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艺小说 > 都市言情 > 大唐理工学院 > 第24章 入v四合一(求收藏作者专栏)

第24章 入v四合一(求收藏作者专栏)

推荐阅读: 团宠龙崽:太子哥哥,要抱抱!这该死的求生欲[穿书]表妹万福天潢贵胄德萨罗人鱼我喜欢你男朋友很久了不要在垃圾桶里捡男朋友[快穿]银河坠落房客我行让我上[电竞]王妃日日想和离天价小娇妻:总裁的33日索情非凡人生重生八零:媳妇有点辣伪装学渣农女福妃别太甜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春枝秋雨情终末日快乐

(四合一,第一章)

接下来的日子,徐家村的人每天都有三个必去的地方。

第一个就是徐家村榨油的地方,在他们看来,这就是他们徐家村富裕起来的根本,是重中之重,他们都想好了,这个地方,除了徐家村的人,什么人也不让进。

第二个地方就是徐长生那个茅草屋的门口,因为徐长生每天都会将那幅画挂在门口,晚上再收起来。

这幅画是他们对未来的憧憬。

第三个地方,就是徐长生现在正在鼓弄的火窑,他们虽然看不懂,但也看得热闹得不得了,随便看看有没什么帮得到忙的地方。

当然,徐家村的孩子还有一个每天必去的地方,那就是“花果山”,徐长生的植物培育基地,这些小子天天盼望着他们亲自开垦种下的仙草仙药生根发芽。

这天,徐长生站在火窑外面,小脸上都被摸黑了,简直就是一个乡下小子,也亏得他皮肤白嫩,不然真和乡下小子没任何区别。

“怎么样了?”徐长生问道。

火窑里,一个族叔答道,“应该没有问题了,火势不好控制和火小的问题都解决了。”

徐长生点点头,“那我们现在就开始烧砖吧。”

四四方方的长方形被送进了火窑。

“这就是长生准备用来修房子的“砖”吗?行不行啊?我偷偷摸了摸,软绵绵的啊?”

“呸,小仙人说行就一定行,不就是砖吗?有什么了不起的,你不知道,小仙人将野猪种雪地里,都能长得老肥,我们每家不是还分了半斤?”

“也对,小仙人连野猪都能种出来,更何况这个砖。”

徐长生在一旁听得脸都黑了,“十九婶,谁告诉你我能将猪种雪地里长出来?”

特么的他有这么厉害?

“长柏哥儿偷偷告诉我的,还让我不要告诉其他人,这是仙术,放心吧长生,我不会乱说出去的。”

徐长生:“……”

不行,等他忙完过后,一定要纠正这些伪科学,简直叔叔能忍,嫂嫂也不能忍。

到时就将这群孩子全部聚集起来,挨个挨个教育。

徐长生黑着脸站在火窑边上看着。

烧砖需要的时间并不长,大概在40的分钟左右就可以了。

这样烧出来的砖密实,耐磨,坚硬。

一段时间后,原本泥土一样的颜色已经变成深红色。

看这红色,多好看,用它建起来的房子就是红砖房,都不用贴什么瓷砖,已经十分耐看了。

当然,现在想贴瓷砖也不行,烧瓷砖要求的温度太高了,火窑达不到。

“可以出窑了,记住这个时间和火力,以后就这么烧。”

一窑红色的砖头被运了出来,等温度降下来的时间比烧砖用的时间还久。

不过徐长生一点也不着急。

“颜色居然变得这么好看了,红红火火的。”

“每一块都四四方方的,大小也一样。”

“我以前帮人打过石头修过房子,这砖要是结实的话,说不定真能当石头用,而且这么规则,应该更好用。”

徐长生哈哈一笑,“结不结实,试一试不就知道了?”

拿起一块冷却后的砖头,敲了敲,声音清脆厚实,不错。

然后往地上直接摔,滚好远。

“长生你力气小,我来试。”一个族叔说道,直接拿起两块砖头对砸。

“砰砰砰”地砸了半天,才将其中一块砸成两段。

“这坚硬程度。和石头也差不多了吧?”

“这么说来真的可以用来修房子?我们是不是不用买石头和木材了?”

其实光是砖头修房子还是不够的,还得水泥。

徐长生修火窑的时候已经跑去周围的山上看过了,在一座山脚找到了颜色像硫磺一样的泥土。

当时他还闻了闻,有些刺鼻,是硫铝酸盐的味道。

这下好了,只要将硫铝酸盐和适量的泥土混合,加上水,就是被运用得十分广的硫铝酸盐水泥了。

当然现代的硫铝酸盐水泥杂质是比较少的,不过影响并不大,过滤处理一下就行。

“就按这个程度烧,能烧多少烧多少,一个火窑肯定不够,再组织人手建几个。”

当然,这些事情就让村里的叔叔伯伯忙活去吧。

他还是小孩子,他要回去睡懒觉。

不过,这时候,长柏哥儿不知道从哪里跑了过来。

“长生,长生,你的仙草,呸,你的那些种子发芽了!”

徐长生撒丫子就跑。

山谷中,基本所有种子都生出白嫩嫩的根了。

哈哈。

他的葱姜蒜,他的花椒胡椒小辣椒,他的苹果香蕉大葡萄,他炖鸡汤的灵芝。

长柏哥儿偷偷走了过来,“长生,等它们长大了,你得送我一棵。”

徐长生大笑道,“都是你的,你以后别将你那些伪科学挂嘴上就行!”

