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第 54 章

推荐阅读: 傅爷夫人又惊艳全球了农女福妃别太甜一女二三男事表妹万福穿成年代文男主前妻我家老婆来自一千年前交换夺娶王妃日日想和离春枝秋雨重生之最强剑神我真没想重生啊伪装学渣污名[重生]天价小娇妻:总裁的33日索情高岭之花天潢贵胄替嫁后病弱世子被气得活蹦乱跳我喜欢你男朋友很久了散落星河的记忆

第二天,徐长生还睡得迷迷糊糊的,就感觉有人在拉他的被子。

睁开眼睛一看,正是长柏哥儿。

“长生,该起床啦。”

徐长生看了一眼外面,天都没有亮,他敢保证,连路都看不清,打鸣的鸡公说不定都在睡懒觉,不对,不是睡懒觉,现在是它正常休息时间。

徐长生揉了揉眼睛说道,“怎么这么早?让我再睡一会儿。”

一个劲往被子里面拱,好困。

“长生,长生……”

不听不听,王八念经,他好不容易不用去读书了,这是他的假期,他得好好休息,他要睡到自然醒,睡到太阳晒屁股。

小脑袋一直拱,他要当鸵鸟。

可……

“长生,长生……”

喊的人越来越多。

徐长生一愣,从被子里面露出一个小脑袋,“咋个啦?”

“该上朝了,不然陛下怪罪,会挨板子。”

徐长生:“……”

对哦,他现在是个官了,还得上朝的那种“大官”。

但……昨天明明还有点兴奋,今天怎么一点兴趣都提不起来了?

又看了看外面,似乎大唐的官需要起得比鸡早啊。

徐长生的脸都变成了苦瓜。

去晚了真得挨板子。

要死不活的起来,说实话,就算他上一辈子也没这么勤奋过。

徐长生穿好衣服,稍微洗漱的一下,就匆匆忙忙出门了,因为长柏哥儿一直催促,迟了迟了。

徐长生走之前,还专门去看了一眼大公鸡,真的还没起,舔了舔嘴唇,以前留着大公鸡为了打鸣,现在似乎也用不上了,回来就炖了喝汤。

骑上大白,大白的速度可比轿子快多了。

现在还是半夜三更,大白的眼睛在黑夜中都还是绿的,估计走街上都能吓到人。

不过街道上除了打更人,似乎也没什么人。

他现在都敢骑着大白单独出门了,以前必须跟着徐家的族叔,是因为害怕人牙子将他拐了,现在拐他试试,谁不知道徐家子啊,拐了也卖不出去,卖出去估计买的人也得心惊胆战,因为徐家子实在太能折腾了,想藏起来都不行。

所以,徐长生现在反而安全得很。

当然,这也是因为长安治安还不错的原因。

徐长生骑着大白跑得飞快,来到皇宫前时,已经等着一大推人了。

不由得一愣,好早啊,他的大白速度这么快,也就是说这些人比他还起得早。

官果然不是一般人能当的。

徐长生从大白背上下来,见人就拱拱手,“这位大人早。”

因为他看其他人就是这样和相熟的人互相问候的。

徐长生现在穿的是官服,小模小样的,一股子正经。

徐长生问候完,就眼巴巴地抬头望着对方,他刚才看得可清楚了,问好后,对方就得回礼。

被问的那人一愣,然后眼睛直眨巴地看着扬着脑袋等着他的小萝卜头。

这……这是徐家子!

嘴角一直抽。

徐长生就那么望着。

那人嘴角抽得直跳,最后飞快的拱了一下手,“徐大人早。”

说完用袖子遮住脸,掉头就走。

古代的文官,羞于见人的时候就是这动作。

徐长生小脸高兴得都红了,徐……徐大人?

对,叫的就是他,徐……大……人!

似乎发现了什么乐趣,见人就道,“这位大人早。”,然后看着对方。

皇宫门口出现了十分奇怪的一幕,一个小大人挨个挨个问好,被问的人遮住脸就跑。

他们真的和一个四岁孩子同朝为官了。

徐长生看到一个熟悉的人,撕腿就跑上去追,“房老大人,房老大人,我看到你了,你别跑啊……”

奇怪,房玄龄看到他怎么跑这么快?他们关系多好啊。

徐长生发现,大部分人都是坐轿子而来,坐到皇宫门口,等开门了再步行到金殿。

但也有例外,居然有人骑自行车来上朝,而且洋气得不得了,看着那些轿子还偷偷露出一脸鄙视。

徐长生:“……”

还有不少人一手拿着面包一手拿着可乐在吃。

早餐?

