真是太有眼光了。”

叶嬷嬷微微仰头看向房顶,对林珝这种小话不做任何反馈。根据以往的经验,自己越反驳她就越来劲,非磨着自己承认了她的说法才会罢休。

果然,林珝见叶嬷嬷不理她,她又说了三五句,这个话题就过了。

“嬷嬷觉得我布的聚灵阵可好?”走到书案前,林珝开始在纸上标阵点,“有没有什么感觉?”

反正她感觉还不错。

叶嬷嬷知道林珝问的是桃花源的那个堆满了小盆栽的正房,嘴角抽子抽的说道:“旁的也罢了,倒是难得的清新舒服。”

叶嬷嬷不认为那个什么聚灵阵真的有效用,在她看来就是盆栽摆的太多,所以屋中的空气才会比旁处清新。

与此同时,叶嬷嬷还觉得冬天的时候将那些盆栽放在屋里确实更容易结果子。只是现在天都暖和了,那些盆栽也是时候挪到廊子下了。

林珝:“……”

这是外行人连热闹都不想看的节奏吗~

.

林如海要拜访荣国府,按规矩自是要提前下拜帖的。

黛玉让人送了拜帖过去,不光贾母等女眷知道林如海要来,赦政一人自是也得了消息。

傍晚,荣国府那边送了回帖过来,又替贾母传了一回话。

翌日一早,林珝作息规律的先进空间。她今天改变了策略,一反从前勇猛而是鬼鬼祟祟的靠近大白鹅父子。

某小只觉得大白鹅不讲江湖道义,以多欺少,于是这位就直接动了神兵利器——扑蝶网。

因偷袭成功,林珝将小白鹅捕到了网里,然后一边扛着扑蝶网狂奔,一边大叫大笑的挑衅大白鹅。

大白鹅紧追其后,时不时的就要扑扇着翅膀飞一下,气急败坏的鹅鹅叫着,脖子伸得老长,专盯林珝的肉屁股叨。

不想好不容易叨到了林珝的肉屁股却又被奸诈的人类算计了。

原来是林珝搞怪的将一个圆型木茶盘盖在了屁股上……

小胜了一回的林珝洋洋得意的出了空间,先是高兴的在床上打滚,随即才盘腿坐下来运转功法。

唱着荒腔走板的苏州小调,林珝先去找黛玉,然后才一起去正院请安用早饭。

饭毕,林珝没回自己的院子而是在黛玉这里换了出门的衣裳,随后跟着林如海一道去荣国府。

林如海是官员,又是男子他来荣国府自有贾家男丁迎接。黛玉没跟林如海蹭门,而是带着林珝走了西角门。

自从知道她大舅母每天都要进出西角门后,黛玉好像也不觉得在荣国府这个规矩奇葩地方走西角门有什么问题了。

仍是垂花门前下车,之后一人先回了一趟桃花源,整理了一下微微有些松散的头发便带着人和礼物去了荣庆堂。

世人走礼都是有礼单子的,这次林如海上门拜访也不例外。

黛玉和林珝到荣庆堂的时候,贾母这边也才刚刚用过早饭。

一屋子女眷都在这里,请过安黛玉便将礼单子递给了贾母,之后委在贾母跟前说这两日的事。

从黛玉来京城的第一天,贾母便知道这个外孙女是个有主意的,她也不像三春那般靠着她给的体面和怜惜生活。这一次,林如海回京城述职,就更让贾母知道家世和父亲的疼爱能给女孩多少底气和自信了。

视线落在一旁的三春身上,贾母头一次反醒是什么让自家的女孩在自家都不如客居姑娘自在有底气呢?