接下来的日子,徐家村更加的忙碌了,更加的热火朝天。

徐长生还是当着他的技术顾问,因为砖头和水泥从来没有出现过,红砖房也是第一次出现,他得教这些人怎么用。

经过几天的煅烧,砖头已经堆了很多。

也是时候开始修房子了。

房子不可能每家每户同时修,先修谁的?

大祖父一挥手,“按辈分来,同辈分的按年龄来。”

“你们要按我画在地上的线来修啊,不然就和画上的效果不一样了。”

想到那幅画,不知道多少徐家人心里又是一片火热。

修房子不是一蹶而就的事情,但也在有序的进行着。

徐长生每天都在满村子跑,在地上划出一个个方块,见人就说一些别人听不懂的话。

“这里要修花台,你们别越线啊。”

“这里我准备放几把椅子,你们也别越线啊。”

亲手一点一点规划整个村子,那种感觉也是十分奇特的。

在徐长生眼中,原来的徐家村的基础设施简直一无是处,都得改。

要改就改个彻底。

徐长生将原来乱七八糟的房子全部规划在一块儿,形成一排一排的,每排中间留了十多二十米宽敞的街道,他留下来作步行街。

到时用来饭后散步,邻里间聊天多好。

说改了个彻底也不对,还是有没动的地方,就是村里的那些不知道多少年的梅花树了。

看着满树梅花,徐长生实在舍不得将它们挖了。

一咬牙,都留了下来。

在梅花树下画了一个圈圈,以后他用砖围着梅花树砌一个花台,可以让走累的人坐在梅花树下的花台上休息,似乎也不错。

天空中的雪花似乎小了一些,阴沉沉的云层也开始散去。

贞观三年,漫长的冬季似乎有了结束的迹象,春天终于要来了,徐家村就像大唐一颗独特的种子,静悄悄的开始发芽。

(四合一,第二章)

徐家村自从在长安城有了一个卖油的铺子后,就不用每天两头跑了。

大伯徐正就留在长安城中的铺子十多二十天。

长安热闹繁华,但呆了十几天后,每天又忙着卖油,久了兴致自然就降下来了。

于是,徐正将铺子交给族中一位兄弟守着,他准备回家看看。

其实也没离家多久,怎么就特别的想念了?徐正不由得心里好笑。

走进村子,徐正愣住了,怎么这么安静?连个人影子都没有。

继续往里面走,他家几乎在最里面的位置。

但越走越心慌,因为他一个人都没遇到。

这怎么可能?

村子的人都去哪了?是不是出事了?

徐正忍不住跑了起来。

但没多久,他就听到了巨大的喧哗声。

那声音热闹得跟过年一样,充满了喜庆。

心中这才松了一口气。

不过,村里的人怎么全跑他家的位置去了?

带着疑惑,徐正快步走了过去。

靠得近了,徐正愣住了,在他家原来的茅草屋位置,立起来一个……古怪的东西。

这是什么?

有些像房子,但他从来没见过这样漂亮的房子,整整齐齐的红色方块墙,错落有致的形成独特的图案。

光是这简简单单的墙,似乎就让人有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

特别是再看看旁边的茅草屋,真是鲜明的对比。

还有,这红色的建筑一看就喜庆,看上去也结实得很,不像他们原来的茅草屋,风一吹就能刮走似的。

这些墙壁上,又点缀着像栅栏一样的台子。

徐正还在疑惑,那栅栏一样的台子上走出来两个人,一老一幼,正是他爹和徐长生,正稀奇的东摸摸西摸摸。

徐正有些懵,他不就出去了十几天,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这时,终于有人发现了徐正,“大房家的,恭喜啊,你家的新房子建好了,漂亮吧,看看这红砖头,看看这小巧的阳台,啧啧,长生说,以后啊,站在阳台上吹吹风,看看徐家村的美景可悠闲了,长生还说他还没有开始装饰勒,我看啊,都不用装饰,已经漂亮得不像话了,以前哪见过这么漂亮的房子。”

“大房家的,快回去看看吧,你家是第一个修的,接下来就轮到我们了。”

徐正一愣一愣的,他家的新房子?

这个看上去小巧美观,喜庆到极点,从来没有见过的建筑,是他家的新房子?

脚步不由得更快了,虽然不明白,但他大概也猜到一些,肯定是长生弄出来的,也只有长生会弄一些他看不懂的东西。

徐正回到“家”,但怎么也挤不进去,因为他家已经被看稀奇的人挤得满满的了。

今天正是徐家村第一座砖楼盖成的日子,喜庆得都是欢歌笑语。

几乎所有徐家村的人都来围观了,脸上洋溢着说不出的幸福和满足,这可是他们徐家村的新房子,其他村能盖这么漂亮的?

看着面前漂亮的两层小楼,欣喜得无以言表,

以后,他们都能住上这样的小楼,虽然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修到他们家的,但肯定是会修的。

十多天修建成一栋两层小砖楼,快吗?

不,徐家村可是有五百户,在同心协力的情况下,用十分简单的红砖才修好一栋楼,算不上快,甚至非常慢,因为第一次修砖楼,摸索的时间占了很大一部分。

不过接下来依葫芦画瓢,速度就快了。

徐正能进入自己家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大半天,因为进去的人都舍不得出来。

楼上一直传来长生的声音,“别挤呀,别挤呀!”

