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艺小说 > 其他类型 > 安分守己当昏君 > 第 69 章 伐竹取沥(一更)

第 69 章 伐竹取沥(一更)

推荐阅读: 第九农学基地天才维修师小皇子重生在夫君登基前咸鱼女配在年代文躺赢竹马难猜[大唐]武皇第一女官穿成年代文中的学霸妹妹广府爱情故事满朝文武都能听到我的心声小皇子和御姐法医同居后我弯了洄天直播写纯爱文的我在虫族封神七零之改嫁死对头东家有喜再少年任务又失败了全世界唯一的omega幼崽[综武侠]侠客们的反穿日常

天色将明未明。

景泰帝十数年如一日,前往御门听政。

非雨雪酷暑天,他都是步行过去,轿辇仪驾在身后跟着。也算是按照茹院使的叮嘱,勿每日久坐不起,能走动还是要多走动下。

路是一样的路,身后跟着的人,却已与十年前不尽相同。

兴安年过七十,实无力再随行上朝,素日只留在乾清宫做些清闲教导之事。

金英倒是依旧精力旺盛,东厂和皇帝两手抓。

此时跟在皇帝身畔,将一早呈报进来的消息小声回禀:“于少保昨夜旧疾复作,今晨具表上奏,实不能至常朝,请陛下恩准一日病休。”

大概太祖朱元璋本人是工作狂加控制欲爆表的关系,从洪武朝传下来的规矩,大明在京官员请假都得是‘自行具奏,取自上裁’——想请假是吧,直接跟最大的领导说。

后来的皇帝没有洪武皇帝万事都要抓的精力,批假的事儿也就都交给了秉笔太监。

旁人也罢了,但于少保病了,金英批红后还是得赶紧跟陛下回明。

其实说之前,金英就察觉到皇帝今日心情不太美妙,而回禀后,就见皇帝脚步停顿。

连带着身后长长的随行队伍都立刻停下。

太医院曾回禀过:于少保旧疾,劳累易复作。

朱祁钰:“朕知道了,奏准三日假。”

金英:诶?可于少保没请三日假,就请了一日。

**

这日常朝,于少保未至。

这倒是让欲出言弹劾的官员越发畅意无所顾忌:毕竟当面怼兵部尚书,还是有点心理负担。

背后说人长短就……不对,他们很快说服自己抬头挺胸,这是御前,怎么算是背后呢?

在京中参赞军务的武将罗通最先站出来:他的事儿急,得先弹劾。

因于少保提出的‘北境有异动奏令武将备边’的武将里,就有他。

他不想去!

京城多好呐,近在帝侧又荣华富贵,何必去边关吃沙子。

“陛下,诸边动辄上书请朝廷调兵遣将警惕敌袭,不过是他们畏战夸大,迷惑朝廷罢了。兵部不能分辨,也跟着喧嚷裹乱调动边军,不过是以图御敌虚功。”

今日兵部尚书不在,左侍郎项文曜出列回怼:照你这么说,边关有异动都不要报,等被人攻破了再报?难道你得了小病不治,非得拖到快死了再治?

又向皇帝回禀:“于少保乃谋国安民之言。”

罗通在旁‘自言自语’道:“果是谋国安民,于少保何不自行?”

项文曜被他拱的火起,刚要继续反驳下去‘十年前少保就曾亲出边关’,就见皇帝摆手。

朝上登时肃静。

皇帝看了罗通片刻,开口时却不是对着他说,而是对满朝文武道:“朕有要事出宫一趟。”

百官:?

而朝上有经历过正统一朝几回奇葩朝堂的老臣,下意识悄悄转头看了看天边,也没飞来一只仙鹤啊,咋当今也要上朝上一半就走?

“众卿就留在这儿。”

朝臣们更懵:上朝奏事,就是臣子奏给皇帝,陛下有事先行,留下我们在这儿干啥?罚站吗?

也差不多。

景泰帝道:“于少保今早因病休朝,令朕不免想到乾清宫内御案上,还有他昨日所上数十封事关朝政的节略奏疏。”*

“十数年来,每日如此。实在是恪勤匪懈,清慎明著无有过公。”

景泰帝自己早心知有定,但今日,他是要说给满朝文武皆知,尤其说给那些闭着眼不愿知,不肯知甚至要反诬于少保‘腰玉珥貂,安享权势’的人听。

听话听音,罗通脸色已经大不好。

谁说陛下近来与于少保生出嫌隙来着?自己是不是被人当枪用了?

但他没有时间细想了。

毕竟皇帝正在吩咐他做事——

罗通跪了领旨。

只见随着陛下的话语,两个小宦官搬了两摞厚度可观的奏疏和公文出来。是皇帝方才在路上得知于少保今日不能支撑告病后,令人回去取的。

这是皇帝这两日该处置的公文奏疏。

“你方才道,于少保自己为何不去边关守备?”景泰帝将最上面一封奏疏拿了起来,今日除了病休奏,于谦还另上了一道奏疏,表明愿亲往边关。

皇帝看了就更生气了。

此时对罗通冷然道:“今日,朕给你一个机会。若少保亲往守边,你来做兵部尚书。”

“这些朝事,由你代替于少保来写建言处置。”皇帝还体贴给他画了个时间线:“往日都是常朝后,于少保从朕这里领了奏疏公文,大半午前就能送还乾清宫。”

“如今时辰还早——”

“待罗卿写完,交与内阁再散朝不迟。”

你写,你今日就坐这儿写。

东厂督主看着你,满朝文武陪着你。

皇帝说完后,当真自行离去。

朝上诸臣像是老师忽然有事走了被留堂的学生,先是面面相觑,随后目光就集中到一个人身上。

罗通:……

项文曜直接出言催促道:“罗将军快点看完这些公文,写出条陈节略,我等还各有公务呢!”