画面怎么有些诡异?

徐长生也捂了捂脸,好像因为他的原因,这个大唐有些不一样了啊。

皇宫开门是在四更天。

大门打开的时候,一群人就开始往里面走。

徐长生踩着八字步,昂起小脑袋跟在后面,他现在可是大官了,他得横着走。

没走几步,又赶紧规规矩矩了起来。

他突然想到了一件事儿,他现在是官了吧?也就是说他行为失当的话,朝廷的那些谏官是能够参他一本的。

也就是说,他以后不能到处嘚瑟了?

脑袋都耷拉了起来,这官儿当得好像有点憋屈啊,不仅起得比鸡早,还不能到处嘚瑟,他唯一的乐趣都给剥夺了。

而且,这样子艰苦,得到的也不过是一个月二两银子的俸禄。

百官已经陆陆续续进殿。

徐长生不过从七品小官,站的位置已经靠门口了。

他看了看,连李世民的脸都看不清,只能勉强看到有个人影在上面。

也就是说,李世民也看不见他。

那他要是小眯一会儿,应该没事吧。

实在起来得太早,他迷迷糊糊的好困。

他个子小,别人绝对注意不到他,能看到他的,也就他后面的那些人,站他后面肯定比他官位还小,就算看到他看打瞌睡,也不敢说什么吧?他可是他们的上司。

金殿之上已经有声音传出,似乎在讨论什么问题,当然和他们这些小官没什么关系。

徐长生左右看了看,然后开始闭眼打瞌睡,他就眯一会儿。

百官议事可是个体力活。

不知道站了多久,脚都站累了,跟个不倒翁一样东倒西歪。

脚步向旁边的柱子移动,然后靠在了柱子上,心里松了一口气,还好他旁边有根柱子。

靠在柱子上眯一会儿,真棒。

而且前面的人完全将他挡住,一点事情都没有。

靠着柱子,越来越瞌睡,上面讲什么,完全没有听清楚。

突然,一声愤怒的声音从上面传来,“岂有此理。”

那声音跟打雷一样。

徐长生本来靠柱子上迷迷糊糊的,站都站不稳,被这一声吓,duang滚地上去了。

“哎哟。”

摔得还挺疼,都摔出队列了。

百官是按文武官员分两列站,徐长生这样摔,正好摔到两列中间。

几乎满朝文武都看了过来。

就看到徐长生四脚朝天,小腿还在蹬,想要爬起来。

这一摔也将他瞌睡摔醒得差不多了。

从地上爬起来,不由得一愣,怎么所有人都看着他?

而且,天色什么时候亮了?他都能看清李世民的表情了,有点黑?

咋了啊这是?

这时,李世民开口道,“宣仪郎可是有本要奏?”

徐长生心道,他能有什么事奏?他就是来打酱油的。

正要说话,突然想到了什么,等等,他还真有事。

光是第一次上朝都这样了,他以后可怎么坚持啊,而且这么辛苦一个月才二两,二两……

都是怨念。

徐长生赶紧学其他人一样,有模有样地整理了一下衣服,俯身道,“陛下,臣有事奏。”

臣?

殿上百官嘴角一抽,但徐家子的自称的确个小大人挨个挨个问好,被问的人遮住脸就跑。

他们真的和一个四岁孩子同朝为官了。

徐长生看到一个熟悉的人,撕腿就跑上去追,“房老大人,房老大人,我看到你了,你别跑啊……”

奇怪,房玄龄看到他怎么跑这么快?他们关系多好啊。

徐长生发现,大部分人都是坐轿子而来,坐到皇宫门口,等开门了再步行到金殿。

但也有例外,居然有人骑自行车来上朝,而且洋气得不得了,看着那些轿子还偷偷露出一脸鄙视。

徐长生:“……”

还有不少人一手拿着面包一手拿着可乐在吃。

早餐?

画面怎么有些诡异?

徐长生也捂了捂脸,好像因为他的原因,这个大唐有些不一样了啊。

皇宫开门是在四更天。

大门打开的时候,一群人就开始往里面走。

徐长生踩着八字步,昂起小脑袋跟在后面,他现在可是大官了,他得横着走。

没走几步,又赶紧规规矩矩了起来。

他突然想到了一件事儿,他现在是官了吧?也就是说他行为失当的话,朝廷的那些谏官是能够参他一本的。

也就是说,他以后不能到处嘚瑟了?