徐正进入这个新“家”,然后也知道这些人为什么舍不得出去了。

房子里面被分成了很多区域。

大的是客厅,客厅旁边是厨房,楼上是书房,3个卧室,甚至还有一个小小的衣帽间,上下两层楼都有卫生间。

徐正也是听旁边的人说的,什么客厅,厨房,衣帽间,卫生间,他听得有些懵,听不懂。

不过没关系,热心的族兄族弟正在口吐白沫的给他讲解。

客厅应该就是大厅,用来接待客人的,厨房不就是疱厨?居然单独列了出来,还有专门用来放衣服的衣帽间,也太讲究了。

屋子其实也不是特别大,功能分得却很精细!

徐正一愣一愣的,旁边的族兄弟熟悉的挨着介绍,能不熟悉吗?自从徐长生将房间布局图弄出来后,他们天天都盼着看看到底是什么样,一天恨不得看十几次,徐长生的话他们都能倒背如流了。

“长生说,这面墙上得贴一副很大的画,画上得有牡丹什么的,寓意花开富贵……”

徐正一个一个房间的被拉着走了个遍。

徐长生要是看到下面的情况,肯定要赞美一声,特么简直就是最专业的售楼小哥。

看完下面的客厅厨房,徐正又被拉上楼看卧室之类。

而大祖父徐文远,正坐在阳台上摆着的一把椅子上,椅子旁摆放着一个竹编桌子,上面放着茶水。

这是长生推荐给他的地方,长生说大阳台才是小楼房的精髓。

喝着茶,看着徐家村,听着族人喜庆的讨论声,他大概明白长生为什么给他推荐这个叫“阳台”的地方了,他的确喜欢这里。

徐长生觉得他快要被挤压成一个饼了。

挤了半天,他才挤出去,然后撒腿就跑,太可怕了。

他心里也高兴,因为大祖父家的房子修好了,就该修他的了,嘎嘎,有了经验,修的速度也会快上不少。

不过,也有不开心的地方,因为他的兔叽挤不出奶了,只得含着泪将它放回了后山。

以前他工作的时候,每天都要喝一瓶奶的,还真是有点不习惯。

徐长生一跑,后面的一堆孩子也跟着跑,看上去一大群。

看了一眼后面还热闹非凡的人群,房子才修好还不能住人,不过徐长生也告诉老爷子方法了,只要开着窗子,用柏树枝进行烟熏,将湿气熏走,这样持续几天,就可以住人了。

这方法估计也只有在古代才行得通,要是在现代,那场面估计有点吓人。

徐长生的目的地是后山山谷,他的植物培育基地。

经过十几天,他的栀子花和月季都有手掌那么高了。

一是品种好,二是温度湿度适宜。

这种反季节的快速种植,在现代是十分普遍的,听说有些花棚,能在十天内让花卉长出花骨朵儿,不过这技术含量就高了。

再看看他的葱姜蒜,哈哈,葱长得最快,都勉强可以吃了。

还有苹果香蕉,也绿绿的一大片,葡萄稍微慢了一些,叶片还是黄绿色的。

接近瀑布的一棵长满苔癣的老树下,盘根错节的树桩周围,他的灵芝也长出来不少。

这些灵芝属于肉灵芝,人工种植的灵芝长得又快又肥,至于药用价值和野生的比哪个强,徐长生也不是特别清楚,不过他种的灵芝都是用来炖鸡汤的,也不是特别在意。

他的这些植物,可都是优良品种,有些是转基因。

拿葡萄来说吧,大唐也有不少人种葡萄,但他种的葡萄,那颗粒估计得有他们的几个大。

再说月季,大唐也有月季,但绝对比不上他的月季开花大朵,花期时间长。

长柏哥儿跑了过来,眼睛一闪一闪的,“长生,你这些种的都是啥?我以前都没见过。”

徐长生小胸膛一挺,“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啧啧,看看这颗小苗了吗?以后结出来的果子有这么大,又红又漂亮……”

这可是超级红富士,一个果子半斤左右,还好吃。

长柏哥儿眼睛更亮了,一定是仙果,以后他得多吃点。

徐长生看了看天气,“雪基本都停了。”

长柏哥儿点点头,“我娘都准备去王家村买鸡崽了,说是养大了,公鸡给我们炖汤喝,母鸡留着下蛋。”

徐长生一愣,“王家村?那个要走一天才能到的王家村?”

长柏哥儿点点头,“是啊,只有他们村子开春了有一些鸡崽卖,数量还不多,我娘说这是王家村祖上传下来的技艺,靠着这个,王家村在十里八乡是最富有的,不过我们徐家村现在有油卖,也会富起来的。”

徐长生眼睛一闪一闪的,看着山谷,感受着温度,然后又看了看水帘洞,神秘的一笑,“你让你娘买鸡崽的时候,也买些鸡蛋回来。”

“哦。”长柏哥儿抓抓脑袋,不过心里贼高兴,因为这些鸡蛋他娘肯定都给他和长生吃。

徐长生现在心里正打着算盘。

徐家村的改造已经走上正轨,速度只会越来越快,修完房子修街道,修花台,修广场,广场他还想着用果树全部包围起来。

但,徐家村现在的发展其实是比较畸形的,基础设施都是靠村里自己弄起来,材料也是自己弄。

所以,徐家村基础建设会快速的越变越好,但生活水平却没多少改善,还是吃不起肉。

徐家村卖油赚的钱勒,怎么没有买肉?

