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艺小说 > 历史军事 > 父可敌国 > 第二三三章 谜语人真该死

第二三三章 谜语人真该死

推荐阅读: 大唐纨绔公子末世之三妻四妾步步生莲大时代里的小军阀超级家丁明朝伪君子读者和主角绝逼是真爱中华大帝国北雄朝为田舍郎全道门都欠我一个人情神雕后传大清第一太子抗日之特战兵王乌合之众此心无垠明朝败家子红楼春大雄的爱情故事转我是军阀

廷看的。

甚至很多地方的私账,都不给知县看,而是牢牢掌握在胥吏手中。

知县顶多知道私账的存在,但几乎没法让胥吏交出来。

一个小小的胥吏,自然没法跟县太爷叫板。但一旦胥吏乡绅,地痞讼师等地方势力抱成团,就不是知县能抗衡的了。

一如朱元璋现在所面临的窘境。

所以有人说,知县就是土皇帝。因为当皇帝和当知县,其实大有相仿之处。

~~

“当时咱以为,韩宜可说的三本账是户帖、私账和公账。但现在想来,应付朝廷的那本账,不是户帖。”朱元璋沉声道:

“因为户帖上的田亩数是固定的,朝廷有底档,何谈应付?”

“是,登记实际征税数额的公账,就应该是交给朝廷的那本。”太子也敏锐的察觉到问题所在。

“又何来应付朝廷的那一本?”

“没错。韩宜可的意思,这两本应该是一本,但现在却有两本。也就是说,实际征税的数额和解送朝廷的数额,是有出入的!所以才需要两本账册记录。”朱元璋气得直骂娘道:

“韩宜可这个谜语人真该死!”

“父皇,体谅下韩宜可吧。他已经把中都的天都捅破了,还敢再把天下的地方官都得罪了?”朱标替小韩说了句公道话。

“他能暗示到这种程度,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嗯。”朱元璋认同的点点头,他当然知道韩宜可的耿介忠诚,便接着道:

“如果韩宜可所言非虚,那么地方上要先讲数后解运,就好理解了。”

“是,因为征收的数额,应该是大于解运的数额。”太子点头道:“那么到底怎么分配,确实值得好好聊聊。”

“那是打着咱的旗号,跟咱的百姓征收的钱粮!”朱元璋火气上涌道:“他们也敢瓜分?”

“爹,这是按照你说的猜测而已。”太子哭笑不得道:“你咋这就生气了?”

“因为八九不离十。”朱元璋冷声道。

“还需要证据来证明。”太子冷静道:“但派出钦差到各省分头取证,兴师动众不说,怕是也查不出什么来。而且还可能打草惊蛇,让下面人毁灭证据。”

“没错,所以咱要反其道而行之。”朱元璋显然已经有了章程道:“咱要让他们来南京讲数,咱也好近距离学习一下,说不定还能抓住他们什么把柄呢。”

“是,在京城方便监控。”太子点点头道:“但胡惟庸不是说,各省都派人去凤阳讲数吗?”

“这有何难?咱让韩国公进京就是了。”朱元璋淡淡道。

“理由呢?”

朱老板狡黠一笑道:“燕王和徐达长女大婚,咱让他当主婚人,这很合理吧?”

“很合理。”太子心说,老四的婚礼真是背负了太多太多,不禁失笑道:“怪不得父皇要老四正月里大婚,原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民间有‘正不娶、腊不订’的说法,意思是,正月不娶妻,腊月不订婚。

因为据说正月里结婚,太岁压头,不利儿孙……

虽然只要朱老板想,自有钦天监来挑选吉日吉时,冲掉不利因素。

但老四推迟到二月举行大婚不香吗?又何苦非得在正月犯疑忌呢?

现在他才知道原因。因为本朝夏税无过八月,秋粮无过明年二月!

就是说,最晚二月,所有秋粮就得入太仓完毕。

而讲数,肯定要在入库前,最晚正月就得完成。

父皇让老四正月里大婚,韩国公这位主婚人就得正月进京。各地官员只能正月进京找韩国公讲数,才能不耽误二月秋粮入太仓……

这么多地方官员同时进京讲数,又是仓促之间,确实容易抓住破绽。

Ps.朱棣在历史上,就是正月大婚的……可见老朱属于实用主义的迷信。

(本章完)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

为你提供最快的父可敌国更新,第二三三章谜语人真该死免费阅读。!

本文网址:http://fukediguo17.quwenyi.com/52245756.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quwenyi.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