脑袋都耷拉了起来,这官儿当得好像有点憋屈啊,不仅起得比鸡早,还不能到处嘚瑟,他唯一的乐趣都给剥夺了。

而且,这样子艰苦,得到的也不过是一个月二两银子的俸禄。

百官已经陆陆续续进殿。

徐长生不过从七品小官,站的位置已经靠门口了。

他看了看,连李世民的脸都看不清,只能勉强看到有个人影在上面。

也就是说,李世民也看不见他。

那他要是小眯一会儿,应该没事吧。

实在起来得太早,他迷迷糊糊的好困。

他个子小,别人绝对注意不到他,能看到他的,也就他后面的那些人,站他后面肯定比他官位还小,就算看到他看打瞌睡,也不敢说什么吧?他可是他们的上司。

金殿之上已经有声音传出,似乎在讨论什么问题,当然和他们这些小官没什么关系。

徐长生左右看了看,然后开始闭眼打瞌睡,他就眯一会儿。

百官议事可是个体力活。

不知道站了多久,脚都站累了,跟个不倒翁一样东倒西歪。

脚步向旁边的柱子移动,然后靠在了柱子上,心里松了一口气,还好他旁边有根柱子。

靠在柱子上眯一会儿,真棒。

而且前面的人完全将他挡住,一点事情都没有。

靠着柱子,越来越瞌睡,上面讲什么,完全没有听清楚。

突然,一声愤怒的声音从上面传来,“岂有此理。”

那声音跟打雷一样。

徐长生本来靠柱子上迷迷糊糊的,站都站不稳,被这一声吓,duang滚地上去了。

“哎哟。”

摔得还挺疼,都摔出队列了。

百官是按文武官员分两列站,徐长生这样摔,正好摔到两列中间。

几乎满朝文武都看了过来。

就看到徐长生四脚朝天,小腿还在蹬,想要爬起来。

这一摔也将他瞌睡摔醒得差不多了。

从地上爬起来,不由得一愣,怎么所有人都看着他?

而且,天色什么时候亮了?他都能看清李世民的表情了,有点黑?

咋了啊这是?

这时,李世民开口道,“宣仪郎可是有本要奏?”

徐长生心道,他能有什么事奏?他就是来打酱油的。...

正要说话,突然想到了什么,等等,他还真有事。

光是第一次上朝都这样了,他以后可怎么坚持啊,而且这么辛苦一个月才二两,二两……

都是怨念。

徐长生赶紧学其他人一样,有模有样地整理了一下衣服,俯身道,“陛下,臣有事奏。”

臣?

殿上百官嘴角一抽,但徐家子的自称的确没有错,他现在是大唐从七品官。

李世民也愣了一下,答道,“何事?”

徐长生赶紧道,“臣要辞官。”

抛地有声,朝上百官都安静了。

徐家子第一天上朝,就要辞官?

徐长生的声音才落,就有谏官呵斥道,“放肆,臣参宣仪郎目无朝廷,当执鞭刑。”

鞭……鞭刑?

也太不人道了,他就说了一句话。

李世民的脸色更黑了,语气严肃的道,“你要辞官?”

徐长生一哆嗦,彻底醒了,想给自己一巴掌。

这可不是闹着玩,说错话挨打都是小事。

赶紧道,“陛下,臣刚才一时激动,说错了,臣想说,臣想升官,臣愿为大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臣时刻都想着报效朝廷效忠陛下……”

一番“肺腑之言”说下来,徐长生都有些脸红。

不过,李世民的脸色似乎好了那么一点,说道,“所以,你站出来,是对我们刚才讨论的事情有什么好的提议?”

徐长生都懵了,刚才讨论的事情?

刚才他在打瞌睡,什么都没有听到啊。

这可咋办?

小心翼翼的道,“长生……长生的确有点想法,可一时半会儿又没理清楚,陛下能将刚才的问题再说一遍吗”

妈呀,心好累。

他才四岁,他为什么要和一群老狐狸在这里玩心计。

这官当得也太憋屈了,关键是他还不能辞官。

刚才他就说了一句,就被谏官呵斥还被陛下诘问,要是他敢再提,估计他屁股都要被打肿。

别人一心想当官,他怎么有种被赶鸭子上架的感觉。

徐长生声音一落,金殿上的人都愣住了,“宣仪郎,你刚才说你对议论的事情已有想法?”