这其实是一个资金积累问题。

徐家村以前多穷啊,都快饿死了,能买多少黄豆来榨油?

所以只能买一部分黄豆,榨了油卖,卖的钱再买黄豆……从小雪球开始滚。

真正能流通的钱,可想而知。

徐家村还处于最初的资本积累阶段。

可建设徐家村都是体力活,不吃肉不喝奶怎么有力气?

好吧,其实是徐长生自己快忍不住了,嘴巴馋得要死。

所以他得想个赚钱的法子为村子的人买肉吃,买奶喝,当然主要是喂饱他自己,嗯,还有大白。

马上要开春了,像大伯娘这种跑老远去买鸡崽的人肯定很多。

他这里正好有温室,特别是那个水帘洞,简直就是天然的孵化室,再打整一下,倒是可以自己孵化小鸡崽出来,拿去卖钱,市场应该不错。

钱,才是能改变徐家村生活的最根本的东西。

想到这,徐长生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拉着长柏哥儿就跑,他现在就让大伯娘去买鸡崽,不对,是鸡蛋。

农村的鸡都是散养的,不用担心没受•精的问题,只要别买到坏蛋就好。

(四合一,第三章)

徐长生跑回村子,围观新房子的人群居然还没有散去。

好不容易找到正在和三姑六婆寒暄,笑得合不拢嘴的大伯娘,“以我们这修房子的速度啊,马上就修到你们的了,到时候家家户户都住这么好的房子。”

“光是看到你家的房子,我就不想回我那茅草屋了。”

“自从长生回到我们徐家村后,我们徐家村不仅能吃饱饭,现在还能住这么漂亮的房子,十里八乡哪有这么好的房子住?”

“就是就是,大房家的,你可得将长生养好了,我看长生最近都瘦了一点。”

徐长生跑了过去,心道,能不瘦吗?没肉吃还没奶喝,亏得他底子好,不然真瘦不拉几了。

“大伯娘,你要去王家村买鸡崽?”

正在聊天的几人,脸上笑得更加灿烂了,“长生,快过来,真是神仙脑袋瓜子,居然能修这么漂亮的房子。”

“我们家长生可是小仙人……”

徐长生:“……”

算了,普及科学的道路任重道远,他还是慢慢来吧。

“大伯娘,你买鸡崽的时候多买点鸡蛋。”

大伯娘一笑,现在手里有点闲钱了,也的确该给长生买点东西补补身子。

刚才居然有人说她将长生养瘦了,哼,那还不是以前连饭都吃不饱的原因。

大伯娘说道,“好好,我买一篮子,每天给你煮一个。”

“一篮子不够啊,大伯娘,我买来不是吃的,我能孵出小鸡来,到时候我们卖了鸡崽买肉吃。”

“……”

原本欢乐的气氛突然安静了下来。

“长生,你说什么?你能孵出小鸡来?可是我们徐家村都没有能孵蛋的老母鸡。”

徐长生也不知道怎么解释人工孵化,“反正多买点鸡蛋,有多少买多少。”

大伯娘也知道事情的重要性,没看到王家村,不就是靠着春天的时候能孵出小鸡这门手艺,成了十里八村最富有的村子。

大伯娘带着徐长生去找大祖父。

而小仙人准备买鸡蛋自己孵小鸡的消息也传遍了整个徐家村。

意外的是,居然没有人觉得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反而高兴的讨论着他们以后也可以卖鸡崽了。

大祖父得了消息以后,大手一挥,“卖油的确赚了一些钱,除了买黄豆榨油的钱,剩下的就用来买鸡蛋吧,明天就带着村里的妇人去周围的村子收鸡蛋。”

徐长生也没想到,事情居然这么轻易的就通过了,大祖父甚至都没有多问。

于是第二天,徐家村的妇女,成群结队的向周围的村子出发。

也不用徐长生教她们分辨鸡蛋好坏,她们本身就是个中好手。

徐长生也忙活了起来,他得将“水帘洞”布置成孵化室,还得有人日夜守着,因为……洞里还住着一群猴子。

说起这群猴子,现在已经和村子的孩子混熟了,都敢和人坐在一起,毫不惊慌。

徐长生知道原因,村里榨油剩下的豆渣,都被做成了豆饼,这些孩子每天基本人手一个,这些孩子可是将这群猴子当成美猴王的猴子猴孙,不知道偷偷喂了它们多少饼吃。

对于这群聪明的猴子来说,新来的住客,不仅“武力”高强,还给它们东西吃,它们能不友好?

徐长生叫上一群叔伯跑到“水帘洞”布置了起来。

孵化室的要求,这个水帘洞大概都能满足,至于黑暗的环境,到时候用厚厚的黑布罩起来就可以了,又黑又保温。

现在需要的就是孵化的保温箱。

这又得麻烦十六叔了。

箱子要密封,留一个洞就可以,盖子要方便取下来,等孵化出小鸡了,好方便抓出来。

还得准备干草放箱子里面,也是为了保暖。

正统的孵化室倒是不用干草,但这里毕竟有些不同。

将所有要注意的地方都记下来。

然后将要准备的东西也拜托族叔们去准备。

徐家村忙碌得根本停不下来,哪像以前,冬季一到,什么也做不了。

所有忙碌的身影,脸上都是带着淡淡的笑意,纯朴的农家人很容易满足,但也不排斥变得更好。

鸡蛋陆陆续续被收了回来,十六叔的保温箱也一个一个做了出来。

鸡蛋放进铺了干草的保温箱中,一箱一箱的搬进了“水帘洞”中。

“水帘洞”在徐家人眼中变得神秘了起来。

难道那个洞真的是西游记中讲述的仙家福地?不然没有孵蛋的老母鸡,怎么将鸡蛋放进洞里就能孵出小鸡来?