哦,一定是她的两个儿媳妇不贤惠。

转瞬间将责任全都推出去的贾母早就忘了,鱼找鱼,虾找虾,她家儿媳妇也是她三媒六聘的娶回来的。

╮(╯▽╰)╭

女眷的话题在围着林如海回京述职以及之后的任命上转了一圈后,就有婆子过来传话,说是爷们领着林姑老爷过来给老太太请安了。

只这么一句,凤姐儿和李纨这两个年轻媳妇就对屋里的几个姑娘使了一回眼色,三春便都起身跟着一人避到了后面。

黛玉也没坐在这里,而是牵起她那又装老实乖巧的小挂件跟着去了后面。

一时厮见过,贾母果然问起了她那宝贝闺女的情况。林如海早有决断,此时见贾母问便将那套说词用真诚无比的神态和语气说了出来。

“好叫老太太知道,我林家历来子嗣单薄,这些年来也只有玉儿姐妹这点骨血,当日多亏了迦蓝师太点拨才保得敏儿母子平安。如今敏儿母子皆暂住在西海沿子那里,等过了十岁大劫便会动身返回中原。等敏儿母子回来,海定当携她们母子来给老太太请安。”

“再不曾听说过这种事。”贾母念了一句‘阿弥陀佛’,又追问了几句细节上的事,可仍旧有些怀疑。

一是怀疑迦蓝师太这番言话真伪,一一个则是怀疑林如海是否有所欺瞒。

别是这两人合起伙来害了她的敏儿,回头再拿这种话忽悠她老婆子吧?

可害她敏儿又对他们有什么好处呢?

思来想去,贾母还是希望保得子嗣这事是真的。

至于劝林如海别听迦蓝师太的话,早早接了贾敏母子家来...这种话贾母是说不出口的。

真要是将人接回来,再没活过那什么十岁大劫,别说林如海会怨恨她,便是她闺女怕是也会埋怨她。最重要的是子嗣大计在前,便是她这么要求了,怕是林如海也不会同意接人的。

她何苦自找没趣呢。

说完了最关心的问题,贾母又问了林如海一回昨日见圣的事。

是继续做回巡盐御史呀还是另有安排呀。

林如海已经从黛玉那里知道了贾家什么风气,此时大事未定也怕叫这些闲人坏了他的正事。于是只像之前敷衍赦政兄弟那般,摇头,说不知。

贾母见状便也没再问,聊了几句家常,便让赦政一人领林如海去吃宴席了。

女眷这边到没怎么什么宴席,毕竟黛玉和林珝也不是头一回来林家做客,更不是远道而来。打发走了林如海,贾母这里就又开了牌局。过了差不多两三刻钟的样子,薛姨妈也带着宝钗过来了。

她们母女自是听说了林如海入府的事,两人也是打听到林如海回前面了这才过来的。

她们也想知道林如海会不会再出一任巡盐御史,以及能不能走走林如海的关系,让薛家更进一步。

皇商虽然名头好听,可说到底再好听也没有那些盐商豪富。

然后薛家母女来了荣庆堂,又让打扮得人模狗样的薛蟠去荣禧堂给林如海请安。

且不说来了荣庆堂的薛姨妈和宝钗怎么旁敲侧击的向黛玉和林珝询问林如海的任命调令,只说与贾家爷们在荣禧堂吃席的林如海却是彻底无语了。

他大舅兄一如从前,浑然故我;一舅兄却比从前更迂腐刻板。下面的几个男丁,年长的贾琏应对还可,就是全都浮于表面。再往下,宝玉一脸的天真懵懂,脸上还带着几分惧意。

贾琮东张西望,贾环畏手畏尾,贾兰一脸孤僻……

这就是儿子多了,用养猪的糙养法也不心疼呐。

嫉妒!

嫉妒的都快让林如海面目全非的时候,先是听说贾敬打发贾珍和贾蓉过来请安,不等让人进来就又听人说住在府里的薛家长子薛蟠也过来请安了。

林如海没说见或不见,而是看向了坐他左右的赦政一人,一副客随主便的姿态。

赦政一人见状,自是将人唤了进来。

贾珍进来的时候,林如海还眯了下眼睛。细细打量了一回这胆大包天的混帐玩意后才将视线转向贾蓉。

啧,他将来一定要给珝姐儿寻个极好的女婿不可。

攀比心都被贾蓉勾起来的林如海又看向给他行礼的薛蟠。

想到之前救回来的那个甄家小丫头,林如海也分了几分心思在薛蟠身上。

不管怎么说吧,随着这三人的进入,林如海瞬间就不嫉妒了。

与其留下一群丢人显眼的不肖子孙,还不如就这样断了呢。!

本文网址:http://honglouzhidaiyutamei.quwenyi.com/45315061.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quwenyi.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