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艺小说 > 历史军事 > 北宋穿越指南 > 1112【炒茶是奢侈品】

1112【炒茶是奢侈品】

推荐阅读: 大秦工程兵绝世唐门北方之王北国谍影大清第一太子锦衣笑傲行晚唐浮生老婆请安分重生之抗日风云重生之北洋新军阀武动江湖超级家丁世家女红楼春蝉动每次都是非人类本王在此大雄的爱情故事转德意志的荣耀无敌六皇子

除了名儒这层身份,陈渊首先是位公子哥,而且一辈子以诗才闻名。???

既为公子哥,就多半喜欢斗茶、品茶。

端起还在冒热气的茶盏,陈渊先观其色,品鉴道:“茶汤青绿,底色淡黄,这……不知如何评价。”

品茶的第一个环节,就把陈渊给难住了。

因为宋代斗茶,茶汤纯白为最优,说明茶芽肥嫩,制作恰到好处。

茶汤如果是青白色,说明蒸茶时火候不足。

茶汤若是灰白色,则蒸茶时火候过了。

茶汤黄白色,属于最劣等的茶。

眼前朱国祥泡的茶,茶汤为青绿色,略微带点琥珀黄。这已经脱离了斗茶评判范围,更似浅绿色的散茶(蒸青)茶汤,按规矩都没资格被雅士品鉴。

朱国祥还在继续熬鸡汤:“君子清芬,阁下已观其色,请再闻其香。”

“已经闻到了,”陈渊品鉴说,“团茶香气闷厚,便如那富贵中人。此茶香气清扬,便如那淡泊雅士。”

宋代品茶,也在追求淡雅自然。

但为了祛除涩味,只能通过水浸、榨汁等手段,导致茶叶流失太多的有效成分,如此香气和味道就大打折扣。那就得熬制茶膏,提升茶叶的香气和味道,结果又把蒸茶的青闷之气给带回来。

因此,团茶香味很闷很厚,能做到清香的很少,一般人根本喝不起。

朱国祥冲泡的这几碗茶,汤色虽然不入流,香气却属于极品。

闵文蔚忍不住先喝一口,仔细品味道:“微苦,不涩,缺少回甘……不对,也有回甘,但回得没有团茶快。滑腻之感,也不如团茶,却又别有一番滋味。”

朱国祥搞出的是绿茶,怎么可能不涩?

但跟团茶比起来,那涩味可以忽略不计。

团茶想要不苦涩,还得熬茶膏时另加香料。但加入香料,涩味虽然压住了,茶叶的本味也被压了。

团茶的真正优点是滑腻生津,在这方面要远超炒茶。

综合起来评价,只能说各有千秋。

陈渊也品了两口,忽然感慨:“幼时读到那句‘斯须炒成满室香’,一直不解其意,原来茶叶真能炒制。”

此句出自刘禹锡的《西山兰若试茶歌》,描写山僧招待其喝茶,说明唐朝就有炒茶技术。

但诗中山僧作茶,不但要炒,接着还要煎。很可能是先炒茶杀青,再拿去像药一样煎,扔进一堆葱姜蒜,最后喝煎出的茶汤。如此喝法,跟宋代不同,跟明代也不同。

闵文蔚捧着茶盏总结道:“观其色,青绿喜人;闻其味,芬芳高扬。果然是君子清芬,此君子之茶!”

陈渊补充道:“团茶之汤,击拂之下,汤面瑰丽繁复,犹如豪宅华宇。而此茶之汤面,平平无奇,犹如陋巷茅屋。茶团滋味甘醇,苦涩蕴含其中,回甘极快,不免有急功近利之嫌;此茶苦而不涩,回甘慢而悠长,虽淡泊却不失其本味。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

王梓钧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文网址:http://beisongchuanyuezhinan.quwenyi.com/50942535.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quwenyi.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