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艺小说 > 其他类型 > 安分守己当昏君 > 第 93 章 民心所向(二更)

第 93 章 民心所向(二更)

推荐阅读: 八卦误我高危职业二师姐星际第一火葬场女配在婆媳综艺爆红了超级惊悚直播成为无限游戏美人NPC七零海岛养娃日常判官小崽崽找上来了赠我予白让你代管花店,星际灵植复苏了?娇妾九十年代进城记职业替身汴京生活日志穿成校园文男主的后妈嫁反派绿茶被迫说真话后爆红了非人类医院这题超纲了

临安向来繁华。

何况自朝廷南渡后,以皇帝为首的一众求和苟安之人,又在临安重建明堂,修太庙,宫殿楼观也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以至于若有北地人来到临安,只怕会一个恍惚,以为这是曾经的北宋都城汴梁。

直把杭州作汴州。

以往陆宰到临安来述职,看到这等繁华靡靡之态,都是颇为堵心的:只怕再过数十年,朝野间臣民就会习惯于这等屈辱换来的苟安。

故而从前,他都是刻意不去逛这临安城的游玩之处。

但今日,陆宰带着儿L子直奔众安桥去——那里有临安府最大的娱乐场所,北瓦瓦舍。

那里是整个临安消息最灵通的地方!

至于官员上任事……陆宰不是迂腐人,直接把什么‘皇家图书馆副馆长’任命给扔到脑后去了。

要是朝廷真的下旨北伐,谁要蹲在临安城看管图书啊!

*

十三岁的陆游叼着老翁送的炸油鬼,觉得自己要被挤扁了。

他出生的不巧,没见过北宋都城开封瓦舍的盛况,只从长辈们怀念的描述中想象过那种繁华。

但今日后……陆游想,他再也不必想象了!

并且因震撼在脑中写了八首诗词,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为后世学子再添一份背诵重担。

安乐桥旁人烟浩闹、摩肩擦踵,热闹非凡,大逾过年——

瓦舍是种复合型的游乐场所,不但有售卖各种杂货、酒食的摊位,还有各种文艺汇演的台子,包括但不限于戏曲、杂剧、傀儡、探搏、皮影等表演。

颇有种‘瓦舍大舞台,有梦你就来’的开放热闹。

空气中弥漫着各色炸物的气息。

陆宰父子已经从码头的热心老翁处听闻了炸油鬼的来历:前相公实细作秦桧,被当朝油炸掉了!

普天同庆!

而不知从哪儿L开始流传,炸油鬼就是炸秦桧,于是在各种精致小吃无数的临安城,平平无奇的炸油条,一跃成为最顶流小吃之一!

之所以说是之一——

老翁热心指点陆宰父子:“除了炸油鬼,现到了临安城可一定要吃定胜糕。”

“前日韩将军、岳将军领旨出征,百姓们夹道相送,便有那机灵的糕点铺子,在糕饼上印了‘定胜’一字。”老翁笑得都看不见眼,像是一朵绽放的大丽菊似的:“两位将军都留下银钱,买了一份带走了呢!如今谁家不做定胜糕吃。”

陆宰父子谢过滔滔不绝的老翁,急急奔赴城内,像小马过河一样,去亲自感受下临安城的现状。

这一路走来,见到无数炸油鬼的摊铺。

人人眼上都洋溢着过年一般的喜悦。

秦桧死了竟然有这种效果?

陆游见此不由感慨:“爹爹,临安民情竟如此激愤!”

不……

陆宰的疑惑就在这里;要知道他这十天没干别的,就是在明州和临安之间奔波了。

他清楚的记得,上次他到临安城向陛下回禀明州神舟筹备事时,临安城内虽也有不少飞书、榜文,散着‘秦相公是细作’‘陛下不当求和’等话,但民情尚不至如此。

是什么?激的百姓如此同仇敌忾?

且对秦桧之死,朝廷北伐如此庆幸?

很快,陆宰父子找到了答案。

啊,原来(又)是当今皇帝,宋之万民君父啊!

怎么说呢,真是个不意外的答案。

毕竟,当今陛下在令人失望这件事情上,从不令人失望——

众安桥是南宋都城临安最热闹的去处,市口自然立有一块异常醒目,用来张贴朝廷布告公文的板榜。

现在,这板榜上就贴着宋帝写给金国皇帝金熙宗的《进献誓表》刊印版。

其实陆宰如果不在船上飘着,作为官员,应该能从官府邸报上更早看到这份亲笔乞和书。

确实是陛下的亲笔,因皇帝对自己的字非常自傲,常遍传群臣,让人夸赞他。

当然,如果只看字迹的话,皇帝也确实是有骄傲的缘故:跟他爹昏德公一般,书法造妙,世所罕见。

但陆宰一如既往没心情欣赏皇帝的书法。

而才看了个开头,陆宰父子俩就险些同时患上高血压。

“臣构今进誓表,伏望上国圣降誓诏!自此后宋世世子孙,当谨守臣节……”[1]

“爹爹!”陆游伸手扶住父亲。

陆宰推开儿L子的手,想要坚持自己迎接这无与伦比的精神挑战。

又看了几行后,陆宰:“……还是扶为父一把吧。”

醒木一拍,穿透力极强的声音传到陆宰父子耳朵里——是瓦舍里的说书人,正在为不识字的百姓念着这份《进献誓表》,而且还格外体贴翻译成了通俗易懂版。

一字一句切齿说出这宋的皇帝和宰相,是如何像切开肉饼一样,毫不怜惜地瓜分国土奉于金人,言辞又是何等卑微——

“……上令下从乃世之常理,今我宋乃下国,与上国金朝划定疆土,永世不违。”

“自此淮水中流以北,尽归上国!”