徐长生一愣,这些人的目光怎么突然变得这么古怪?

刚才议论的到底是啥事?

徐长生现在正是被赶的鸭子,他能说他连讨论的啥都不知道吗?估计已经不是屁股都打肿的问题了。

都怪他怎么就没站稳,被摔了个四脚朝天。

小心翼翼地道,“是有……有那么一点点想法,真的,就一点点,不过还得请各位将刚才的问题再说一遍,让长生理一理。”

百官的表情更古怪了。

徐长生的心里那个七上八下,到底他们讨论的是什么问题啊?

这时,长孙无忌站了出来,“徐家子,我大唐经历战场无数次的大将都毫无办法,你能有办法?”

徐长生一愣,什……什么意思?

他现在一个脑袋两个大。

徐长生一拱手,“还请明示。”

长孙无忌一皱眉,按理徐家子现在是太子属官,他应该帮衬一二,但怎么看着徐家子一副茫然,连问题都没弄清楚的样子

他该不会是信口开河吧?

要是这样,徐家子今天非得被治一个藐视朝堂之罪。

长孙无忌道,“如今正是秋收之际,在边疆之地,突厥屡屡来犯,抢夺我大唐子民辛苦收获的粮食,陛下已经派李靖统兵前去讨伐,但……”

徐长生眼睛缩了一下,他终于知道这些人为什么看他的眼神这么奇怪了,他...就是一个四岁孩子,居然在这等军事方面说有一点想法?

普通的一个四岁孩子,恐怕连战争是什么都不知道吧。

但,现在他是骑虎难下,一咬牙,认真听了起来。

心里也在回忆,贞观四年,大唐与突厥的战争?

眼睛一缩,似乎想起了什么,贞观四年,大唐和突厥开战,最后的结果好像是,李靖打败突厥,颉利可汗遁逃,大唐完胜。

也就是说,就算他什么也不说,大唐也会胜利,好像就是从这一战役开始,为李世民天可汗的名号奠定了基础,也是从贞观四年开始,慢慢形成四方来朝的趋势,贞观盛世开启的征兆。

但现在不是大唐打不打得赢的问题,而是他下不下得来台。

长孙无忌继续道,“李靖的军队开始之时的确大败突厥,取得不小胜利,但如今,我军乘胜追击,却状况频出,一是,突厥军队白天逃遁,晚上却跑回来打回马枪,我大军不善夜晚作战,而突厥军队如同有夜视能力一样,让我军疲于对付,二是,随着我军追击,深入敌方,我军将士突然爆发大规模怪病,头昏眼花,耳鸣恶心……”

“我军好不容易取得如此大捷,如果不乘胜追击将突厥人打残打痛,来年他们一定还会前来抢夺我们边民的粮食。”

“所以问题是,我们现在是忍受这两个问题乘胜追,还是回防。”

长孙无忌说完,就有人接口,“这两个问题其实并非今年才有,以前突厥也经常来抢我们边民粮食,虽然每次我军都能将他们打跑,但因为上面这两个问题,都被突厥顺利逃离。”

这是老问题了,一直困扰大唐好久都得不到解决。

每年秋季,突厥抢夺粮食的问题就会被摆上朝廷。

但每次出兵,怎么打也打不死来犯的突厥人,反而大唐因为调动兵力,消耗破多,得不偿失。

如今,李靖连续取得大捷,但依然得面对这问题。

李世民看向徐长生,“宣仪郎,现在说说你的一点点看法吧。”

此时,徐长生已经愣住了。

我军只能白天追击,夜不视物?夜晚之时,突厥就杀回来,如同能夜视一般?

这个问题……该不会是夜盲症吧?

据徐长生所知,古代很多人都有夜盲症的,而夜盲症是因为长期缺少维生素a的原因。

至于深入敌方,我军将士爆发大规模怪病,头昏眼花,耳鸣恶心……

这也好解释,突厥地势比大唐高,再看这些症状,如果猜测不错的话,应该是……高原反应,而高原反应也不是没办法治。

“宣仪郎?”