鸡崽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孵化出来的。

徐长生也就每天去看一次,当然为了防止猴子搞破坏,有专门的族叔轮流守着。

……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徐长生每天都去查看孵化小鸡的进度,每天也在看修建房子的进度。

天空的雪已经完全停了下来。

或许是冬季太长,春天来得特别的突然。

温暖的阳光洒下,雪地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融化。

徐长生看着化雪后露出的徐家村道路,坑坑洼洼得简直不忍直视。

这哪里是路啊,简直和山沟沟里面的原生态一模一样。

好吧,徐家村就是个山沟沟。

徐长生眼睛一闪,路得修,必须修,正好这两天天气意外的晴朗,就像修房子一样,一段一段的修吧,急不得。

不然房子修好了,下面的路还是坑坑洼洼的,就太影响美观了。

而且修路要比修房子简单多了,村子里的妇人就可以,也耽搁不了修房子的进度,花不了多少时间。

农村的妇人没有城里的娇贵,干农活是家常便饭。

他们正好有水泥,修路会十快捷。

于是,在徐长生的号召下,只是给修房子的男劳动力做做饭的妇人们被聚集了起来,徐家村修路工程开启。

徐长生的工作就是在原来就计划好的地面上画线。

要修路就要修好路,路都是按现代四个车道的宽度来设计的。

每排楼中间的步行街,也有两个车道宽。

“一定要按照我的线挖,挖平,一点差距都不能有,不然和我那幅画上的效果就不一样了。”

这些妇人一听,和画上的效果不一样,那怎么行?

地面被挖得平整得不可思议。

这是她们带着憧憬之心挖出来的。

和徐长生画出来的线丝毫不差。

“铺石子……铺均称一点,不然气孔多了,路会裂开。”

其实水泥路在古代,不是那么容易开裂的,现代的公路之所以维修得那么勤快,主要原因是车辆实在太多了,天天碾压。

古代最多也就一点牛车马车。

“水泥倒上去,压平,对对,就是这样……”

专门的木板子,又大又厚实,用来压路最好不过。

徐家村啥都没有,就是人手多,妇人也多,五百多户勒,而且古时候可没什么独生子女,一户的人数嘛,不说也罢。

等水泥干了一些,徐长生就让人在上面铺上干草,这是为了避免晚上夜深露重,路面受潮后变形,影响美观。

现在就等着水泥路凝固吧。

当然,步行街就不能用水泥了,而是在没干的水泥上面加上了红砖,铺成了砖路,看上去更高档一些。

全村五百户,齐心协力修房子修路,为了早日修到自己家,恨不得一个人当两个人使,看得徐长生都心疼。

不过这些族叔族伯,婶婶阿姨都是勤快人,加班加点,天不亮就起来,天空还有一点微光都不会下工,除非真的看不见了。

这股热火朝天的劲儿充斥在整个徐家村,再累,所有人脸上都是微笑的。

是啊,这点点累算什么,能比以前饿死人的日子难过?现在饿了,豆饼管饱,还都是油炸的,以前能想象?

以前别说用油炸饼,一块猪皮得用半年,那就是油!

更何况,这是在建设他们自己的徐家村啊。

徐长生也笑呵呵的,看着自己一手改造的徐家村,成就感十足。

又过了几日,天气更加的好了,阳光明媚,哪还有以前冰雪封天的样子。

徐长生看了看已经修好的一段路,绿化带也是时候开始一点一点的弄了,他山谷里的那些花卉也该移植出来了。

于是带着一群孩子跑去后山火窑那,一人抱几个粗糙的花盆往山谷跑。

这些花盆都是烧砖的时候顺带烧的,并不费事儿。

因为是顺带烧的,所以有点粗糙。

不过没关系,它就是一个摆路边的花盆。

将植物移植到花盆这种事情,就不用麻烦大人了,他们一群小孩子就行。

所以,徐家村现在是男女老少全部上阵。

农家的孩子最不怕吃苦。

徐长生正在教怎么移植。

倒是这些孩子小心翼翼的,生怕弄死了一株。

“其实吧,它们没那么娇气,大力了弄就行。”徐长生说道。

回复他的是一群孩子的怒目而视,这可是仙草,他们开垦播种,每天浇水才长大的仙草。

徐长生摸摸鼻子,这是咋的了?

