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 章

推荐阅读: 满朝文武都能听到我的心声蝴蝶轶事香江神探[九零]笨笨崽崽成为娃综对照组后月出皎兮真千金和反派首辅HE了带着嫁妆穿六零继妹非要和我换亲嫁寒门我跟他不熟大爆[综武侠]侠客们的反穿日常在娃综摆烂后,我爆红了你老婆没了权倾裙下任务又失败了重生在夫君登基前穿成猎豹幼崽在原始种田风月狩全世界唯一的omega幼崽

屈指狠狠敲了一下李长安的脑门。

“我的志向是张九龄和颜真卿。”

谁家徒弟会想让自己老师向遗臭万年的奸臣看齐啊?真是孽徒!

“说起张九龄,他已经被贬到荆州了,老师要不要去见一面他,他现在应该还没出长安。” 李长安尴尬转移着话题。

沈初轻哼一声:“我已经见过张九龄了。”

他既然知道张九龄,自然早早就去蹲守过。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句诗的作者就和他在同一座城中,沈初怎么可能忍得住不去蹲守呢。

“害,多看几眼呗,以后不一定能再遇见了。”李长安嘟囔着,“我还没见过张九龄呢。”

张九龄在旁人眼中是失势的宰相,可在沈初和李长安眼中却是写出千古名篇的大诗人,不见上一见实在可惜。

师徒对视一眼,一拍即合出了门,便往张九龄府邸走去,刚好遇到张九龄出门。

“原来这就是张九龄。”李长安远远看着那道佝偻的背影,“似乎和寻常老人没什么不一样的。”

沈初叹了口气:“十日前他还不是这个样子,那时候张九龄还很有精神,他的背总是挺得很直。”

“没办法,权力争斗就是你死我活的,好歹他还保住了性命。”李长安评价,“谁让他没有他祖宗聪明呢。”

据传闻,张九龄的家族张家是汉初留侯张良的后人。只是在为官之道上,张九龄却没有张良看得通透。

“文人总是有傲骨的。”沈初叹了一句,也不知道是在说张九龄还是在说谁。

李长安嘀咕道:“我也是文人,说起来我也是有傲骨的。”

沈初假装没听到。

也就是大唐人基础教育太差,识字的人都不多,只要是能识字、读过书、能作两句压得上平仄的诗的人都能自称自己是文人,倒是让这厚脸皮的家伙混了进去。

“张九龄好像是往东市去了。”李长安眯着眼辨认了一下方向,拉着沈初跟了上去。

两个人倒像是私生饭一样,鬼鬼祟祟跟着爱豆。

“要是张九龄能亲手给我写一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就好了。”李长安颇为可惜。

可惜现在她属于武惠妃阵营,甚至都没法大摇大摆来拜访张九龄,想必张九龄也不会愿意给她赠字。

越临近东市,街上的人就越多。长安城有一百多万人口,却只有东西市两个集市可以买卖商品,纵然现在已经不像是唐初时候管的那么严格了,坊市内也可以开一些杂货铺子,可毕竟比不上东西市货物齐全。

东市的人却都往一个方向去,连带着沈初和李长安都被挤了两回。

“怎么都往买卖奴仆那边去。”李长安认出了那个方向是交易身契的方向,先前她到东市找胡姬,就是在那边。

沈初倒是略微一想就想到了原因。

“薛家被抄了满门。”沈初低声道。

李瑛带入宫的那些侍卫就是薛锈领头的,薛家

金玉满庭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文网址:http://chuantanghouwohedaoshimianmianxi.quwenyi.com/57344353.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quwenyi.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