徐长生抬头,嘴角带起了笑意。

所有人眼睛都看向徐长生,他们倒要看看一个从来没有上过战场的小孩子,到底妖孽到了何种程度,才敢对战事指手划脚。

“宣仪郎,说说你的那一点想法。”李世民说道。

难怪李世民脸色一直不怎么好看,原来是遇到了一直解决不了事情。

徐长生看清楚了,所以有底气,也就不害怕了。

小脑袋一甩,“陛下,臣的确有些想法,不过,臣还小,也的确对战场上的事情一窍不通。”

众人一愣,这是何意?

徐家子的话不是自相矛盾吗?

对战事一窍不通,却又有想法?

已经有人提出异议,“宣仪郎,这是朝廷商议大事的地方,希望三思而后行。”

他还以为刚才徐长生是主动出来的,因为太急才摔倒,绝对没有想到徐长生是打瞌睡自己摔出来,比谁都懵逼。

徐长生闻言,笑道,“大人所言甚是,长生虽小,但还是懂的。”

都没看他刚才...都吓哆嗦了吗?

他想辞官都给吓回去了。

徐长生继续道,“陛下,臣虽然不懂战事,但臣却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我军出现的两个问题。”

徐长生又在开始扔炸弹了,扔得整个大殿雅雀无声。

徐家子说他能解决上面的两个问题?

他知不知道,大唐被这两个问题困惑了多久?

有些人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没有说出来什么,徐家子的确有点妖,还是等等看他到底如何解决这两个问题。

特别是殿上的武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他们都是带兵打过仗的,这等问题要如何解决?

程咬金站了出来,“徐家子,卖什么关子,还不快快道来。”

不少人点头,他们发现,这个徐家子就爱卖弄,每次将他们胃口吊起来了,就开始慢吞吞,要是自家孩子,早吊起来打了。

徐长生心道,他这是又要立功了吗?可他不想当官了。

哎,升官太快也不好,让他当个不上朝的官也行啊。

徐长生抬头,“各位,我军的这两个问题,其实都是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比如第一个我军不能夜间见物的问题,我称之为夜盲症,而夜盲症的出现是因为身体缺少维生素a,解决它的办法,只要补充大量的维生素a就行……”

“等等,徐家子,你刚才说什么维什么a?”

一群大臣懵得很,为什么他们听不懂?

徐长生也懵,他这要如何才能讲得通?

看来他得大规模科普他的科学知识才行,可怎样才能大规模科普?

他现在就教了徐家的一群孩子一点基础,其他人最多也就听了他的两次宣讲,启蒙都算不上。

不过现在也不是想这个的时候,还是将面前的事情解决了再说。

徐长生说道,“夜盲症,多吃猪肝就能解决。”

猪肝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他这样讲总简单明了吧。

百官和李世民:“……”

徐家子养了那么多猪,敢不会是来推销他家的猪吧?

他们多少年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多吃猪肝就行?

其实多吃肉也行,但肉没有猪肝含有的维生素多。

古代的人多有夜盲症,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吃肉少,穷,吃不起肉。

“徐家子,此话当真”

徐长生点点头,“各位大人,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夜盲症其实也是一种病,而吃猪肝就能治好这病。”

这样说,众人才明白一些,既然是病,而猪肝就是药。

徐长生一咬牙,“陛下,我徐家村愿意贡献我徐家村所有猪肝。”

反正他也打算要扩展神仙食府,需要杀大量的猪才能满足需求,将猪肝送给朝廷也算不得什么。

见众人还有疑惑,徐长生继续道,“成于不成,让士兵吃猪肝总不会出现其他问题。”

众人一愣,似乎也对,就算治不好,也不可能因为吃了猪肝出现其他问题。

这个问题根本不用思考,况且徐家子还是主动免费将猪肝送给朝廷。

这时唐俭站了出来,“陛下,此事还有一个难点,就算猪肝能够治好夜盲症,但如今天气炎热,新鲜的猪肝运往前线,恐怕已经腐败不堪,如何入口?”

众人也是一愣,这的确是个问题。

徐长生却笑了,道,“如果放在以前,要将新鲜猪肝运送这么远,肯定是不行的,但现在却没有问题。”

徐长生看向唐俭,“大人恐怕没有吃过我们徐家超市的香辣豆干和泡椒鸡爪吧?”

礼部尚书唐俭一愣,他的确是因为上次徐家子将他气晕在大殿上,对徐家超市的东西一概拒绝...