好吧,他们当成宝贝儿就宝贝儿吧,其实他也将这些花卉当宝贝,可真不用这么小心。

将已经有小腿高的栀子花和月季移植到花盆里,然后一盆一盆的往徐家村搬。

“看到这两条线了吗?花盆就放两条线内,对对就是这样,盆儿挨着挨着放就可以了,每五盆栀子花后放一盆月季。”

还好教了这些孩子识数,不然都不会数。

知道识数的重要性了吧。

现在水泥路还□□草覆盖着,在周围用栀子花和月季做绿化带,效果还不是特别明显。

不过,哪怕是这样,也引得徐家村的人目瞪口呆。

这变化太大了,这生活也太精细了,连一条路都要打扮得这么漂亮。

大祖父一脸赞同的摸着胡子,“圣人曰,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同理,生活亦是如此,长生倒是颇得其中三味。”

徐长生心道,现在惊讶是不是太早,他的路都还没有揭开上面的干草,他的栀子花和月季都还没有开花,周围的房子也还没有立起来。

不过,徐长生看着周围一排排一天一个样的小楼,时间过得好快啊,他们现在都是同时修一排了,而不是一栋一栋修。

有了经验,又有徐家村五百户人口,修房子的速度还是不错的。

徐长生眼睛一动,就等房子修起来一两排再揭开水泥路上的干草吧,那时,他的栀子花和月季也是挂上花骨朵儿开花的时候了。

他培育出来的这些花苗,比不上现代温室内变态到十天内就能开花的程度,但好歹也是从温室出来的,而且都是几千年后经过精心培育的优良品种,不是山里的野花能比的,开花很快很频繁。

徐家村的变化几乎可以用肉眼可见来形容。

修建的进度是从里向外辐射的。

所以行成了十分奇怪的景象。

里面是现代化的联排别墅,外面是风都能吹走的茅草屋。

里面是被一盆盆精致花卉围绕的又宽又平整的现代水泥路,以及整整齐齐得不可思议的砖路步行街,外面是坑坑洼洼,到处都是稀泥的不知道怎么形容的老路。

徐家村的人看着两边的对比,更加卖力了。

徐长生在等着房子再修上一两排,在等着栀子花和月季带上花骨朵儿。

那时候他就揭开铺在地上的干草,一鸣惊人。

当然,路边当成绿化带的花卉还是要打理的。

徐长生看着望着他,一脸期待的一大群孩子。

小手一挥,“都是你们的了,来来来,每一家分一段路,以后这段路的清洁还有这些绿化带的浇水施肥都交给你们。”

“哈哈。”一群孩子高兴得能飞起来,长生说这一段路的仙草全是他们家的了,哼,谁也别想抢走,这些都是他们一天一天浇水长大的。

吩咐好这些孩子,隔几天一定要浇水。

安排好所有事情,徐长生轻松了下来。

不过……

长柏哥儿满脸兴奋地跑了过来,“长生长生……”

徐长生一愣,“不是让你守着水帘洞吗?”

孵化室时刻需要有人守着,白天大人要修房子修路,只得由这些孩子守。

晚上,可不敢让一群孩子呆外面,换成大人去守。

长柏哥儿兴奋得不得了,“我刚才听到箱子里面有小鸡叫了,我又不敢掀开布看,你不是说不能曝光吗?……”

话还没说完,徐长生撒腿就跑,脸上都是激动的笑容,他的小鸡崽,小鸡炖蘑菇,小鸡炖灵芝,还可以炖啥来着,为了吃上肉,他拼了……

算算时间,也该是第一批小鸡崽孵化出来的时候了。

(四合一,第四章)

徐长生跑到山谷,隔得老远就看到一群孩子在驱赶猴子,以及整个山洞传出的小鸡清脆的叫声。

“长生,长生,快来啊,这些猴子听到小鸡叫都想进去看稀奇……”

别说猴子,他们也想进去看,听听,全都是小鸡叫,跟炸窝了一样……

其实小鸡的声音很小,很清脆,特别的悦耳……

徐长生沿着藤条爬了上去。

山洞内温度有些高。

徐长生迫不及待的掀开罩住箱子的黑布,然后通过箱子唯一留出来的洞口向里面看。

黄绒绒的一堆,挤在一起,张着小黄嘴叽叽的叫。

那种感觉,心都要融化了一样。

小时候的小鸡崽,那是最漂亮的。

徐长生笑得嘎嘎的。

“我看看,我看看。”

后面的一群孩子挤了进来。

然后……

“好多……一箱子都是!”

“真好看,毛绒绒的。”

“以后我们养它们吧,给它们豆饼吃。”

“……”

一群孩子叽叽渣渣,快乐得不得了。

连大祖父和大伯听到消息都赶了过来。

看到一箱子一箱子的小鸡崽,那数量堆在一起特别的有震撼感。

第一批,他们可是投入了一千个鸡蛋。

当然不可能百分百都孵出来,能有80%的孵化率就不错了。

现在嘛,徐长生得将这些黄绒绒的小鸡崽抓出来,放其他地方。

因为箱子里还有一些鸡蛋没有孵化,等这些小鸡能到处乱跑的时候,可能会踩破鸡蛋。

当初他就想到了这个问题,所以山洞中已经准备好了铺好干草的围栏。

山洞温度高,加上一堆小鸡围一起,也不用担心冷着。

他一个人抓鸡崽肯定不行,于是一群小孩子排上了用场。

当然大祖父和大伯也在抓。

大伯,“还真孵化出来了,我本来还以为这么长时间没动静……”

话还没说完,就被一群小孩子堵住了嘴,“哼,小仙人什么时候说的话没有实现过。”

“就是就是……”

徐正和大祖父对视一眼,哑口无言,也是,长生说出口的话,虽然有些天马行空让人无法理解,但哪一次没有实现?

一群人开开心心往外面捡鸡崽。

小鸡崽刚出生的时候,软绵绵的,但只需要一两个小时,就能满地跑了。

“哎呀哎呀!”