围着听说书的百姓,有不少跟陆宰父子一般都是今日才入临安城来,不明情形才特意跑来瓦舍听书。

此时一听就懵了,既如此划分国土,岂不是淮北、陕西、河南河北……都归了金国。

故而不少带着河南、陕西等中原之地口音的听书人当即发问:“那我们这些流移在南之人怎么办?”

他们算什么人呢?

亡国奴?

说书人声震云霄:“陛下亲笔进献表中有旨:北人见则遣归上国。”没错,就是亡国奴,是要被遣送回去的亡国奴!

醒木一拍话锋一转,说书人忽然跟下面的某位听书人互动起来:“我瞧客官一身血煞气,莫不是北面来的义军吧。”

“你可知陛下御笔,承诺金国‘凡有上国捕亡之人,南宋绝不敢容隐?’”言下之意:像你这等明显参加过抗金的北人,该被官府通缉抓捕后,立刻扭送金国才是!

见被互动人面色骤然一变,甚至转身就要跑,说书人又忙道:“诶诶,这位客官莫慌,且听老朽念完!”

“多亏了天怜我宋,降下帝姬铲奸除恶,诛秦桧于朝堂,定北伐于朝夕!陛下这份《进献誓表》,才未被奸臣贼子送往金国!”

“你也不必急着跑啦!”

……

说书人棚子愈发热闹,很多看不懂文绉绉榜文的百姓,都被吸引了过去。

唯有陆宰父子还站在板榜前。

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寻常百姓,比如流居南面的北人更在乎的是皇帝如何处置他们;而祖籍本在南的百姓,则会更在意皇帝承诺每年送给金国的天价贡金,羊毛出在羊身上,他们可知道朝廷收税的厉害!

但对于陆宰来说,陛下这一大篇‘臣构言’中,最令他想要吐血的部分,还是皇帝承诺金国:自此两国接壤州城,除了巡尉(负责城内的秩序安保工作)外,宋不得设置任何屯军戌守!

不得设守军!

那岂不是边境百姓,就是金国豢养的猪羊,什么时候饿了,什么时候宰来吃就是了!

陆游原本扶着父亲的手臂,可如今,他已经分不清到底是谁的手臂在颤抖。

十三岁的少年,看的眼底几乎要沁出血来。

这就是他们大宋的皇帝!

该下油锅的难道只有秦桧一人?!

怪不得秦桧的死,让临安城陷入了巨大的狂欢:只怕不只是在庆祝卖国奸相之死,还是一种不能说出口,但人人心照不宣的祈祷——

祈祷那位逃出海的皇帝,能死在海上就好了!

祈祷他再也不能祸害家国百姓就好了!

*

“为父这就进宫去请见帝姬!”

陆宰缓过来后,当即决定前往皇城。

其实他刚上岸的时候,就想到过那位帝姬,只是那时是担忧情绪多——

他上次来回禀明州市舶事时,亲眼见过那位陛下和帝姬的相处。只见帝姬陪站在陛下一旁很是可怜,陛下只专断漠然吩咐她一应与金事宜,都必须按照国书去做。

彼时帝姬只是垂首喏喏应是。

因此今日陆宰骤然得知,帝姬竟有胆魄违背圣旨,为国诛秦桧定北伐,陆宰在心内敬佩之余,也很是担忧。

帝姬这是打定主意为国献身了吧:趁皇帝在海外,跟金国彻底撕破脸,这样皇帝回来后哪怕怒火滔天,也终究是覆水难收,再不能与金议和了。

因她手持帝王玺印,群臣只是遵旨而行,论理是无罪的。

而她……显然帝姬是宁愿自己承担抗旨罪责,自己去死。

可现在——

陆宰看过了皇帝这份《进献誓表》,与诸多朝臣和百姓一样,领略到了一个可怕的事实:不,来日皇帝还能跪,还能和谈!

在这件事上,皇帝绝对可以排除万难。

别说跟金国撕破脸了,只怕就算岳韩两位将军已经打到金人的家门口,只要那位皇帝回来,他也能立刻‘噗通’跪了,求金爹原谅!

陆宰遍体生寒。

他要立刻进宫!

他要去力谏帝姬!

都走到这一步了,帝姬你万万不可后退半步!如今你既已手握玺印,得天下民心,那么……就做绝吧!

哪怕将来陛下从海上归来,也绝不可碍于礼法孝悌之道,还政于他!

为此,他陆宰愿意做‘附逆’之臣!只求帝姬为了天下苍生万民考虑,不要为名声礼教所困!

这万民之心,再经不起一次折腾了。

若这次战机绝佳的北伐,再次被那位卖国皇帝打断,那就真的是生生砸断了华夏的脊梁,以后再不会有机会如此接近克复中原了。

**

海上神舟。

姜离想起临走前给柔福留下了那封完颜构认爹力作,不知道临安舆情发酵到什么程度了。

而看着眼前兴致勃勃摆弄望远镜的岳云崽,姜离也不得不想到,这封《进献誓表》最终能与金国达成一致的条件——绍兴十一年岳将军冤死。

岳将军身死,换来了这样一封如愿以偿的‘臣构言’。

海涛如泣。

姜离想:等她回去,应该能如愿做上擅长的工种‘太上皇’了。!

本文网址:http://anfenshoujidanghunjun.quwenyi.com/57635452.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quwenyi.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