徐长生继续道,“如果大人稍有关注我徐家超市,就会知道,我徐家超市的泡椒鸡爪和香辣豆腐干已经在大唐十道售卖了,如此远的距离,我徐家超市已经能够做到保证其质量。”

许多人也是一愣,他们倒不是没吃过这两样东西,而是没有想到这些小东西居然在大唐十道都开始售卖了。

不由得问道,“这又是科学的原因?”

徐长生答道,“正是,无论是泡椒鸡爪还是香辣豆干,都是腌制而成,本就不容易腐败,加上都是真空包装,让它们处于无菌状态下,一般来说,保质半年是完全没有问题。”

“保质半年?”有人问道,虽然有些东西他们没听懂,但关键的东西他们还是听见了。

徐长生答道,“是的,只要用差不多的工艺,将猪肝做成泡椒鸡爪类似的小吃,保质半年还是没问题,所以我向朝廷提供的猪肝不会是原生态的,而是做成一小包一小包的小吃,这样,运送到前线的时候,我军即可食用,而且味道美味,也算是给辛苦的前线士兵加餐了。”

一些人想到徐家超市那些小吃,不由得吞了口口水。

徐家超市卖的那些东西,现在可是家喻户晓,那味道,谁不夸上一句。

李世民想了想,如此的确是最好的办法,就算治不好那个夜盲症,也算犒劳前线士兵了。

当然光徐家的猪肝肯定不够,他还得让人四处收购一些。

说道,“众位还有何异义?如若没有就按宣仪郎所说执行。”

说完又道,“如果真能解决夜盲症的问题,到时再论功行赏。”

这些功劳自然有专门的官员记录,就算李世民现在不说,到时论功行赏的时候,也有人提醒。

徐长生心道,这功劳,他怕是百分百拿到手了。

李世民又道,“宣仪郎,我军的第二个问题,又当如何解决?”

众人齐刷刷地看向徐长生。

这是他第一次上朝,没想到就如此表现。

所有人心底也是有杆秤的。

最高兴的莫过于李世民,徐家子是他力排众议安排进朝廷的,能有所作为,当然是给他长脸。

徐长生抱拳,“各位大人莫急,听我一一道来,和刚才夜盲症一样,我军的不正常反应也是一种病,称之为高原反应。”

有了前面夜盲症的先例,接受起来就要快速多了。

有人问道,“高原反应?这是何病?”

徐长生说道,“相信大家都知道,我们大唐的地势有高有底,但突厥之地,比我们大唐的地势还要高,而我们大唐士兵突然进入地势很高的地方就会出现头昏眼花,恶心呕吐的现象,这就是高原反应。”

其实就是因为地势高缺氧。

但他要是这么说,又得解释氧是什么。

众人微微点头,“可是水土不服?”

徐长生赶紧点点,“大人说得是,真是水土不服。”

这下众人就更理解了,别说远去突厥之地,他们大唐的官员走马上任,离开原住地,都会出现水土不服。

“可这么奇特的水土不服之症如何治疗?”

徐长生一笑,“现在我军已经在突厥之地呆了一段时间了吧?其实治疗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

“一就是让我们的将士一点一点突进,慢慢适应突厥的环境,有的士兵开始出现高原反应,其实过两天就会好,不用惊慌。”

“当然,这是治疗轻微高原反应症状的办法,如果症状比较严重的话……长生刚才说这也是一种病,病当然要药物医治,长生知道一种名叫红景天的药草刚好可以治疗此症。”

红景天?

众人一愣,他们都不是大...夫,对这药也不熟悉。

李二说道,“传御医正前来。”

徐长生也找来笔和纸画了起来,他用的铅笔,画风写实,和大唐的画风大不相同。

很快就画好,然后交给李二他们查看。

“这画得倒是惟妙惟肖,让人一看就能辨识清楚。”

“这种技法虽和我们现在的画法不同,却颇为实用,可用在衙门追凶,地图绘制等……”

一群大佬颇有见解。

徐长生也点点头,写实的画法的确有它独特的地方。

这时候御医正正好前来,将画交给御医正,李世民说道,“可识得这药草?”