罗通因‘公开处刑’脑瓜子嗡嗡的。

别说他本来就不擅长处置公文,就算腹内有点文墨,叫满朝同僚这样围观着,也写不出来哇。

更不敢乱写一气儿应付交差。皇帝是肯定要看的,要是他一条好的建言节略也写不出,这辈子仕途就止步今天了。

见罗通憋的脸色一会儿红一会儿白,但就是半天下不了笔。

去岁新升了户部尚书的金濂哼了一声,抬抬手示意金督主他要发言:“我瞧着别说今儿晌午,只怕我等要陪着罗将军在这儿过夜了!”

“陪站也罢了,只怕误了公务。”

然后申请让宦官帮忙传个话,将今日户部紧急的公文送了来。

待户部的账目送了来,金濂很实在地席地而坐开始算账,景泰一朝最不寻常的一日常朝开始了——

有户部尚书开口做例,其余各部朝臣也如此要求,所有官员就地办公。

毕竟,起初看着被皇帝安排了作业窘迫如热锅上蚂蚁的人,还挺有意思。但看久了就无聊起来。

而某些人看到罗通的尴尬处境,更是心惊肉跳不敢细看,后怕心道还好自己没跳出来。

事后,金濂表示今日的工作非常高效:有事与其余部门相商不需要遣小吏去送文书了,他转过头去就跟后面的工部尚书商议造海船的支出,再转个身就能跟吏部尚书要人,简直想建议陛下以后就这样吧。

如此一来,建造官衙、每年修缮官邸的钱都省了啊,还有烛火取暖费,都省了!

当然,像金濂这样丧心病狂想法奇特的人少。

其余朝臣一边处置今天公务,一边好奇:陛下去哪儿了呢?

**

次日他们就知道皇帝去哪儿了。

医书中道,竹沥乃治疗咳疾痰疾圣剂。

而皇帝竟然亲自去万岁山伐竹取沥,令人送与于少保府!

而且不但自己去了,还带着太子一起。

其实朱见深是遇到皇帝出行的仪驾,得知叔父出去的缘故后自行请命跟随的:“今早去给父皇请安,听见父皇咳嗽了几声,侄儿心中很不安。”

朱祁钰:这个……大概皇兄是昨天油焖笋吃多了齁的。

但孩子的一片孝心总是不能拂逆的,而且朱祁钰近来从朱见深身上看到了自己曾经的影子——

那种接到皇帝托付的差使,不但不会觉得累,反而会激动于自己被器重,牟足了劲要干好、一点都不肯懈怠的‘年轻’心性。

还不知道将来漫长的苦啊。

*

取竹沥并不难,就是伐新竹裁段两边去节,架起火来烤中间部位,就能得到鲜竹沥,是一种淡青色的透明汁液。

比起各色苦的倒胃的药汁,鲜竹沥味道要好多了。

朱见深帮叔父扶着竹子,看皇帝亲自挥着刀具。

旁边锦衣卫忧心忡忡:陛下哪里砍过竹子啊,可别砍到自己或是太子啊!

朱见深是个对情绪很敏感的孩子,他觉得……叔父这砍竹子,很有点发作邪火的感觉。

果然,皇帝边砍边与他道:“将来你就知道了,朝上冠冕堂皇满口圣贤文章者众,说的天花乱坠,到底不过是为自己党锢之争。”

这些年叔侄两人虽然常见,但多是皇帝与太子之间的交流。

但此情此景,竹林里春风细细,两人共同面对一根竹子使劲,说的话就也比在宫里真切些。倒更像一位叔父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孩子。

“原本,朕总想朝臣们说的都是好话。”兢兢业业干活了,自然想将来留个明君的美名,但:“实不必被他们以此拿捏住。”

“朝上官员你大约都认过姓名脸面了吧,来,朕今日与你说说他们素日为人……”

才十三岁的太子,被灌输了些新鲜黑水。

朝臣们在他眼里都有了新鲜的形象。

想到叔父说的‘君臣亦是敌体’,将来做皇帝似乎‘孤家寡人’的日子,难免有些沉重。

直到帮叔父搬竹子的时候,朱见深的心情才又轻盈了些:他并不是没有能够全心信任的人。哪怕那人此时不在身边,正以锦衣卫镇抚使的身份,在山东督办新的书坊兼管禁绝缠足事。

朱见深想起前日收到的书信,字里行间都是明亮亮的欢喜,看的他也不觉得劳累了——山东是万姐姐的故乡,虽然她四岁就入宫,对故乡水土亲人其实都没什么记忆。但故乡是刻在骨血里的,她此番去山东做事,比从前去旁的地方更欢喜。

叔侄两人等着鲜竹沥被烤出。

景泰帝起身,心情略微好转了些:“走,回去看看他写的怎么样了。”!

本文网址:http://anfenshoujidanghunjun.quwenyi.com/57577304.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quwenyi.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