突然一声惊呼传来,“小鸡崽从围栏里面跳出来了。”

似乎徐长生低估了这些小鸡崽的活跃能力,围栏稍微设计得低了那么一点。

有了第一只就有第二只。

徐长生,“……”

大祖父:“……”

大伯:“……”

三人面面相觑。

看着一地满地乱跑的小鸡崽。

似乎鸡崽多了也不那么让人省心。

一边加高围栏,一边往围栏里面抓鸡崽,一阵鸡飞狗跳。

徐长生狠狠地道,“过几天就把你们算卖了,让你们淘气。”

大祖父却是眉毛一皱,“长生,第一批鸡崽我们还是不卖,留着村里的人一家分一点,以后每家也能有鸡蛋吃。”

徐长生一愣,想了想,反应他又不是只孵化这一批鸡崽,第一批留着自己养也行,以后炖鸡汤都不用自己买,不过,“大祖父,你准备将鸡养在哪里?”

大祖父说道,“当然是村里,以后满村子都是鸡多好。”

徐长生差点跳了起来,能想象一个现代化的小区,满地都是到处乱跑的鸡的样子吗?

再说,现在小鸡崽还小,还没什么,等它们长大了,可是会到处乱拉便便的。

徐家村的环境还要不要了?

徐长生想了想,眼睛一亮,说道,“让族里养鸡也可以啊,不过不能养在村子里面。”

“那养在哪里?”大伯徐正奇怪的问道。

徐长生小手一指,“我们后山不是好大一片山吗?养山里啊。”

啧啧,这就成了正宗跑山鸡,可贵可好吃了。

“而且,也不用家家户户都去养那么麻烦,到时专门成立一个养鸡场,让一些叔伯专门负责族里的鸡养殖就行。”

大祖父虽然不太明白什么是养鸡场,但徐长生的话他还是听懂了的。

想了想,道,“也好,到时让你那些族叔经常去山上巡逻,不要让野兽将鸡叼走了就行。”

徐长生点点头。

小仙人的鸡崽孵出来了的消息在一群孩子的传播下,很快传遍了整个徐家村。

为了避免大家一窝蜂的跑去小山谷看,他的山谷还有很多植物,可经不起折腾。

于是徐长生找到了大祖父。

大祖父大手一挥,“以后没事不许去那个山谷,让长生在那安安静静的做他那些学问。”

大祖父可是大家长,在古代大家长的权威是非常高的,比如可以将人直接逐出家族,甚至可以动用除了打死人外的任何家法。

于是,那个小山谷在徐家人的心中更加神秘了。

小鸡崽喂的都是榨油后磨得很细的豆渣。

大祖父看着一阵心疼,以前他们还吃不上勒,现在居然用来喂鸡崽。

但没办法,随着榨的油越来越多,堆积了很多豆渣,光是做豆饼根本吃不完。

眼看温度高了,豆渣放不了多久,可把过惯了朴素日子的徐家人急得团团转。

现在用来喂鸡崽,虽然感觉还是浪费得心疼,但总比腐烂扔掉好。

有饱含蛋白质的豆渣喂食,鸡崽很快就长得健壮了起来。

徐长生看着差不多了,赶紧将山洞里的鸡崽转移去后山。

因为……随着鸡崽长大,它们都拉便便啊,山洞味道都要变了,得赶紧转移。

古时候没有那么多病毒,又都是吃的营养丰富的豆渣,可健壮了。

一群群小鸡崽出现在后山,满地跑的时候,徐家村的人激动得奔走相告。

他们老早就想看看长生孵出来的鸡崽了。

漫山遍野的小黄鸡,看着都喜庆,特别是拍打着小翅膀追逐蚊虫的时候。

徐长生揉了揉小腰杆,他还得教族叔们,怎么训导满山跑的小鸡崽晚上主动回家。

……

几天后,徐家村的跑山鸡鸡场基本算是建立起来了。

一群小鸡崽也学会了晚上回家,至于少数不听话的,就得一群小孩子赶着满山跑,给赶回来。

“水帘洞”也在进行第二批次的小鸡崽孵化工程。

别看一千来只鸡崽数量挺多,可别忘了徐家村有五百户,平均摊每一家身上才多少?

所以,鸡崽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后山那么大,完全没有利用起来。

不过,徐长生已经没心思管这些了,因为他的栀子花和月季都已经花苞累累,含苞待放好了。

因为还是小苗,基本每一株上就一两个花苞。

徐长生一点都不介意,因为他的花卉数量多啊。

一株一两个花苞,连成一片,那数量也是特别惊人的。

栀子花的品种是“日日香”,开花速度是十分快的,月季也是每一季度就能开一次。

于是徐长生开始数着日子等。

都等到大祖父给他准备去国子监读书的文房四宝和必须的书籍的时候,都等到徐家的联排房修起来两三排。

长柏哥儿激动的跑了过来,“长生,长生,花开了。”

徐长生刷地跑了出去,一夜花开,鼻子里都是清雅的花香。

虽然是阳春三月,但现在是早上,天还蒙蒙亮。

这天,一大早,徐长生通过一群孩子将徐家村所有的妇人组织了起来,一起将铺在路面的干草揭开,如同解开神秘的面纱,露出徐家村本来的面目。

“弄干净点,不要留一点痕迹,哪怕是半截干草也不能留。”徐长生激动得到处跑。

因为天才蒙蒙亮,所以得特产小心,不能留一点垃圾在路上。

天,终于开始泛白。

徐家村的劳动力也开始起床,徐家的房子还只建设了一两排,他们还要更加努力。

推开门,没走多远,突然就那么愣住了。

鼻子里的清香,清雅淡舒,是他们闻过的最好闻的味道。

空气清新得让人忍不住深深的呼吸了一口气。

才抬步,又停了下来。

脚下一尘不染,洁白得让人不忍踩下去的道路是怎么回事?