御医正不愧是宫廷御医,第一眼就认出来了,为了确认,这才多看了一会儿,答道,“回陛下,臣识得此药,在云南,巴蜀,甘肃,青海等地多有发现,在突厥之地就更多了,不过,医书上的名字不是叫红景天。”

看看,不愧是专业的,连产地都记得清清楚楚。

至于是不是叫红景天,徐长生心道,上千年的时间,它的名字或许有变化,不过,是它就可以了。

徐长生说道,“突厥之人能够适应高原反应,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将红景天当成一种蔬菜食用,就是它没错了。”

李世民又问了问御医正红景天的作用。

御医正的回答虽然没说它能治疗什么高原反应,但多食也有益。

大手一挥,说道,“派人大量收集,将一部分军粮换成红景天。”

一举两得的事情,他何不尝试一番。

有大唐陛下的命令,相信收集起来也不是特别难。

徐长生也松了一口气,可把他的汗都急出来了,以后他上朝再也不打瞌睡了。

但一想到三更就得起床,脸真的变成苦瓜了。

徐长生抱了抱拳,回到他的位置,现在总没有他事了吧,他躲起来。

经过刚才的事情,他的瞌睡也算完全醒了。

一群大臣又开始围绕相关事宜讨论了起来。

徐长生唉声叹气,当官苦当官累,当官还没有钱赚,还得站在这不自由。

也不知道为啥这么多人就是一个劲地往朝廷钻。

他好想回徐家村啊,现在想想那里简直是天堂。

今□□议,也就突厥问题比较重要,其他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下朝后,徐长生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了,难怪早上的时候他看到那么多人拿着面包在啃,原来他们早有准备啊。

不像他,因为起来太早,根本不想吃东西,所以出门的时候,他一口都没吃,还想着下了朝再回家吃早饭,没想到下朝的时候,午饭基本都过了。

金殿上,一个老公公拉长了尖锐的声音喊道,“下朝。”

声音还没落,就看到一个小身影刷地骑上一只大老虎跑了。

众人看得一愣一愣的。

徐家子跑得也太快了吧?

李世民脸上也是一抽,没见过跑得这么积极的。

徐长生可管不了这么多,他快饿死了,真的。

一溜烟跑回住的地方,老远就喊道,“快……快准备点糖水,我要晕了。”

徐长生愣是喝了好几口可乐,扯了几包鸡爪,都等不及饭呈上来了。

长柏哥儿看得眼睛直眨巴,“长生,当官啥感觉?”

徐长生瞪了一眼,“饿死鬼的感觉。”

“当官不都耀武扬威,威风得不得了吗?”

徐长生心道,那是大官,他现在就站门口一小官,见谁都得喊大人。

别看他一个七品官不小,但这里可是长安,在路上随便拉一个人说不定都比他官大。

...长柏哥儿好奇得不得了,“上朝啥感觉?”

徐长生一副别提了的样子,上朝能是啥感觉?他都摔了个四脚朝天,还差点被人参他藐视朝廷,心肝都差点给他吓了出来,也亏得今天遇到的问题他刚好知晓,不然非得下不来台。

要是第一天上朝就被打了板子,他肯定要沦为所有人的笑柄。

唉声叹气,可这官他貌似还辞不掉。

难怪以前辞官的人都没什么好下场,徐长生以前还不信,现在相信了,辞一个试试,站一群人出来说你藐视朝廷。

想当官难,想辞官他也难。

徐长生今天吃了好多,吃饱了过后,又唉声叹气了起来,以后可怎么办啊?

想了想,国子监马上就要开学了吧,他肯定要读书,是不是就不用去上朝了?

越想越是这个理,他现在还小,肯定读书为重啊,陛下肯定也是这么想的。

他从来没有这么想过国子监早点开学。

这时候,大伯徐正也回来了,看着徐长生笑眯眯的,他们徐家也有当官的了。

徐长生一看大伯的表情就知道他在想什么,想找个人诉苦都不行。

他要是敢说他想辞官,估计大伯能立马将大祖父叫来。

只得岔开话题,实在不想让大伯问他今□□廷上的问题。

而且今日朝堂上的事情涉及到军事秘密,连市井都没有消息流出,应该是封锁了,他也不能乱说。

倒不是不相信徐家的人,只是要是徐家的人不小心说错了什么,那就真是害了他们,所以还不如守口如瓶。

徐长生说道,“大伯,我给大祖父写信,问扩张神仙食府的事情怎么样了?”

大伯答道,“你大祖父让你自己做主就可以。”

现在徐家村的事情,徐长生也是能做得主的。

徐长生想了想,原本他只想多开两三家神仙食府,但如今答应送朝廷猪肝,肯定得大量杀猪,猪肉囤积他虽然也有办法收藏保证不腐,但终归没有新鲜的肉好吃。

还不如多开几家神仙食府,这样能扩展神仙食府的同时,又能解决掉囤积的猪肉。

李二陛下肯定也会收集猪肝让他们徐家加工,然后送去前线,不然光凭徐家的猪肝也是不够的。

徐长生想了想,伸出两个手掌,“那我们就再开十家神仙食府。”

别看十家似乎挺多,但长安太大了,分布出去后,其实根本满足不了长安的需求。

而且开十家,以他们神仙食府的火爆,也是能很快回本的。

到时候也能大赚一笔。

他在李二生日宴会上,可是当着百官的面说过,他要修一条长安通向徐家村的水泥路。

这么大的工程,光靠他们徐家村的人肯定不够,到时候就得招人来修,都是钱。

还有水泥的制造和运输都得花钱,可不像他们徐家村那点路,自己辛苦点也能修起来。

徐家村的水泥路好不好?肯定好啊,但是李世民和朝廷百官都看过了,为何却连问都不问?

他们不知道徐家村的水泥路有多好吗?不知道如果大唐其他地方的路变成水泥路的好处吗?

不,他们知道,就是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才没有问,因为他们知道,修路是一件劳命伤财的事情,以大唐百姓现在的生活水平,根本修不起来,就算问了也是徒增伤感。

大唐穷,所以明知道有些东西很好,但也只能眼巴巴地看着,不然就像前朝一样,因为新修水利,弄得民怨四起,怨声载道。

前朝的水利工程不是好东西吗?肯定是,要是修起来对百姓也是有好处的,但……当时的生活水平根本就支持不起新修水利,就像现在的大唐百姓,根本支持...不起修水泥路。

现在,主要还是以耕种自家耕地为主。

大伯听到徐长生说要修十家神仙食府,都不由得一愣。

徐长生一笑,现在正是他们大力发展的最好时机,没有竞争对手,市场需求也高。

甚至可以说,神仙食府的收益未必比徐家超市差。

徐家超市卖出一筒油,看似一次赚了不少,可一筒油别人要用很久才能用完。

而神仙食府不同,人总得天天吃饭吧。

于是,大伯去找铺面租借了。

租借是最划算的,要是购买,资金投入就太多了。

在神仙食府装修期间,沈宴花了一些时间画了一幅巨大的图。

上面画得精彩绝伦,绝对是大唐百姓从来没有见过的画面。

然后写上了几个大字,西游记第一回--猴王出世。

正是他的舞台剧的宣传海报。

他要在他的十个神仙食府开业时,同时上演他的舞台剧《西游记》第一回。

他要让大唐的百姓知道他们徐家的神仙食府开业了,他要给大唐的百姓带来一种新的娱乐体验。

徐长生将画让人带回徐家村印刷。

然后在加上原来的那家神仙食府,一共十一家的食楼上挂上了此图。

宣传海报一挂,整个长安都轰动了。

光是那彩色的画,不一样的画风就让人围观,津津乐道。

然后是画上的内容,让人看得臆想连连。

“那只猴子就是大圣吗?原来大圣居然长这样的。”

“画上的地方是花果山还是方寸山?真漂亮。”

他们多少听过一些西游记,对故事还是了解一点的。

有些人是听过李世民生辰宴上发生的事情,不由得说道,“这就是徐家子要重现的《西游记》猴王出世?光是看这图就让人臆想连连,到时候非得进去一观。”

“是啊,传得神乎其神,如论如何,放下手上的所有事情也得去看看。”

徐长生此时,正在想卖票的事情。

对,就是卖座票,就像电影院一样,限制人数那种,给人最好的体验。

他本来想过免费的,但……

人数太多,太过拥挤,要是弄出点事故,他们神仙食府说不得还要摊上官司。

经过各方面考虑,他还是得将座票给弄出来,而且表演的时候,还不能卖食物,不然有人呛着,被烫伤等,他找谁说理去。

不要以为这样的事情不会发生,看过李二陛下宴会上那些人的表现后,徐长生觉得可能性非常高。

徐长生正在认认真真画门票,画好就拿去徐家村印刷,然后开卖。

感兴趣的人实在太多,就只卖给徐家超市的会员吧,就当是回馈会员的支持了。

当然他得留一些送人。!

本文网址:http://datangligongxueyuan.quwenyi.com/31495996.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quwenyi.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