水泥路刚砌好的时候,颜色是深色的,只有干了之后才会变白。

抬眼看去,一条如同白玉带一样平整宽广的大路直通远方。

白玉带两边,是一朵朵盛开的鲜花,在翠绿中,散发出花香,其中还规律地点缀着一抹抹红色,看上去特别艳丽。

再抬头,一排排整整齐齐的红砖楼,说不出的韵味十足。

……他怕是到了仙境,就像长生画里的仙境一样,如痴如醉。

等等,长生的画?

特么这里是他们徐家村?是他们一砖一瓦,一天一天,根据长生的要求打造出来的徐家村。

猛地奔跑了起来。

路上,都是些如痴如醉的徐家村人。

他们是农夫,但他们也知道什么是美,知道欣赏美。

不少人看着路边的一朵朵花如痴如醉,不少人看着联排的小楼,都忘记了行走。

以后他们就要生活在这样的仙境之中了。

想想以前住的茅草屋,冬天冷风呼啸,夏天蚊虫叮咬,想想以前徐家村的路,坑坑洼洼,连大人都不知道摔了多少跟头。

想着想着,眼睛不由得都湿润了。

然后几乎所有人开始朝一个方向走去。

徐长生那,一大早起来搞清洁的徐家村妇人也愣住了,当时天还没亮,她们看得也不是特别清楚,现在……

这里真的变得和长生那幅上一样了。

徐长生原本得意得不得了,小身板挺得笔直,鼻孔朝天。

怎么样?怎么样?让你们一群乡下人看看,什么是现代化精致小区。

但马上就感觉到了不对,不知道从哪个妇人开始,哇的就哭了起来,然后哭成了一片。

徐长生都懵了,“干什么啊?你们不喜欢吗?”

这时大祖父也走了过来,“长生,别理她们,一群没见过世面的妇人,这么喜庆的日子……”

大祖父,你说话的时候手别抖啊,激动得跟啥似的,没见过世面一样,你可是前朝大儒,饱读诗书,学通古今。

好不容易将一群哭哭啼啼的妇人劝住,这时,徐家村的男劳动力也到了。

眼睛湿润。

徐长生:“……”

他最看不得这些了,“干嘛勒?干嘛勒?我们都还吃不起肉,喝不起奶,徐家村的改造才刚刚开始,这才起步……”

的确,他们能自己建火窑烧砖,能自己出力修建房子,这些不要钱,但吃肉得花钱啊。

所以徐家村现在的情况十分畸形,那就是基础设施慢慢起来了,但生活水平却没多大变化。

改造徐家村,可不仅仅是环境改造,还得想办法改善生活水平才行,就等着孵化的鸡崽卖钱了。

“长生都这么大人了,还天天想着喝奶。”

“他那只兔子好像被他放生了,没奶喝了。”

徐长生:“……”

大祖父说道,“该干什么干什么去吧,新房子还修不修了?别都围着长生,长生得准备去国子监读书去了。”

众人这才离开。

其实离国子监开学还有几天,不过大祖父已经将所有东西都准备好了。

徐长生也从忙碌的状态解救了出来。

剩下的都是一些细节上的问题。

比如在梅花树下面砌能让人闲坐的花台,比如路边得立垃圾桶……

这么干净的环境,其实也会逼迫徐家人做出一些改变,没看到他们刚才在路上留下一个脚印都羞愧半天,乱丢垃圾应该是不会的。

路每天都要清洗打理才行,不过他以前就将每段路分给各家负责了,他们现在恨不得拿抹布趴地上擦,维持清洁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徐长生的生活又清闲了起来,一天骑着大白和一群孩子到处跑,落下的西游记又开讲了。

时不时还跑去看后山的小鸡,嗯,现在已经不是鸡崽了,吃豆渣的鸡崽长得特别快。

长柏哥儿还一口咬定地说这是仙种,被徐长生追了整整一个村子。

整个徐家村都是他们的笑声。

……

天气好了,长安城中的功勋世家免不了要出游打猎。

程处默就是其中一个。

作为开国功勋程咬金的儿子,那可是真正的功勋之后,在长安混得风生水起。

不过,他爹管得严,倒没有养成什么纨绔习性,反倒是跟他爹学了一身好本事,性格也直爽。

见天气好,就约了同为武将之后的秦怀玉等一起上山打猎。

程处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缺点,就是他容易迷路。

这不,狩猎的时候,为了追一只獐子一兴奋就脱离了大部队。

等猎到獐子已经迷路了。

他也聪明,朝着一个方向走,总会走出去。

不知道翻过了几座山。

程处默都以为,是不是该换个方向的时候。

他突然听到了小鸡的叫声。

跑过去一看,就傻眼了,漫山遍野都是……小鸡。

他有点懵,虽然说春天万物复苏,但大雪封山后,哪来这么多山鸡?

而且,这一个个的小鸡,长得也特么太健壮了点。

眼睛一亮,正好抓回去给他娘炖鸡汤。

只是,树后,一个戴着虎皮小帽的孩子,手里端着一个喂鸡盆儿,眼睛直眨巴的看着他。!

本文网址:http://datangligongxueyuan.quwenyi.com/31495966.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quwenyi.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